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萌 《民主》2010,(9):51-51
暑假又开始了,有网友总结出“暑期十大电视剧”,老版《西游记》毫无争议搞得头名,此外还有《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武林外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情深深雨濠濠》、《我爱我家》等。  相似文献   

2.
市井人语     
《侨园》2012,(3):66
《新亮剑》“新”在何处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新剧《新亮剑》.感觉好像是鸡肋,因为那部拍得非常成功的《亮剑》,早已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别人我不知道,本人对《亮剑》可谓百看不厌,不仅剧情感染,而且演员的个性鲜明,表演真实.在近些年拍摄的大量电视剧中《亮剑》独树一帜,乃精品之作.可我就不明白了,收视率这么高、非常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剧,竟有人“胆敢”去“复制”.而且剧情和剧里的人物基本一样,氛围也没有什么出新的地方,没看出到底“新”在何处.看了几集后笔者得出印象,《新亮剑》乃败笔之作.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9,(24):13-13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等病了再去治。已经晚了,要在未病之前就要搞好预防。  相似文献   

4.
唐春翔 《侨园》2014,(9):58-59
席语录,叫做“毛主席语录板”,同学们每天都要背。我坚决按时背诵毛主席语录,一个字也不漏,并且应用到实践中去。没多长时间,我就把一本《毛主席语录》背过了。那时,我毫不怀疑“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天真地认为,如果把《毛主席语录》背过了,就掌握了人类的真理,真理在手就可以自由驰骋了。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2010,(2):39-39
<正>《光明日报》2010年1月22日刊登梁漏然的文章指出,近年来,孔子俨然成了影视市场的"新宠"。电影版《孔子》未播先热,佛山电视台投拍的电视剧版《孔子》只在拍摄中便赚足了眼球,湖南卫视组拍的电视剧《孔子春秋》也备受关  相似文献   

6.
王寅 《慈善》2021,(1):26-30
重提20世纪初的科玄论战世人都认为《黄帝内经》是一本中医书,只有学中医的人才会去读,更有人认为《黄帝内经》是一本天书,有一个中文系的博士生就说过,"我什么类的书都看过,就是不敢看《黄帝内经》,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让我望而怯步了"。问题就来了,如果《黄帝内经》仅仅是一部专业医书,又何必用"黄帝"来命名呢?中国历史上以帝王名...  相似文献   

7.
蒋光宇 《党政论坛》2012,(12):18-18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每周六我都会跟着妈妈去当地的公共图书馆。《灰姑娘》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童话书,我总是借了又还、还了又借,它看起来已经属于我的私人财产了。事实上,图书馆是有规定的,一本书不能连续借很长时间,否则其他读者就很难借到。  相似文献   

8.
幸福和幸运     
于光远 《民主》2005,(9):41-41
我想给《民主》投一篇文章,谈谈我对“幸福”和“幸福感”的认识。我认为在“福”字上做文章是值得的。在我准备动手时,我同老伴和秘书研究了一下。最初我想从我国一般老百姓对“福”、“禄”、“寿”的传统观点说起。我上饭馆吃饭——我说的不是常接待外宾的大饭店,如贵宾楼、王府饭店……,也不是一般的小饭馆。有时一进门就看见福禄寿三星迎客。人们总喜欢吉祥,也就对其中包括的消极思想内容照例忽略。因此在我的文章中就  相似文献   

9.
雷钟哲 《各界》2010,(5):35-35
韩寒在博文《看孔子》中,不但把电影《孔子》批得一无是处,还顺便捎带上中国古代一堆的子。他说《孔子》这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娱乐消遣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  相似文献   

10.
初露锋芒 何宝珍,又名葆贞,1902年5月出生在湖南道县城内沈公祠旁的两间破屋里。1918年秋,何宝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立女三师,并有机会看到《新青年》、《湘江评论》、《女界》等进步刊物。次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很快波及衡阳。  相似文献   

