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既要看到他犯严重左倾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努力纠左的一面;既要看到犯大跃进左倾错误的主观因素的一面,也要看到犯这一错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一面;既要看到毛泽东对大跃进左倾错误负有主要责任的一面,也要看到确有党中央乃至全党集体责任的一面。对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应予以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创造》1994,(1)
邢贲思谈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字连同他的彪炳功勋已铭刻在无数崇敬者心中;而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注定也要受到时代眼光的审视和持久评说,尤其象毛泽东这样一位功绩巨大且犯过错误的人物。在中国,研究毛泽东思想与评述毛泽东功过...  相似文献   

3.
位于湖南省醴陵市的李立三故居,原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提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否意味着,李立三同陈独秀、瞿秋白这些犯过路线错误的领导人一样,也要恢复更客观、公正的认识与评价?几十年来我们所接受的大多为李立三的负面信息,而在故居,笔者却第一次看到了、感受到了这位革命家的男一面。当年从这里走出去闯荡天下的李立三,曾是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齐名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物;他叱咤风云,既立大功,又犯大错;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安源路矿罢工的领导者,五卅运动的总指挥;他一生波澜壮阔,宦海浮沉,伤痕累累,是一位充满传奇和悲剧色彩的革命领袖。  相似文献   

4.
罗翔 《探索与争鸣》2023,(1):90-102+178-179
在非法狩猎罪等涉及保护动物的案件中,机械司法与客观归罪的现象非常严重,必须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过理论在主客观两个层面对犯罪进行限缩。客观上,非法狩猎罪所援引的前置法要进行必要的限缩,刑法上的禁用的工具、方法不能超越《野生动物保护法》所列举的类型。在实质上,非法狩猎罪是实害犯而非危险犯。无论是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单纯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狩猎,都不能直接论以犯罪;非法狩猎罪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是互斥关系,并非竞合犯。在主观上,必须坚持罪过原则。非评价性错误是事实认识错误,评价性错误则是法律认识错误,前者属于构成要件的阻却事由,辩护人只需要承担合理怀疑的提出责任和说服责任;后者则属于责任阻却事由,辩护人需要承担优势证据的说服责任。总体而言,坚持道义责任论是机械司法与客观归罪的破局之道。  相似文献   

5.
黄炎培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那段著名的谈话现在常被人引用。对于黄炎培所说的历史上出现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人存政亡“,“人亡政息“周期律,毛泽东称已找到了跳出这周期律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但依我看,他内心里并没有真正认同这两个字,也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两个字的体制保证。否则,绝不会出现他晚年那场人妖颠倒、是非混淆、长达十年的大悲剧。雄才大略如毛泽东者,缺乏民主监督,都会犯令人扼腕叹息的大错误,跟随他而“愧望尘“的“侪辈“们又如何呢?不要以为过去年代那些错误只有毛泽东会犯,如今清算了极左路线,就一切政通人和了。实际在很多方面,我们今天并没有比前辈迈出多远。例如,我们批评58年大跃进时劳民伤财,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浪费了资源,批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辞,但是否反思一下我们今天又在干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也谈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与单淮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七会议是在共产国际指示和国际代表参与下召开的.八七会议有功绩亦有遗憾,土地革命时期党的三次左倾错误于此已见滥觞.要客观准确评价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既没有"第一次实现‘主义'与道路‘本土化'的创新与结合",更不是"确立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初始标志".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但是,“毛泽东同志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所以在晚年犯这样严重的错误,除了他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就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首先要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具体到对革命领袖所犯错误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上,也就是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简言之,就是要对毛泽东同志所犯错误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作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既不能把毛泽东同志犯错误的原因全部归结到社会和历史等客观条件上去,也不能说成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完全可以避免的,全部归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湘 《理论月刊》2007,(2):25-28
毛泽东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所形成的经济思想,较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经济思想更为系统。更为科学和完整。他的中央苏区经济思想,是在同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和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标志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开始形成。可以说,他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经济关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有弊的。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一面,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为重要。中国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参与这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并学会趋利避害。”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德·斯马亚说:“全球化是一个巨大的浪潮,如果你没有冲浪的本事,你就要被淹没”。   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来说,如果抓住…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不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会接连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有的人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但总是犯不同的错误;有的人能够总结自身失败的教训和规律,不犯相同的错误,但总是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有的人既不犯自己犯过的错误,又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凡是别人的经验,也成为他的经验,凡是别人的教训,也成为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1957年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地向前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在整风、反右派斗争,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问题上出现的失误,党的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为此,中共中央在纠正左倾错误、转变工作方针的时候,也极其重视民族统战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民族工作的检查和民族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纵观毛泽东一生,他交友是多方面的,既有原则,又有人情味,展现了大国领袖宽广的胸襟以及高超的统战艺术,也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真诚无私的一面。他的交友观,值得我们学习。青年时期的"三个半朋友"1915年9月,22岁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他化名"二十八画生",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征友启事,指明要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  相似文献   

13.
柳逸 《中国人大》2009,(8):46-46
1959年,朱德等人赴东北三省视察。沿途了解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左”的错误。他们对当地领导反复强调要纠正错误,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写报告反映。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认识,他并不真的主张“让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相反,他清楚地看到私人资本主义对于巩固人民政权、发展社会生产、保障人民供应以及促进生产社会化方面的巨大作用。因而,革命胜利后一定程度地发展私人资本主度为社会主义所用,才是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基本态度。只是由于1957年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错误估计,才使得这个思想未能很好地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即使在晚年犯了错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只不过毛泽东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中,有的贡献与他的失误交织并存,甚至往往是一些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被包裹或镶嵌在错误的理论与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仔细地逐一地进行分析和剥离。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应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些曾经犯过错误的领导人,特别是一些犯过左倾错误的领导人,如瞿秋白、李立三、李维汉(罗迈)等,一旦他们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之后,经过痛苦的思想认识,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随时勇于修正错误,并且敢于坚持真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正确的错误观,值得今人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56年,确实是毛泽东突破苏联模式的最佳时机。但他把突破苏联模式理解为避开苏联走过的弯路,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制约了他对苏联模式的突破。50年代后期,毛泽东在“走出一条比苏联更好的路子”上犯了“左”错误。60年代,随着中苏论战的逐步升级,毛泽东又转向全力维护苏联模式,把对这一模式的突破性改革看成搞修正主义。至此,对毛泽东来说,突破苏联模式的时机已经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8.
陈国清 《传承》2013,(3):28-29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对王明的错误的定性有了新的提法,把王明的教条主义错误与临时中央的错误作了区分,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统治的原因有了更全面客观的分析,肯定了王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的方面。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不因其犯过错误而抹煞其贡献,也不因其曾经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而掩饰其过错,不仅符合历史事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符合辩证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和小平同志南巡谈话都提到,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我党七十多年历史中,“左”在中央占统治地位几乎近三十年。党的先后十二任领导人中,就有六位犯过“左”的错误。尤其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是从反“左”斗争中崛起的,晚年又重蹈“左”的复辙,这种现象不能不弓愧我们的深思。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与失误,经验与教训,是我们党史的一部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因此,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曾遭到“左”倾路线的严重打击与排斥。然…  相似文献   

20.
佐人 《现代领导》2006,(12):35-36
像一股晶莹的泉水流注我的心头.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的面前.徐向前元帅的一生高风亮节值得楷模.然而最感人至深的还是他的忍辱负重。当年他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在那危难岁月里,徐帅既要指挥战斗。击退白匪的围剿,又要抵制张国隶的左倾路线。为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他所经受的委曲,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次。徐帅在前方指挥一场大战,左倾路线却在后方迫害他的家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