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以德治国"的双重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包括行德政而治国和施德教而化民两个内涵.前者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后者是指用新型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全体社会成员做社会主义新人.以德治国重在教化,要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坚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从功能上讲,法治与德治刚柔并济,相互补充;从内容上讲,二者内外结合,相互渗透;从目的上讲,二者标本兼治,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必须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 ,这是由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和“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的运行由道德提供强有力支撑,法治对于德治具有规范和促进作用。在全面推进新世纪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坚持德法并举,必须致力于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必须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道德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标志之一.本文主要从树立、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几个问题着手,对当前存在的道德滑坡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型道德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标志之一。本文主要从树立、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几个问题着手,对当前存在的道德滑坡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做到长治久安,都必须综合运用法律和道德这两个武器,都必须法治和德治“两手抓”,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只依靠法律手段,那只能使人畏惧,而不能使民心归顺。如果只有道德教育,道德的约束就可能“管得了君子,管不住小人”。所以,法治和德治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是作为创新的体系而展开的,德治体系的创新要体现先进性与广泛性、新型道德与传统美德、吸取人类优秀道德与抵制错误腐朽道德、革命道德与道德创新的有机结合,建设以德治国的创新体系包括道德的规范体系与道德实践体系建设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任恒 《求实》2003,(2):43-46
个体的法律、道德的心理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无视法律和道德的利己层次 ;(2 )法律和道德的他律层次 ;(3)法律和道德的自律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应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强制性手段和非强制性手段的管理会对人产生不同的行为和心理效应 :依从、认同和内化 ,因此要将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李重明  李晓辉 《党史文苑》2005,42(11):45-46
"以德治国"一方面需要吸取历史上德治的有益经验,并与法治有机糅合,综合运用到国家的治理上;另一方面又要与现实相契合,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调整体系中调整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准则,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以德治国”方略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以德治国”思想的内涵 ,以及如何实施“以德治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主法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确立民主法治在中国未来政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在充分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符合我国国情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略论法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面,需要遵循其固有规律积极稳步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认识法、法治和法制则是正确理解并真正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奋斗目标,代表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得尤其迫切。二者的结合使“法治”与“德治”均具有新的内涵,表现出鲜明的特点。最终形成体制化、扩展化、积极化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开放的、积极向上的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政党法治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汇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的价值取向 ;涉及政党法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原则、依据、形态及其与法治国家的关系等若干内容 ;涵盖全部政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执政整个政党行为全过程。加强政党法治建设是发展政党民主的需要 ;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是坚持依法执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略论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的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曲折历程中探索和掌握的执政三大法宝,明确而具体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这一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三大法宝的提出,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坚持执政三大法宝,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法治作为一个复杂的命题,具有多元的发展维度和理论侧重,通过对法治知识谱系的考察,可以发现,主体价值是法治的本体基础,主体行为是法治的事实依据,主体共识是法治的实践旨向,法治未因人本而发端,却以人本为依归,具有深刻的人本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