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文化认同既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应着重从以下三重路径入手:强化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认知与情感;加强利益保障,奠定文化认同的基础与前提;建设文化强国,增进文化认同的底气与信心。  相似文献   

2.
许华 《前沿》2012,(16):140-141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流行文化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力量.流行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方式:内容的流行化、规模的扩大化以及形式上的新颖化被多数人所喜爱,其巨大的作用力和深刻的影响力在当代中国社会日益凸现.本文从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四个方面对流行文化进行多角度的价值解读.  相似文献   

3.
赵子旗 《人民论坛》2012,(23):178-179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劲推动力,深度把握先进文化的本质力量、全面构建核心价值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发扬优秀思想文化血脉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赵四学  刘仲林 《求索》2012,(9):205-207
通过对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历史演进分析指出,中国文化在经过近百年的论争后,已由过去的旧系统的摧毁阶段进入到新文化理论的建设阶段。中国新文化建设不仅要在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走中西文化融合、综合创新之路,推动中国新文化的理论建设,而且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推动理论建设成果走向大众化。唯有如此,才能迎来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高潮,这对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贵忠 《前沿》2013,(11):172-174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在以往理论成果基础上,总结文化建设的新经验,进一步回答了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意义、重点、方针等一系列问题,全面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其创新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伴随文化强国理念的广泛认同,"文化软实力"议题从学界焦点开始深入影响到各国国家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正面临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命之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动力。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提振中国特色文化凝聚力;培育文化自信心态,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生命力;激励文化自主创新,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才能内化和硬化,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国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塑造合格社会公民的人文环境和基础。2008年以来,民进中央和一些省级组织连续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进行了系列调研。在调研中我们看到,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浪潮下,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逐渐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已经确立了文化霸权地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影响力,在全球化语境中处于边缘位置.为此,我们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自主创新与文化输出等战略,大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的影响与话语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而且致力于创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新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张安 《新东方》2014,(2):46-49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直接构成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具有战略重点的全局地位。当前面对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文化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特质,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今世界,文化力和经济力、政治力及军事力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价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政治发展研究中,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政治文化是政治人在政治认知和评价中内化了的政治制度,标示着一个民族的政治个性。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的政治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是政治体系或稳定地有效运行或发生变异甚至动荡的深层原因。政治稳定则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有序性和政治发展的持续性。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是一致的,只有通过政治发展才能求得政治稳定。没有政治发展的政治稳定在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可取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文化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中国"的独特魅力、广泛指涉和博大包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建设"文化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提高建设"文化中国"的文化自觉,大力继承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马冀 《前沿》2008,(8):84-87
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葬地的几种可能性,认为寻找、挖掘成吉思汗葬地是违背成吉思汗本人意愿的;是违背蒙古民族风俗习惯的;因此没必要找,即使找到了也不能挖掘。进而通过探讨成吉思汗陵的形成过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成陵的巨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化强国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一丁 《长白学刊》2012,(3):133-13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深入探讨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今时代,文化的强盛主要应该体现在文化生产力先进、文化凝聚力巨大、文化软实力超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外交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政治化产物。对文化价值的科学认识和文化外交价值的战略共识,实现了中国特色文化外交的理论自觉。坚持国家利益与文化主权的统一、坚持策略灵活与制度建设的统一、坚持官方主导与民间互动的统一,是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文化外交发展的战略原则。坚守文化外交的中国道路、统筹中国文化外交的运行机制、加强中国文化外交的法治建设、综合运用互联网等文化传播技术和力量,是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外交服务于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22,(14):112-116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成文化强国”被列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是由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文化强国建设旨在明晰中国的文化立场、文化价值坐标与展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当前有的人对文化强国建设理念、目标和价值诉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须厘清这些认知误区,切实保障文化强国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计冰 《传承》2012,(13):8-9,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为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我党对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文化强国战略提出的现实依据,世界发展趋势的大力推动是文化强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和“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失衡是文化强国战略提出的内在动力。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形势,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加强包括军事思想文化、军事科技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谋略文化、军事精神文化在内并体现政治性、战斗性、先进性、聚合性的中国特色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应对国际安全形势,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军情,坚持正确方向,体现中国特色,形成思维理念、工作机制、运行载体、文化素养"四位一体"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