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华 《侨园》2014,(12):51-51
近年,随着低龄留学热的兴起,越采越多的小留学生走出国门。对家长而言,孩子这么小,当然不舍得让他一个人在国外生活,即使是寄宿也一万个不放心。那么,哪些国家可以陪读?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有专门的监护人签证,而美国、加拿大等地,家长可持探亲签证、旅游签证去看望孩子。美国可申请探亲签证孩子在美国读中学,如果家长想去陪读或看望孩子,可以申请探亲签证或旅游签证。  相似文献   

2.
程青 《瞭望》1998,(17)
世纪之交:我们教给孩子们什么?本刊记者程青面向新世纪,局内局外人对教育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如今有中小学生的家庭,一天中最紧张、最起早贪黑的大概就要数孩子了。而且为了这么一个孩子,往往还要搭上父母甚至祖父母“陪读”。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这话已经说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认为表扬和批评,简单得很,好就表扬,不好就批评,谁都会;有的则认为,如今的职工,只兴实惠,表扬和批评,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在乎了。从而对表扬和批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就此谈点体会。一、表扬和批评的内涵及作用何谓表扬?何谓批评?表扬就是赞美,即...  相似文献   

4.
柳萌 《民主》2007,(9):44-44
花钱花个明白。这样的最低要求,大概总不能算错。到哪儿都说得通。可是不知为什么,如今怎么就这么难?比如就医吃药钱,希望花个明白,费了多大劲啊。经有关部委干预,有的医院才开恩,给病人打个清单。得到本该有的知情权。做为无助的普通百姓.高兴得处处谢天谢地。这样善良的消费者哪里找?  相似文献   

5.
压岁之祟     
过年了,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这一习俗之沿袭,盖有年矣。考此俗之初衷,据方家云,乃是“压祟”,也就是给孩子一枚制钱,以压邪祟,护佑孩子平安。但如今,这一旧俗已经被推陈出新。有的家长给孩子压岁钱,动辄就是百元大票,有的甚至一给就是多少张。  相似文献   

6.
《侨园》2003,(4)
澳大利亚移民、多元文化及土著事务部(D IMIA)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两项新的签证类别,一项是允许中学生家长或亲属陪读的“监护人签证”,另一项是允许政府官员和公司职员赴澳培训的“专业发展签证”。监护人签证Guardian Visa 从2003年11月起,申请读中学的学生,其家长或亲属可以申请监护人签证赴澳陪读。申请监护人签证的一些基本要求是:处中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家长或亲属可以申请监护人签证,申请人必须和学生住在一起,必须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承担在澳期间的费用,没有工作的权利,拥有健康保险,签证到期后不得延期停留。  相似文献   

7.
时下,有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总爱叹息人情淡薄,“人走茶凉”。这固然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但不妨也反躬自省,从自身找找原因。有的虽然为官多年政绩平平,却天天酒醉饭饱。如今退下来,一日三餐吃自家的饭菜,嘴里没味,肚里没油之余,怎不叹息“人走茶凉”?有的在位时行则有专车侍候,动则以警车开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如今行则只有以步代车,动则只有影子相随,难免要叹息“人走茶凉”。还有一种人,虽然任职时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心中根本没有群众,他们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要人民为他服务,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以权…  相似文献   

8.
易杳 《瞭望》2000,(14)
学生过重的负担不仅仅是课业负担,还包括心理负担,后者主要来自家长。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有意无意给孩子施加不少压力。“减负”在推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一边是社会大张旗鼓地呼吁“减负”,一边却在有的地方出现了教辅资料畅销、家庭教师抢手、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以往更为火爆的现象。也有一些老师对本来就犹疑不决的家长打招呼:“减负”只对学校不对家长,希望家长给孩子增加作业。 看来学生“减负”也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只依靠教育部门一个积极性,而应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广泛配合。然而恰恰是广大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种更为复杂、微妙甚至矛盾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报载,山东省质监局执法人员在临沂市站前商场一家灯具批发店,查获假冒“飞利浦”灯管1100多箱。有意思的是,这家商店门口赫然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工商部门颁发的“文明经营户”,另一块是技术部门颁发的“商品质量信得过单位”。一查,牌匾原来是“买”来的。类似这种来源的牌匾,临沂市批发市场内还有不少,有的3000元就能“买”到,有的则要8000元。 如今,“买”先进、“贿”先进、“宴”先进的,又何止临沂一地?一些发牌职能部门为了“创收”,也就“靠牌吃牌”,出卖“先进”,在客观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保护伞”,为…  相似文献   

