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雪琴 《长白学刊》2022,(4):112-120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空间形态,围绕都市圈中心城市布局建设的产业新城是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新城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运营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种发展模式对如何更好地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作出了有益的理论回应。当前,产业新城仍面临产城融合、新旧产业接续、新老城区共建、反磁力机能构建、体制机制供给等方面的制约与困境,有必要紧扣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发挥联动效应、强化城市功能和创新体制机制,在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反磁力机制构建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着力,从而推动都市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日,有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可否认,城镇化进程加速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对形势的错误预判,不少"新城"逐渐成为"空城"。  相似文献   

3.
<正>陕政发[2015]2号汉中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尽快将航空产业打造成我省新支柱产业,省政府决定支持汉中航空智慧新城(以下简称"航空新城")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建设目标发挥央企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把航空新城建设与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结合、与重点示范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支持陕飞公司做大做强,提升汉中市城镇化水平,带动我省相关产业快速发展,通过企地共建,最终把航空新城打造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城新区数量不断增多、面积不断扩大,在新城新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过度扩张,带来了诸多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研究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系统梳理了中国新城新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新城新区发展的十大趋势。一、新城新区过度扩张带来诸多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新  相似文献   

5.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特征,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联动解决中国发展转型中的各类城乡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对新城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增长导向的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基本准则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新城不能仅考虑自身发展,必须化解城乡发展双重问题。一方面需要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中心城市发展问题。三是新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割裂发展模式,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者和  相似文献   

6.
日前,市政协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和经济专家,围绕“建设南桥新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专题研讨,与会同志就加强奉贤区南桥新城建设的规划思路、产业定位及推进措施等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要认真研究什么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控制好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和调控产业结构,绝不能急于求成,大搞新一轮的政绩工程。近年,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人均GDP、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农村服务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北京市已经进入城镇化高级阶段。然而,城市化、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没有充分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农民就业积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在生态城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作为案例进行考察,总结其经验和做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是我省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路径,与中央强调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一致。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支持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切身感受到,开发性金融与"三集"高度契合,大有可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型城镇化表现形式为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其实质是产业、要素、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我省是人口和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促进经济集约增长,实现人  相似文献   

10.
李明富 《创造》2004,(4):34-35
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临沧无论是老城改造扩容,还是新城规划兴建,都体现了大思路、大战略、大手笔、大发展的气魄,临沧的城镇化建设曾被媒体评价为"异军突起",全区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临沧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仍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托县(市)城、新城、新市镇和产业集群建设,实施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合理有序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玉新 《群众》2006,(8):30-31
广陵新城是“十一五”期间扬州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它位于大运河与廖家沟之间。根据统一规划,广陵新城将以加快广陵产业园区、湾头生态旅游度假区和文昌大桥及其东接线的建设为切入口,围绕建设古风今韵相辉映的现代化新广陵的目标,大力推进全面小康的建设,力争使城镇居民人  相似文献   

13.
关东 《当代广西》2006,(20):13-13
“十五”期间,我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强优企业发展壮大,重点产业实力增强,带动了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进程中,全区各地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各自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绿城南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逐渐显现出国际化都市的特征;柳州制造自主创新涌现众多品牌,奠定工业重镇地位;还有国际旅游城市桂林、滨海胜地北海、宝石城梧州、打造中小企业名城的玉林、铝都百色、桂东新城贺州……在这里,我们选择了梧州市、贺州市、钦州港、阳朔县、柳江县、桂林莱茵公司等六个单位作为代表,向读者展示他们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十一五”规划加油鼓劲。  相似文献   

14.
王树华 《群众》2014,(5):53-53
<正>城镇化离不开城镇建设,可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是根据本地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来推进城镇化,而是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盲目建新区、造房子。这种"有城无市"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往往容易引发农民难以转变为市民的"半城镇化",沦为靠水泥砖块堆砌的"伪城镇化",并最终催生了"鬼城"在各地频频出现。城镇化要建设的远不止城镇本身,其更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从郑州市区驱车沿东三环、中华路一路向南约30分钟,便可到达新郑产业新城城市核心区。2017年6月30日,新郑市人民政府与国内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设运营新郑产业新城。短短两年时间,这座产业新城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其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现雏形,龙头带动的效应正在逐步放大,打造中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乡一体化就是郊区城市化、现代化,从过去低水平的分散布点,转变到组团式发展新城和配套建设中心镇,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从建设单一的居住区,转变到建设以产业为支撑的小城镇;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加强人文环境功能建设,实现从无序向有序、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至2005年,上海“一城九镇”初具雏形,城镇化水平达到60%,郊区将成为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国家层面上首次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将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华夏幸福坚持围绕都市圈布局产业新城,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郑州、武汉等15个核心都市圈的布局。华夏幸福产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创新的协调发展角度出发,分析构建城镇化水平与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状况权重进行赋值,并进一步测算城镇化水平及产业创新能力水平,通过指标的综合测度,形成对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认识,找出存在问题的总体特征,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建设与低碳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是提高人们追求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热情,改变人们传统的高耗能消费和生活习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要带头践行低碳消费的理念,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中来,让低碳产业发展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促进城镇化建设与低碳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7)
正十几年来,创新发展、智慧生态、宜居宜业的固安产业新城崛起在京南永定河畔。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主导方向,这将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全新发展理念,让固安成为与众不同的产业新城精心设计的运动公园、自行车慢跑系统、满目翠绿的树阵、碧波荡漾的河湖;五星级的福朋喜来登酒店、国内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