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舒宪 《党建》2010,(7):49-51
文化似水.滋润万物。从本期始,我们将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做客《文化讲坛》。愿她如一泓清泉,滋养我们的心田。——编者  相似文献   

2.
构成西方现代性主要内涵的工具理性,促发了科学与技术的繁荣和昌盛。当前中国现代化最主要的也是最急需的就是科学与技术的大发展,这一点在文化层面上就表现为工具理性的缺失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工具理性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六大根本性特征:民本、礼治、中庸、大一统、德仁、人治。其中的积极因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为现代广告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现代广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求与消费者产生感情交流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将生而为动物个体的人教化为文明的人的观念一行为系统,核心是人生命的真理。文化的传统是文化在人类繁衍中世代传承的基本模式,或者说,是人生命的真理借以在人群繁衍中世代传承的固定知识类型。中国文化是诉诸良知的人的观念-行为系统。中国文化的传统就是以良知为生命之本的知识世代传承于中国人的人群繁衍。中国文化要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必须超越以学科为标志的现代知识,形成现代的、以良知为生命真理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俗性、群体价值取向、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只有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才能促使传统文化转型为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道德为主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道德传统。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传统进行详细考察,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刘志国 《世纪桥》2013,(8):75-76
传统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涵义构成的综合性概念。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其基本特征,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文化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必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这种文化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构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注重“贵和尚中”团结协调的人际关系、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实质上是一种和谐的调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始终是文化发展与变迁的核心问题.中共处理传统文化问题有何历史经验?在不少学者看来,中共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左"与极左,这似乎是不证自明的道理.对于这种观点,学术界长时间没有进行过认真的回驳或考证.本文选取中央苏区时期这段中共革命史上最激进的时间段,详细地考证了中共的传统文化政策与实践,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角度,清晰地证明了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一方面极力反对旧文化,反对传统礼教,倡导妇女解放,反对迷信旧俗,另一方面对于民间文艺进行了大力传承与利用.因此,笼统地认为中共全盘反传统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即使是在最革命的时期,中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建设都具有紧密的契合性。挖掘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潜力所在,也是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包括语言、哲学、科学思想、教育、宗教、道德、信仰、法律、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建筑美学、生产工具、衣食住行器具及其制造技术、社会制度、社会机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鲜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提高行政效率,我们不应该就效率谈效率,而应该着重从深层次上找原因,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导致行政效率不高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真正改变我国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因此,清除、改造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韩华 《学习论坛》2009,25(3):62-64
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追求和谐与崇尚和美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共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文化,古为今用.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入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国情的一部分,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以权威主义为特点,并对当代中国民主之特色构成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它区别于建立在西方公民文化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精神内核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价值是相生相融的。法治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理性文化,和谐社会应以法治文化为支撑,以民主的政治制度为保障,并将政治安排引入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挖掘和诠释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爱国传统、实干兴邦和睦邻友好等实践智慧,不仅可以从中汲取筑梦圆梦的精神滋养,同时对于理解中国梦的实践特质和揭示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刻内涵由文化认同论、文化实践论、文化功能论、文化目的论、文化交往论多维构成。文化认同论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文化功能论旨在坚持正确导向,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人的健康发展;文化实践论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目的论旨在富国为民,力求实现国家、民族的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交往论旨在增强文明之间包容互鉴,强调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文明之间的关系重建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国学快餐化”的背后彰显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困境。对“国学快餐化”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挞伐,而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对其探索、求解,才能促使我们找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