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首都工作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北京新机场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由此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必将成为带动北京南部区域和首都经济发展,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乃至首都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都市圈是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力量,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阶段。未来五年,北京将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津冀协同联动,推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3.
胡明波 《北京观察》2017,(10):38-38
随着北京新机场的加紧建设,北京舟充空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北京市应该抓住此次机遇,推进北京航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北京新机场定位于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不仅仅是要打造航空与物流为一体的空港城,而且着眼于北京城市南部地区发展以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及首都经济斟的打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4.
《北京观察》2009,(1):16-16
把西南地区作为后奥运时代北京新的发展极化区;努力使西南五区成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关键区域;加强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治理与开发;利用扩大内需机遇,加快首都西南区域发展;发挥西南五区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代领导》2014,(5):7-7
4月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该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新机场建设是推进首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本市产业重新布局的重大机遇,也是推动京津冀地区深化合作、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机遇,必将成为带动首都经济发展,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乃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有其特殊性,因为地跨北京、河北两地,双方各有各的诉求,许多问题缺乏统一协调。因此,建议将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将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验区,由中央牵头统筹规划和设计北京新机场  相似文献   

7.
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五年来的回顾与总结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五年来实施总体情况表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基本实现了构建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构架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如,首都城市空间战略性调整有序展开,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北京的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以旧城保护为核心的文化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另外带动了周围区域的合作和协调发展。各项指标实施情况(见表1)反映了总体规划实施五年以来的实施率,实施的机制不断完善,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将京津冀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作为首都环境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服务首都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两个大局,紧盯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环境治理两块短板,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坚持联合共编、联通共建、联动共治、联创共赢,努力形成环境治理区域协  相似文献   

9.
进入“十二五”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北京需要立足于国家首都的职能定位,在更大区域发挥功能、配置资源和拓展服务,更积极地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十二五”时期,要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地区的合作,而农业区域合作在现有成绩基础上迈上新的台阶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0,(7):29-29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之年,做好首都的军(警)民共建工作,对于创造首都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首都文明程度,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推动世界城市建设和首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弘 《北京观察》2009,(1):17-19
首都西南区域包括石景山、丰台、大兴、房山及门头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曾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首都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它城区及北京市总体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北京迎来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对首都的城市环境提出了很高要求。APEC峰会,是北京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型活动。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展示首都国际城市形象、展示中国大国风范的重要一面,也是提高首都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的重要手段,APEC峰会环境保障理所应当地成为首都环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2014年首都环境建设依然以市民需求为重点,是以往环境建设工作的延续,以APEC环境保障为契机,首都环境建设从城市功能与市民需求出发,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强化集中治理、围绕整体环境提升开展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首都城市环境景观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北京市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推进世界城市建设,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促进世界城市建设和首都经济发展服务上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着力提高服务发展成效,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推进统战工作创新,积极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北京北大门的延庆县,距北京市区74公里,是首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在首都总体功能定位中,延庆被确定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多年来,延庆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首都提供净水、净土、净气,成为首都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绿洲。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经济发展不宜再以首都冠名,对首都经济进行再认识,建议采取"北京经济的新特性"的提法。而从北京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北京的特有优势。应对北京文化经济具备的服务文化、蓝图文化、菜心文化、辐射带动文化和红线文化等主要特性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在会上,他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指出:“经过新中国60多年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北京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制定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这既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好首都职责的需要,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良好文化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任务,集中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破解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难题、完善首都城市治理方式、抓紧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首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2009年12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提出,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世界城市”一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所决定的。在世界城市视野下,首都环境建设如何定位?如何推进?《世界城市视野下首都环境建设的基本定位》提出,世界城市视野下首都环境建设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世界水准的环境建设、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大历史尺度的环境建设、大格局综合的环境建设。《首都环境建设的战略构想与实施保障研究》、《构建首都公共空间环境运行长效机制的建议》两篇文章则是从其他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