11.
赵永平 《学理论》2014,(2):203-204,207
西部理工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必须注意考虑西部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对象,对《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讲授文选时,注意文史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文选与通论的教学有机结合。力避"填鸭式"的教学,要做到难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范垂省 《侨园》2014,(10):35-35
1952年春天,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朝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在返回北京的途中路经沈阳。受各方热情挽留,梅大师在沈阳停留了几日,并在辽宁京剧院演出了几场京剧。我有幸观看了其中的《黛玉葬花》和《宇宙锋》。《宇宙锋》的全部通场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至于《黛玉葬花》,在梅大师表演之前,我还从没有听说过。梅大师的演出,在沈阳一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主要内容。我曾跑到京剧院的门口看演出广告,而那里排队买票的人早已成长龙,听说有的人是头一天晚上就来排队了,有的人还裹着毯子,看样子要买到一张票何其之难啊。  相似文献   

13.
我的姑父足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张季鸾。小时候,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20岁参加工作,就进入了《大公报》。我在《大公报》开始记者生涯的最初一两年,正是这位“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周恩来语)生命旅程的最后一两年。  相似文献   

14.
李子迟 《党政论坛》2012,(12):40-41
1906年,当少年毛泽东识的字足够他看…些简单的故事书时,他便找来《三国演义》,一有空闲,他就去读。1912年,毛泽东考取长沙市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符定一认定毛泽东将来定成大器,必须好好栽培,当即拿出《资治通鉴》供毛泽东阅读。毛泽东自此以后经常阅读此书。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接触到了《三国志》。  相似文献   

15.
说诚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但我很长时间不知道它的出处,也没有去深究,直到读《论语》时才知道这原是圣人之语。《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是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相似文献   

16.
1915年,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为了取得舆论的支持,派帝制分子。《亚细亚日报》.总编薛大可带30万元巨款去上海“运动报界”,同时还派人到广州去贿赂报纸和报人。当时,北京的《国华报》、《国权报》、上海的《大共和日报》、《时事新报》,长沙的《大公报》、广州的《华图报》都接受了袁世凯的贿赂。  相似文献   

17.
道教经典《太平经》蕴含丰富的官德思想,彰显“省欲去奢”、“柔弱不争”的为君之德,以及“忠诚”、“劝谏”的为臣之德.在政治主体美德、政治行为的道德调控、官员自身的道德修养等方面, 《大平经》官德思想对于现代政治伦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磊 《学理论》2013,(6):150-152
《孟子》一书中多处引用《诗经》相关篇目。对于《诗经》的引用和解读,孟子遵循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大基本原则。就《梁惠王》上、下篇中的几处对《诗经》的引述情况做深入的剖析,来探讨孟子如何引用《诗经》以为己用来展开论辩和《诗经》在孟子哲学思想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无棣金丝枣     
随笔 今年五一节我应邀去山东惠民地区访问。回途在该地区的无棣县停留了一天,有机会坐车在县境里绕了一圈,该县西部公路两旁存  相似文献   

20.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于乾隆年间绘制《坤舆全图》及编纂《地球图说》,为中国人带来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介绍了开普勒三定律以及欧洲天文学的一些最新进展,这些已为学界所熟知.但关于该图的绘制时间和图说的成书时间,看法不一,相关论著述及矛盾之处甚多.《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中的材料印证了鞠德源的观点,即蒋友仁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完成初绘,并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增补该图,实际上绘制过两次.该图是在南怀仁所绘《坤舆全图》的基础上,根据“新辟西域诸图”和“西来所携手辑疆域梗概”等资料进行内容增补,该图至今仅见手绘本,未见刻本.蒋友仁在绘制《坤舆全图》的同时,应该已经完成了一部类似《地球图说》的书稿,并按照乾隆的旨意补上了相关地图和天文图,且翰林院也遵旨对该书稿进行了润饰.因此,所谓“在深宫禁院中整整躺了三十年,才由中国学者钱大昕详加润饰地图的说明文字”一说,恐与事实不符.乾隆皇帝不仅在蒋友仁1760年初次进呈后就特别重视该地图,且专门派学者参与修改润饰,并因《坤舆全图》对世界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