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战略构想王大顺一、关于香港回归的时机。邓小平晚年设计香港回归可以追溯到1978年下半年,当时引起邓小平思想兴奋的焦点主要是:一、究竟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尽可能地实现平稳过渡;二、如何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以后...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祖国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随着回归的临近,广大港人不但积极支持和关注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作,而且越来越认识到平稳过渡的重要性,并以主动姿态迎接和适应九七香港回归。虽然也有极少数人制造麻烦,但只要我们依靠广大港人,面向广大港人,香港的平稳过渡是有充分保证的。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广大港人的共同意愿和要求。香港人对“一国两制”具有信心。香港人目前最关注的不是政治和民主,而是经济和社会民生问题。因此,“九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把繁荣经济,提供充分就业和改善住房等经济民生问题作为急切解决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李洁 《瞭望》1999,(19)
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进程,经过特区筹委会成立、推委会产生等重要阶段,现在已进入确保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的关键时刻:选举未来特区政府第一任行政长官,进而组建特区政府。像香港人一样,澳门人也喜欢把特区行政长官简称为“特首”。连日来,澳门电视台播的是特首选...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4,(5)
香港前途在港人自己手中本刊记者中英关于94/95年香港选举问题的谈判,由于英方没有合作诚意,最终彻底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香港的平稳过渡?如何看待香港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前不久北京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香港航空运输、地产、通讯、贸...  相似文献   

5.
3月初,春意初露的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之际,今年的中国“两会”受到海内外媒体的格外关注。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两会”所确定的大政方针,将事关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年实现8%左右的增长目标,而对世界而言,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中央已确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按照五中全会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良好的工作基础迎接六中全会的召开;如何配合我市实施“九五’计划,为深圳“第二次创业”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如何在香港回归祖国日益临近的时间里,加强对外特别是对香港的宣传,为促进香港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7.
香港信用等级被评为A 欧洲最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伊博卡(IBC)公司最近将香港信用等级列为此,这是香港获得的最高信用等级。评估认为“97”香港主权过渡将平稳完成,香港信用的主要优势将得到保持,经济实力将继续增强。香港多位富商筹设“香港明天会更好”基金会据中通社8月16日电,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多位世界级富商,正积极筹设“香港明天会更好”的基金会,协助宣传推广“东方之珠”的成就及形象,协助香港凭其自身的优势及其独具的中国因素,吸引外商扩大投资。J包香港失业率仍在微升港府统计处8月17日发表的劳动人口统计…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4,(3)
神圣的历史使命吾兄:刚跨入新的一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各专题组的委员们就分批来到北京,共商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的大计,真是只争朝夕!1997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殖民统治将永远从香港消失。全中国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  相似文献   

9.
澳门的平稳过渡和“三大问题”●王志根陈恒今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耻辱,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第一站。再过两年,澳门也将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香港回归祖国半年来,特区政府运作正常,经济继续保持繁荣,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有关经济学家把两个较大的城市相连在一起的现象,称之为“doublecity”。充分发挥这种双城效应,可以产生特别的效果。深圳、香港双城在过去十几年互相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历史,就足可证明。同样,要保持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以及再创特区优势,使深圳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面,起“排头兵”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深港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并把这种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七十年代末,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双密型企业向外转移,否则,经济发展就要受到影响。这时,中国大…  相似文献   

11.
周铁农 《团结》2009,(2):4-6
今年全国“两会”是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两会”的圆满成功,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完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推动科学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民革作为参政党,要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大局,切实做好2009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本法》是确保香港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的根本法典严维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是一部充分体现“一两国制”科学构想、确保香港回归后繁荣稳定的根本法典。基本法颁布后,不仅得...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的“两会”上,两岸关系 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代表和 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论述反应热烈。他们纷纷表示,完全拥护和赞成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反对分裂、反对“台独”,支持中央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采取的一切措施。“一个中国原则”是大义、大理、大得、大局所在 香港和澳门已经相继回归,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突出地摆在了中华民族面前。今年参加“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关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发言,格外集中和热烈,渴望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他…  相似文献   

14.
一代伟人邓小平从历史和现实情况、从香港的平稳过渡与回归后的继续繁荣、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出发,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以这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同英国谈判,顺利地恢复了我国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的范例,这是对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因此,“一国两制”实乃当代的政治杰作。为什么这栏说呢?一、“一国两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字学说…  相似文献   

15.
思斯 《瞭望》1996,(26)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离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只有一年的时候,本刊编发这组“话香港回归”的专题,表示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庆贺。这组专题,披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内幕和中方“面向港人,依靠港人”为平稳过渡积极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介绍了香港同胞一百多年来割不断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们满怀喜悦迎接香港回归的情况;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香港美好的前景,希望能为关心香港问题的读者,提供一份翔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南非新体制已走过5年的历程,今年6月将迎来第二次全民大选。南非正在进入“后曼德拉时代”。政治平稳过渡种族关系缓和综观南非5年来的发展,南非的政治过渡是成功的,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南非政治稳定的标志是平稳地完成了两个过渡,一是从种族隔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甲戌新春,北京召开了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两会”鲜明地体现了今年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基本方针,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可以预言,“两会”对于今后推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乘借全国“两会”的东风,深圳市近期也召开了“两会”。深圳“两会”的中心议题是,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厉有为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使特区事业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刊首语     
《团结》1998,(2)
“两会”已在刚刚过去的阳春三月成功召开,有关“两会”的主题、内容、过程,我们已在各种新闻媒介上了解得很充分了,现在的问题是: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作为民革党员如何在党派工作中,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两会”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加强全国各族各界人民大团结,为实现中共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无论是“两会”通过的各顷重要决议、决定,还是选举和决定跨世纪国家机构的领导人,“两会”的所有内容无不体  相似文献   

19.
1996年3月在北京圆满地召开了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两会”期间,与会的政协和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努力进言献策.共同审议与绘就我国跨世纪和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实现“两个转变”“两个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两会代表们议论的一个热点。许多代表认为,要实现“两个转变”,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把各级领导的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有的代表认为,这里存在交三个方面的误区:一是错误地把“发展才是硬道理”同实行集约到增长方式对立起来,认为发展就是“上数量、上项目…  相似文献   

20.
同舟共济务求必胜──1994年“两会”述评本刊记者杜跃进“两会”一年一度,着重点次次不同。去年春天,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主旋律明快而又奔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抓住机遇,加快改革”。今年春天,迥荡在这一中国最高政治舞台上的音津变得坚定而又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