10.
壹·声音     
《侨园》2014,(7):8-8
"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知道这些都是迷信的一套,但是人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气场里,好像就不得不这么做。生怕有一点儿没做到,就真的影响孩子高考。"——每年高考前,总有家长带考生到庙里祭拜,以期金榜题名。如今,家长们的祭拜活动纷纷挪到了网上的家长论坛里。就连一名在高校当副教授的家长也说,自己也背着孩子在网上拜了拜。  相似文献   

11.
张立涛 《党政论坛》2008,(16):61-61
有的人一辈子悲悲戚戚、郁郁寡欢.房子不如人家的大——不爽,车子没人家的好——不快,官职没人家的高——不服,而有的人也不见得家有多富、位有多高,却一辈子病痛快快、高高兴兴。什么原因?是否豁达应该是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有记者到某乡采访,问及中央 为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的《条例》,一 个村的几百户农民,竟然十之八九 不知道是咋回事,甚至对当地的一 些政策也是一问三不知。为何?村民 直言:现在乡里、村里一年到头不正 儿八经地开个会,上面的政策哪能 知晓? 其实,这种农村“会荒”不是个别现象。笔者在基层挂职中了解到,有的乡镇多年不曾并开过群众大会, 有大会堂也是常年闲置,甚至出租或改作他用。这样,一些农村就难免成为上级政策的盲区,但有的乡村基层干部却这样辩解:“开什么会?群众就烦开会!” 事实到底怎么样呢?许多农民说,乡村干部们…  相似文献   

13.
开会免不了领导讲话,可要找出不请秘书代笔的,虽称不上寥若星辰,但也屈指可数。如今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有的还是“秀才”和“笔杆子”,为何登台作报告没有自己“干货”,不用自己的语言讲话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二气”:官气、傲气、惰气作怪。文风会风是党风的反映。领导十部的讲话语言,不仅体现了个人素质,而且也反映了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它直接影响会议质量、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和群众情绪。因此,邓小平同志总是身体力行,同时号召领导同志:“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话、写文章。”领导干部要用自己的语…  相似文献   

14.
叶公好龙的故事,妇孺皆知。叶公“好龙而非龙”,与其说是兴趣爱好,毋宁说是别有所求。遗憾的是,龙却不辨真伪,为表面现象所迷惑,空受一场戏弄,这实在是一种教训。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精于叶公之道,惯用叶公之术,其“好龙”的表演往往引起人们的喝彩,其“非龙”的本能却又常常令人大失所望。你要深化改革吗?他一夜之间就能拿出改革方案,并伊然以改革家自居,排斥一切不同意见者。你要反对腐败吗?他又摇身为党风卫士,然其欣赏的却是权钱交易。你要选贤任能吗?他就以叫e乐”的身份相马,对人才百般挑剔,而对庸才委以重任。如今…  相似文献   

15.
问号得失     
曹卫华 《党政论坛》2013,(12):57-57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有的人说话喜欢用惊叹号“!”,甚至有的入说话喜欢用删节号“……”。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的大地震!地震,惊恸了中国,震惊了世界;地震,也唤醒了中国人久违的精神。如今,救灾还在继续,重建即将开始。透过这次汶川抗震救灾大行动,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人心如此凝聚,国人空前团结?在它背后又蕴涵着怎样的深意?  相似文献   

17.
说“悠闲”     
《党政论坛》2008,(24):51-51
“一弯新月凉如水”,可如今,还有多少人拥有这般悠闲的心情,在宁静的夜晚赏月。听风?仅仅是低头的刹那,有多少人间的美景,悄悄地在我们眼前流逝?  相似文献   

18.
王鹤 《各界》2011,(7):61-63
就这样成了剩女画画是她们的必修课,晚明时好些秦淮名姬都能画几笔。顾媚、寇白门和卞玉京姐妹等,不约而同都擅长画兰。有的落笔狂放、飘洒恣肆,有的惜墨如金、简约寒淡。为什么她们都钟情于兰呢?我不懂绘画,不晓得是兰革的袅娜纤巧最适合女人的腕力掌控?还是它相对单纯的线条易于入门?  相似文献   

19.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一个人面向东,一个人面向西,他们中间至少要放几面镜子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脸? 大家开动脑筋想啊想啊,有的伸手在头顶比划,有的拿笔在纸上画图,大家的答案很不相同,有说两面的,有说四面的……但老师全都摇头,说:不对。正确的答案是:零。一面镜子也不要。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03,(6)
新加坡人力部考虑到本地目前就业市场低迷后,决定从8月起不再发出工作准证给资历不足的陪读妈妈。许多孩子在新加坡求学的中国陪读妈妈都以为可以在新加坡找到一份维持生活的工作。现在碰到新加坡政府修订条例,她们担心工作没有着落,而孩子也已在这里念了几年书,会使她们与孩子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单是已到本地但仍未找到工作者担心新条例会影响找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