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娣 《求实》2006,2(7):60-61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科学内涵的实质。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妥善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途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强 《学习导报》2011,(23):4-17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未来五年的总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宫民强省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劳动,从"劳动价值论"中引申出一种彻底的革命的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引申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发展,首先要把劳动价值论放在新的制度环境中加以认识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在全体人民共同劳动的基础之上开始了自身的进程,它发展进步的前提仍然是人的劳动,其"特色"来源于"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由此产生了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和社会结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和扬弃,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正是建立在吸收借鉴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一是在思维方式上,科学社会主义用唯物辩证的而非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观察世界;二是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从物质的经济事实而非理性原则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三是在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上,科学社会主义从来不对未来社会设计完美的制度方案,它始终是面向实践的,以开放的姿态来把握和认识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使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理论中关于社会构造、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变革的分析,从社会表象中揭开了社会本质特征,解决了中国在道路选择上的困惑。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为发展趋向,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手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中国革命基本理论和实践方式,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朱晓鹏 《探索》2005,39(2):62-65
当代社会主义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应该而且可以探索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在回顾总结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并对其认识和研究的方法进行认真的革新,特别是要通过“回到马克思、”回到现实的语境、回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视域,努力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以合作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价值体系,为现实社会主义的推进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新学说的产生,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然而它的根源却“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空想社会主义者以个体生产和手工工场作为构思理想社会的参照物,这一历史局限性阻碍了他们找到实现未来社会基础的物质生产条件。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产业革命后的经济条件下,以社会化大生产作为实现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邓小平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中,看到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希望,他以现代的社会化生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物质生产条件,终干创立…  相似文献   

8.
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道德化的社会,道德不仅是其精神内核,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具有有效调控力,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追求,就应该:一要以法律为基础,构建社会发展机制;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要努力建设以优良道德为内核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
冯霞 《求实》2008,(12)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科学构想,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作出了明确界定。马克斯.韦伯则认为科层制和市场理性是任何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必然伴随着对人性的违反和对平等的侵犯。在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新思考,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协: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的兴起必然要求对原有政治体系进行相应调整以释放其发展的空间。人民政协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特点使之成为实现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中介作用,通过人民政协的改革和完善,架起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和谐发展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王金玉 《唯实》2002,(11):67-68
当前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转折时期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各种关系 ,包括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状况 ,特别是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追寻” ,迫切地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符合历史发展进步潮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系 ,以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以更高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1.“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主体 ,其全部活动的指向和…  相似文献   

12.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在构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都将全体人民生活丰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并以此昭示未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向共同富裕迈进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3.
试析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及其伦理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达淮 《探索》2002,42(6):95-98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论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和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历史观的批判为起点。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的主体是“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揭示的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本质是在社会公有名义下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一再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其伦理关系的实质就是,“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降段的分配形式,其特征也就影响了社会主义阶段人们之间伦理关系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提出要建立一个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其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辟了更新更广阔的空间领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社会、个体为载体,实现学校德育社区化、家庭化、个体化,形成“四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个体)德育新体系。这一新的德育体系,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学校德育应以养成青年学生“社会生活习惯一社会生活方式”、“学校生活习惯 学校生活方  相似文献   

16.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王道玉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实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结合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以合理得当的政府行为,调动起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是一...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于 :它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立足点和价值目标 ;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以正确对待发展中的代价、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为着力点和价值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创新 ,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提升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平  吴建华 《唯实》2003,2(8):32-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于它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立足点和价值目标;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以正确对待发展中的代价、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为着力点和价值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创新,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提升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浅谈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对今后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当代社会发展的思想指引。其体现出深刻的哲学价值意蕴,是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成果的重要表现,以公平促正义,以和谐促文明,以创新促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改革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之中,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和理论要求。本文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凝聚共识、团结共进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