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迷思论”和“杞人忧天论”,揭示了我国长期存在的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客观事实;阐述了衡量投资率是否过高、消费率是否过低的理论标准;据此历数了高投资率、低消费率造成的种种严重后果;指出了上述观点并不是源自马克思主义,而是源自古典的和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分析了上述观点反映了当前我国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新中国各个时期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接着指出当前我国消费率已经跌入低谷,投资率步入高峰,亟待调整,强调这是一个关系发展、改革、稳定的全局性问题。最后着重就降低经济增速和改革投资膨胀机制两方面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3.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看似单纯的分配问题,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实质上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问题.从国际经验看,长期的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最终消费需求被压抑,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几乎不可能.目前,发达国家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近20%:80%,即使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消费率也在60%以上.近年来我国消费率过低已成为制约今后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1990年~2003年,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平均为38.6%:59.2%;2003年~2004年为47%:53%;2005年前三季度:46%:54%.显然,自1992年以来,超过7%以上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而长此以往必然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4.
人均GDP水平与消费结构、商业业态、产业投资之间关系较为密切。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后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和规律,这对青岛产业投资选择具有借鉴价值和有益启示。应依据消费结构变化、规律确定青岛产业投资方向:基于消费结构变化规律确定适度投资率和消费率;围绕消费热点进行投资方向调整与重心选择。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投资率不断上升。在总需求的构成中,投资需求已经取代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并且这一现象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过高的投资率让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固定资产的投资,加剧经济大幅度波动的风险。如果其不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筑于高投资率的基础上。高投资率一方面因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而引发较为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从而导致代际公平问题;另一方面因对消费的挤压降低了当代人的消费,从而引发逆代际公平问题。高投资率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发展滞后、较为严重的政绩观偏差有关。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实现投资转型以重塑代际公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使我国面临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消费率,人民币升值来分析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加快产业升级及扩大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首先借助工业化率、投资率、消费率等指标分析了济南市需求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然后重点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论述,在消除物价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济南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趋势,并借助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具体原因。在得出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明显波折、居民的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且下降较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加速作用逐步减弱、近几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度没有明显改变等结论后,从消费文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党的十七大强调,"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速维持高位、就业形势趋好、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等利好因素支撑着我国居民消费的长期增长趋势。但是,消费率偏低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困难。收入分配差距大、公共服务不健全、消费环境不佳、通货膨胀、外部不确定性等矛盾同时制约着消费增长,必须采用长期制度创新与短期政策优化相结合的对策措施,力促居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1.
缺乏科学客观的绿色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严重制约了宏观层面绿色消费的量化研究。基于宏观视角,借助两阶段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等方法开展了绿色消费的测度、分解与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构建包含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子系统的绿色消费指数指标体系并测度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绿色消费指数不断上升,三个子系统指数的变化呈现出明显差异。指数分解发现:经济增长是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技术不足和生态环境欠佳制约了中国绿色消费发展。从经济、技术和生态三方面检验影响我国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发现:总效应方面,投资和城市化对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由于研发投入成本高,前期创新投入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有负向影响;经济分效应方面,投资和产业结构对绿色消费经济效应有正向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和生态修复具有负向作用;技术和生态分效应方面,消费、投资、生态修复对绿色消费技术效应和生态效应有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对于技术效应和生态效应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率下调是刺激民间投资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利率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加快,民间投资的利率弹性有下降趋势。社会保障制度,投资体制以及融资环境之不足是影响利率弹性,制约降息政策启动民间投资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目前民间投资现状,从实证的立场出发,要促进民间投资利率弹性的提高,使降息政策充分发挥启动民间投资的作用,必须改善相关的市场环境。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以及服务环境从而促进投资环境的好转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exchange rate risk of host country are domestic and foreign factors which will hinder the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o the interaction influence of these two factors on location choi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also crucial. Based on thi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hoice of host countries’ exchange rate risk during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rough model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revenue losing and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financing cost reducing, our model finds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nterprises with higher financing constraints tend to go for host countries with higher exchange rate risk in location choice. In empirical study, we match multiple database to construct the micro level data, and use two international data sources to measure exchange rate risks of host countries. Our empirical study finds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nterprises with higher financing constraints tend to choose higher exchange rate risk countries through binary choice model and sorting model. The result of bivariate binary choice model ensures the robustness of our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we find the existence of financing constrains improves the risk preference in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相似文献   

14.
衡量消费需求合理化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需求是否合理是研究消费问题的基础。要从消费率、消费增长率、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以及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等方面,综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需求是否合理,而不能用某一个孤立的指标来衡量。判断消费率是否合适,一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二是与经典模型进行比较,三是要与本国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合理的消费增长率,一要高于经济增长率,二要高于投资和出口增长率,三要考虑上一个时期消费基数或人均消费基数。消费倾向或边际消费倾向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美国存在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失灵现象,我国城乡居民中存在的储蓄偏好和惜消费现象,都要视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提高有效需求。提高民间投资与消费的能力,要适当提高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比重,调整税收政策,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以积极的货币政策引导民间消费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储蓄一直高速增长,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更为明显,但同时国民经济中出现了消费和投资不足,庞大的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使我国经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针对这个情况,央行从1996年起八次降息.本文利用经济统计数据实证降息对储蓄转化投资的作用,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