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职务犯罪技术侦查中,通过赋予相对人相应的权利以制约公权力,可为刑事诉讼权利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路径。立足立宪主义的刑事程序法治视野,有关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的规范不仅仅要赋予个人主观性基本权利,落实公民在公法上的防御权,更应使整个规范建构在对个人权利尊重和保护的客观价值秩序之上。在我国,基本权的防御功能与司法救济并未建立结构性连接,而作为客观价值的属性的基本权理论更鲜有涉及。技术侦查中所关涉的公民隐私权和通信自由权等基本人权,也有同样际遇。应当发挥我国以"两高"为主体的法律解释功能,以已经确立的"人权保障"目标为旨归,经由体系化的创造性解释,实现制度及理念的系统变更,促进刑事诉讼向人权保障的应然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2.
对程序工具论的理论反思,法律程序应当具有独立于实体结果之外的价值追求——程序的正义价值。程序正义价值的定义纳客,以及程序正义价值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实现状况。加强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3.
程序正义是现代司法追求的正义价值之一。一般而言,刑事诉讼从开始到结束具有顺序的一致性,每个阶段按照刑事诉讼法的预先规定依次进行。然而,司法实践面对的情况复杂多变,刑事诉讼难免存在程序逆流现象。程序逆流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刑事诉讼某个阶段周期的延长,从而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权利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的几种逆流现象的梳理,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处理建议,以期对规范我国刑事诉讼程序逆流现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正义的程序是实现理性的保障、是民主的基础 ,同时 ,程序正义是区别人治与法治的分水岭。程序正义作为一种观念或价值取向 ,要求我们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改变传统的诉讼观念 ,树立一种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清末以降,中国司法改革长达百年之久,新中国司法改革亦三十年有余,从追求法制到建设法治,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理性存在着偏差。传统惯性与法治内涵、实体正义与程序规制、政治思考与法理品性发生了直接的对撞。人民政权两次以典范人物树立司法战线上的榜样,强调情理作为裁判社会纠纷的必要理念,直接拷问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是讲法理还是讲情理,是理念当先还是技艺领跑,是法律至上还是群众满意,在当下中国不仅仅值得深思,更需要去魅。  相似文献   

6.
侦查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本质上是一种程序构造 ,理应符合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在不动摇我国侦查理论与司法实践长期以来奉行侦查保密原则的前提下 ,实现一定程度的侦查透明 ,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 ,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规则 ,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沉默权是西方国家普遍承认的被控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 ,其价值蕴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体现程序正义理念 ,二是实现人权保障和惩治犯罪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诉讼资源的稀缺、司法理念的转变、法院功能模式的转换、司法改革的层层推进都对我国审前程序的重构提出要求;审前程序在价值取向上也体现了诉讼正义的要求.审前程序的完善应该从我国的法律传统、法情、国情出发,最终实现以程序正义保障实体正义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9.
张桂梅 《工会论坛》2008,14(5):136-137
正义是人类的目标,程序是法律的生命,法律程序正义更是法治国家的理想和追求。重温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结合国内外的过去和现实,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以人为本,从程序制度建设入手,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树立程序正义的理念,在立法上设计完善的程序正义制度;在司法上真正保障法官的中立性、程序参加者的参与性、平等性以及审判的及时性,以保障程序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导向无疑是构建符合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要求的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愈演愈烈的涉法上访等现象无疑揭示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制度及其裁判结果的强烈不满,从而使刑事司法的改革导向与公众诉求之间产生显在的冲突。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或许是我们过于强调刑事司法在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向度上的改造,而忽略了社会公众的认同。而社会公众一旦对刑事司法改革产生感情上的疏离,仅仅依靠刑事诉讼制度的完美设计不可能获得公众的认同。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刑事司法改革获得最大程度的公众认同,缩小改革导向与公众诉求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现代刑事诉讼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法学研究的深入 ,法律价值已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热点。在法制系统由传统转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刑事诉讼总是率先成为法制系统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部分。而刑事诉讼价值理念也随之由传统的以维护安全为目的的犯罪控制的价值取向向犯罪控制和权利保障的双重价值目标发展 ,追求实体正义与程序公正的刑事诉讼的价值平衡 ,逐步形成了合法性优先的刑事诉讼模式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处于一个政治经济转轨中的历史转变时期,法治国家的理念已经初步确立,刑法面临着新的价值选择与构造.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利益的提升,人权主义刑法观被国内学者所重视.各国广为关注人权保障问题,人权刑法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价值精髓和应然趋向.  相似文献   

13.
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进程。侦查程序的价值设计,要以人权保障和秩序保障的侦查目标为导向,完善侦查监督体系,增设司法授权和司法审查制度;强化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的保障性权利;实现逮捕与审前羁押相分离制度;确定适应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法则。  相似文献   

14.
论程序正义     
程序的公正和正义是法治的外在表现。否认或忽视程序的价值不但是对正义理解的偏见,更是对法治的践踏。本文通过对程序正义价值的分析,提出了对程序设置的基本要求。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理解程序相较实体的优先价值,不仅是人们法治意思提升的需要,也是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警察素质是警察职能有效实现的前提和条件,警察职能是警察素质定位的价值基础和指向。构建“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树立,使得重塑警察职业素质以切合警察职能变革已经成为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随着人权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人权保障日益成为时代的强势话语。人们通过对警察职能的深刻反思,重新认识到警察的核心职能在于服务社会。因此,在重塑警察素质的过程中。将以人权保障作为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以权利控制权力”的价值取向。并以彰显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体现依法控权的法治思想和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转变为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申世涛 《工会论坛》2008,14(3):127-128
我国侦查程序最大的弊端就是国家权力的过于强大和相对人权利的弱小,为此,必须引入司法审查制度来限制国家权力。在侦查程序中引入司法审查制度的合理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法治理论、权力分立和制衡理论、人权保障理论和程序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心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体人权。在司法实践中,处在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最易受到来自于国家权利的侵害,这不仅有刑事诉讼制度层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在司法理念上仍存在偏差。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侦查模式,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是确实保障刑事诉讼人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论民事诉讼程序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司法理念包括法官中立、审判独立、程序正义、公平与效率等程序,其中,最主要、最典型、与公民联系最密切的是审判程序,尤其是民事审判程序,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精神.程序过程具有独立性价值,其本身的正当性是实现实体正当性的前提条件,与实体处于同等的地位.程序正义理论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程序工具主义"的淡化和消除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取保候审作为未决羁押的替代性措施,是人权保障和程序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因此,未决羁押应该成为例外而不是原则.但司法实践告诉我们,取保候审被无情地冷落了.究其原因,除了根本理念的缺失外,取保候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相关制度的瓶颈以及现实条件的制约也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的确立是司法走向文明的标志,它体现刑事诉讼中权利的平等,司法的公正和程序的正义以及人权的保障。本文对我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以及与现行司法制度和实践中的冲突进行探讨,提出确立沉默权是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推进司法改革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