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性,即所谓“外来打工妹”。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她们所面临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本文以福州市为例,对外来打工妹在榕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对此有所回答。一、外来打工妹的构成状况和外出打工的原因据福州市有关部门的统计,1998年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为190194人,其中女性82830人,占4355%,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到管理站登记。据推算,目前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仅占应登记人口的七成左右。我们对登记在…  相似文献   

2.
唐娅辉 《湖湘论坛》2002,15(5):64-65
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面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对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直接影响。湖南省将“科教兴国”、“科教兴湘”和妇女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使女性进入高等学校及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人数和比重增加,妇女教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2000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为25.31万人,比1995年增加了11.94万人,其中女生为9.58万人,增加了5.48万人,占高校学生人数的37.85%,比1995年提高了7.18个百分点。女…  相似文献   

3.
惠州经济发展战略重构,必须放在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考虑。要从珠三角未来的一体化进程中确立惠州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要在经济政策、产权制度、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惠州与珠三角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惠州:三年磨一剑李学磊1995年2月17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座落在西湖畔的惠州大剧院里,来自广东惠州各县市区的1500名公安干警、武警官兵聚集一堂。惠州市公安系统先进单位、优秀人民警次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会前,警校学生和武警战士们展开了拉歌,...  相似文献   

5.
上海嘉定外来务工女性生存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 口来沪打工、经商、生活,嘉定作为上海的“四 大产业基地”之一,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2年底,嘉定的外来务 工人口达到了123817人,其中女劳动力56780人, 外来妇女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 们在嘉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引起了嘉定区妇联的关 注。今年6月,区妇联对区内外来女性生存状况进 行了专题调查。此次调查在10个街镇进行,共发 出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问卷298份。 在此基础上,区妇联还通过与基层妇女干部座谈、 与外来女性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数据资料的收 集。  相似文献   

6.
60多年前,惠州是威震南粤的抗日武装力量——东江纵队创建、发展、壮大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江纵队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11000余人的人民武装抗日力量,被誉为“华南人民抗战的一面光荣旗帜”,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罗浮叠翠,东江潮涌。烽烟远去,战火消弭之后,惠州又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广东省的驻军大市。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全球重化工业产业重新布局……这些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机遇,惠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审视自己,为自己寻求新的历史定位。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惠州市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坚持“惠民之州建设”,以疏为主,切实为复退军人办实事,解难事,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优抚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苏南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外来妹与当地人结婚日益增多。结婚登记要取证,而外来婚姻取证难。宜兴市红塔乡为解决这一难题拿出了新办法,取得了新成效。红塔乡来自云、贵、川等7个省市的外来妇女成婚者共387人,她们中办理结婚登记的不足三分之一,绝大部分人属于非法同居。有些婚姻当事人向政府申请登记,但取不到对方的婚姻状况证明,原因有对方政府控制女性外流,对出具婚姻状况证明持有消极态度;一些地方对出证明设置一些附加条件,要求当事人交数十元甚至几百元的爿证费,有些不愿出这笔钱,干脆不办证;因为路途遥远,往返一带费脱多,…  相似文献   

8.
惠州市人民警察学校位于美丽的惠州西湖之畔,创办于1987年3月。十年来,学校“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以“忠诚、团结、敬业、爱民”为校训,艰苦创业,勤俭建校。从教职工只有6人、建筑面积只有600平方米、经费只有6000元起家,发展到现在拥有教职工55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训练场地2万平方米,在校生达到600人,形成了集普通中专、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惠州警校在广东省公安厅、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  相似文献   

9.
记者在惠州城区基层采访,从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员退伍军人之家,听着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表述,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说出自己心里话,彰显了惠州的幸福理念,呈现了惠州的幸福路径,展现了惠州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农村成为产业工人,她们在生活和情感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从对外来青年女工的社会网络以及婚恋观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外来青年女工受到三重身份限制,即农民、工人和女性三重身份的限制。这种身份限制是她们的婚姻恋爱愿望受到压抑及影响婚恋和家庭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邓演达先生是农工党的创始人和先驱,而广东省惠州市又是邓演达先生的故里,因为这个缘故,作为农工党人去惠州拜谒便成为虔诚的朝圣之旅。在乍暖还寒的早春,记者一行驱车赶往惠州,途中我不禁在想,作为先驱故里的这个城市,有着怎样的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12.
《时代潮》2001,(23)
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的美誉。在惠州青山绿水、湖光山色的倚丽中,怀抱着一所历经沧桑,但为惠州人引以为豪且名扬四方的高等学府——惠州学院。惠州学院位于惠州市惠城区,由丰湖、金山湖两个美丽的校区组成。惠州学院是2000年3月经全国高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的“外来媳”是那些原本来沪打工或投亲靠友、后与上海人结婚的外来流动女性。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至2000年底上海的“外来媳”已达115,042人。随着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容,从20世纪90年代起,杨浦、黄浦、浦东等区的一些街道妇联已将为“外来媳”排忧解难列入妇联工作范围。那么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如何?2004年5月,时值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委托相关学校开展“外来媳”免费培训之际,上海市妇联妇女研究中心组织中国妇运2005·9了这次调查。调查采取问卷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从在黄浦、宝山、徐汇、长宁、杨浦、虹口、闵行等区培训点参加…  相似文献   

14.
正"惠之为郡,东扼梅潮之冲,西接汀赣之胜,北负浈韶之重,南瞰渤海之险,崇山奥壑,蛋岛鲸宫,不二三百里而遥,诚雄郡也。"自隋唐始,惠州便有"岭东雄郡"的称号。"岭东雄郡"是惠州雄伟城池的地理表征,也是惠州城市精神和文化气质鲜亮而独特的名片,其"雄"不止在地理形胜,更在"雄武气魄"。千百年来,"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涵养了惠州人敢于争雄、保家卫国的英雄气质,孕育了惠州人敢打敢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州市芳村经济发展,外来青年员工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在芳村的外来务工大军中,青年就占了80%以上。区共青团组织要团结和带领青年为建设广州西部商贸中心作贡献,这支“金雁”队伍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象和主要队伍。为此,团区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0,(5):35-3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达2亿人,其中女性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3,表明女性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如何有效保障女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5,(1):31-31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流入嵊州,至2003年底,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已逾10万人,占总人口的13.51%。这一群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把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就业环境,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市外来人员管理服务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18.
分层次管好管活外来人口──苏南地区管理外来人口经验周培勤近年来,江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就业机会随之增多,一大批外省市以及苏北地区的外来劳动力急剧涌入该地,仅苏州、无锡两市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就已接近百万。外来人口为促进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挡不住的女性“民工潮”陈印陶自1989年以来,每年以百万计的外来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形成势不可挡的“民工潮”。据广东省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广东省外来民工已达650万(国家统计局估计已逾千万),其中女民工所占比例竟达65%-75%。本地人口只有14...  相似文献   

20.
外来流动人口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城市生命力活跃的表征。2000年“五普”结果显示,上海外来流动人口总量己猛增至387.11万,比1997年的237万增长了40.3%,外来人口总量在全国31个省市中己位居第二。未来,上海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将更大,流动速度将更快,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也将更为紧密。外来流动人口在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他们本身具有的无组织性,流动的盲目性,活动的无序性,以及生活和居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