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各地军阀混战不休,到公元220年前后,逐渐形成了魏、蜀、吴、燕四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没有给予燕国应有的地位,仿佛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拨开历史的迷雾,  相似文献   

2.
曾旭明 《学理论》2010,(8):100-101
东汉末年,朝廷失去对地方控制,各路军阀都企图控制地方州郡作为政治资本。曹操审时度势,将处于四战之地的兖州作为根据地;并以兖州为跳板,在与北方维持同盟关系的同时,向中原地区和东南方向扩张势力,为与北方袁绍进行的争夺天下霸权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官方及研究者一般认为,新疆的暴力恐怖活动,肇始于1990年的“巴仁乡事件”。是年4月5日,在南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巴仁乡发生暴乱,有642武警官兵殉职。此后,“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主导的暴力恐怖在新疆猖獗不断。  相似文献   

4.
美美 《侨园》2014,(12):45-45
蔡文姬,名蔡琰,字文姬,是中国东汉末年的女诗人。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其父蔡邕,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悲愤诗》是蔡文姬和董祀婚后所作,她在诗中饱含血泪叙述了长期痛苦的经历。这首诗可贵之处,不仅写了个人的遭遇,也写出了广大人民的苦难,是对东汉王朝腐朽统治和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揭露和控诉。  相似文献   

5.
《各界》2009,(5)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豪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  相似文献   

6.
臧志军 《团结》2010,(2):50-51
“台独”势力是现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股反动逆流。“台独”势力的恶性膨胀.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台独”势力的蔓延.是岛内分离主义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相互勾结的结果。然而.国际反华势力利用“台独”牵制中国的发展时.采取了种种方式.将其本来面目遮盖起来.这增加了系统地梳理和全面地揭示“台独”国际背景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心轩 《民主》2009,(8):15-16
乌鲁木齐市“7·5”事件,是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疯狂而血腥的一幕幕彻底戳穿了热比娅之流所谓自由、民主、人权、非暴力的谎言,剥去了其所有精心伪装的画皮。血淋淋的事实也再次证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三股势力”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相似文献   

8.
新疆问题正在慢慢地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军进入中亚,西方敌对势力的直接或者间接插手中国新疆分裂独立问题,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凸显。新疆幅员辽阔,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国内外诸多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继乌鲁木齐"7.5"事件后,未来一段时期要严防多股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联手进行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中各种不同势力包括乡镇干部、村干部、宗族头人、富人等在基层选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指出了乡村政治在推进民主的进程中新旧力量的不同作用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重要的是如何规范乡村势力,确保基层民主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安立志 《各界》2014,(4):74-76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西化”的经历,一次是东汉末年的佛教东进,一次是“五四”后传来马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西化”,并非对方的强加与侵入,都是国人自主选择与引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高民权 《民主》2009,(8):20-22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5”事件是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不仅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截至8月5日,已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也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2.
史卫 《各界》2013,(8):60-62
天下再三分,反腐是关键 贪腐成败转头空,万千百姓苦难尽。古今多少事,难付笑谈中。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相乱政,贪腐横行,终于侵蚀空了大汉四百年基业。一时间,英雄并起,魏蜀吴三分天下,是为前三国。经过二百年纷乱,时间到了六世纪初,南边的南齐,皇帝骄奢淫逸,后宫过万。大臣腐败成风,对待百姓如狼似虎。各种矛盾此起彼伏,恶性膨胀。  相似文献   

13.
中间势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重要政治砝码。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制定了“争取中间势力”的策略方针,并在国统区与解放区内积极开展“争取中间势力”的运动,从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争取到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这一战略方针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使得东汉王朝岌岌可危,虽然朝廷最终平息了这场变乱,但刘家天下至此已再无重归一统之可能。因为平叛过程中涌现的一批将领,已成长为手握重兵的军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曹操。他在青州打败黄巾军后,获得30多万降兵,具备了参与群雄逐鹿的实力。没过几年,便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局面,曹氏代汉只是时间问题。曹操虽以平定黄巾起义起家,不过,严格说来,他战胜的只是黄巾军残余力量,算不得平叛的首功之人。黄巾起义的头领是张氏三兄弟: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车张梁。他们以宗教首领的身份领导着黄巾.车主力,但没有一个败在曹操手下,真正打败他们的是汉末名将皇甫嵩。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各界》2010,(8):3-3
东汉末年,管宁、华歆同为学子。 某天,两人在园中锄菜,不经意间地里现出一小块金子。管宁见了,挥锄依旧,视之与瓦石无异,华歆则将金子捡起来扔到远处。  相似文献   

16.
刘心印 《各界》2010,(10):72-74
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各路军阀、政客在中国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众多短命军阀中,就有这么一位实力派,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他就是阎锡山。  相似文献   

17.
黑社会势力违法犯罪已经成为现代违法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对社会治安的稳定具有非常大的破坏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范围内黑社会势力违法犯罪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控制和打击黑社会势力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曹操人才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伟 《理论导刊》2000,(2):39-41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争、战乱不休的时期,各派军阀势力为了实现其一统华夏的野心都争相拢略贤才,招奇纳士,促成了在较短时期内各种人才纷然呈灿的局面。曹操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不拘一格求贤才。他的一些有创造性的举措,对当时的现实及后世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一)政治环境东汉以来,都城洛阳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中心,也是知识阶层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交汇地。公元190年,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烧洛阳宫室、宗庙、官府人家,驱民百万口迁长安。这一举动使得洛阳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一落千丈,东汉王权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19.
李奎  杨云 《学理论》2010,(2):106-108
新疆问题正在慢慢地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军进入中亚,西方敌对势力的直接或者间接插手中国新疆分裂独立问题,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凸显。新疆幅员辽阔,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国内外诸多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继乌鲁木齐“7·5”事件后,未来一段时期要严防多股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联手进行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7,(4)
正【人物介绍】华佗(约145年-208年),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是东汉末年卓越的医学家。他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是中医外科鼻祖,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全身麻醉进行腹腔手术的人。他发明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比欧洲使用麻醉剂早1600多年。华佗生活的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灾荒频仍,战争连年不断,造成多种疫病流行,人民苦不堪言。华佗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不贪富贵,不慕权贵,甘愿做一个为百姓解除疾病痛苦的民间医生。他治疗疾病,善于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