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政策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是世界上民族最多、问题最复杂的国家。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苏联曾刻意塑造苏联人民,并一直大力宣传取得的民族国家建设成就,但在民主化改革和允许民众进行选择时,各加盟共和国都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了苏联这个联盟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上,国家认同感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实践证明,苏联按民族划分行政区域的做法无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并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苏联为世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崛起、争霸、危机、改革和解体的历史悲喜剧.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的组建、发展及解体与其实行的独特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在十月革命后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苏联能够成功组建并维持近70年,自有其值得关注的经验,但民族问题长期存在、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也说明,苏联的民族政策存在致命的缺陷.在苏联解体20年之后,重新思考和总结其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现存多民族国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与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由此,一场新兴的社会运动——反全球化运动勃然兴起。反全球化运动有多种形式,其中参与人数最多和影响最大的当数世界社会论坛。在世界社会论坛的周围,汇聚了成千上万的以反全球化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分子、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以及社会运动等,因此世界社会论坛又有着“社会运动中的运动”①之称。世界社会论坛的诞生及其成功运转标志着全球社会运动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本文将对世界社会论坛的起源、发展历程、中心议题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深化人们对这种全新形式的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邢媛媛 《南风窗》2010,(1):85-88
苏联侵阿主要目的是完成地缘政治任务,即保障苏联的边疆安全和稳定、对抗美国特工发动的叛乱和颠覆、回击北约决定在欧洲部署美国中程导弹、遏止伊朗输出革命、防止中美联手反苏。2001年,俄总统普京对一群美国记者表示:苏联在阿富汗并未战败,且在军事方面实现了所有的既定目标,只是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政治错误。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国家,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那段永世难忘的历史。战争,尤其是让一个民族国家全力投入的反侵略战争,它所留给历史的,不仅仅是当时胜利的喜悦与光荣,更是一种精神的源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源泉。这一点,在俄罗斯和前苏联境内各国表现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6.
"绿色政治"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苏联动乱和解体的过程中,"绿色政治"和生态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苏联改革指导思想的"新思维"与"绿色政治"之间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甚至有着某种渊源关系,苏联解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思维"被绿化的结果;另一方面,苏联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在"绿色政治"影响和掩护下的基层生态民主民族运动则是苏联解体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学生运动高潮。在美国有反对侵略越南的大学生反战运动,在法国有学生知识分子与工人并肩斗争的1968年红五月运动,在英国、联邦德国等其它欧洲国家千百万大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反对垄断资本的内外政策,声援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地区如日本、南朝鲜等也是学潮迭起,空前激烈。当时的中国新闻报刊曾把这个世界性的学生运动说成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影响,称之为  相似文献   

8.
韩戍 《南风窗》2012,(17):100-100
在现代中国的报刊史上,天津的《大公报》和上海的《申报》是一北一南的双峰。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两份大报,因地域、主事者理念、撰稿人阶层和阅读对象的不同,它们呈现出的舆论特征,以及对现代中国的舆论走向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大公报》地处北方,以平津的专家学者为依托,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精英面相,带有京派的大气、深沉和厚重。《申报》地处上海,以一般绅士和市民阶层为读者,受西方文化熏染,在言说方式和气度方面体现出婉约、精致的海派风范。其中,《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和《申报》的自由谈版块是最能体现两家报纸风格特征的代表性版面。将两份版面抽离出来,放到现代中国舆论空间的语境之下,分析他们的作者群、言说内容和话语风格,可以看到,他们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两种不同的舆论面相。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的表象是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多民族国家发生了分裂,号称已经彻底解决了民族问题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分崩离析了。本文总结了苏联民族理论和民族自治政策方面失误的教训,认为苏共在民族理论上教条主义地奉行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承认各民族共和国有分离的自由;在具体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过程中,苏共又没有尊重民族地区的自主发展权,对于国内出现的俄罗斯族问题、极端民族主义等,注意不够,也缺少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56年初,我国出现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给全国各条战线职工以极大鼓舞,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3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积极领导先进生产者运动的通知》,号召全国广大工人、干部和科技  相似文献   

11.
王仲 《台湾研究》2008,(5):54-59
民主运动大抵有如下标准:一有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二以和平的而非暴力手段为之;三以集团化而非零星的行动为之。1950年代,由大陆来台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自由中国》为舆论阵地,对国民党的政治腐败进行激烈批评,进而结合本土精英组织新的反对党。本文即对1950年代台湾自由主义者由文批到组党的自由主义运动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2.
会展中国 像“展览是现代城市的面包”、“如果一座城市在召开大型国际会议,就如同一架波音客机在空中撒钱”之类的话,比较悬乎。瞧瞧上海APEC、昆明园博会、博鳌亚洲论坛、广州广交会、南京华商会、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大连服装节,是给城市增光添彩了,可取得办展资格的230多家公司里,出过几个大腕?全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国内在研究苏联剧变方面产生了不少成果.前不久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实践三个代表巩固执政地位--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与启示>一书,顾名思义,别具特色.这本书是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支持下,由日照市委负责组织编写,刘战主编,周惠平、马强副主编.这是一部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的作品,现实感很强,对于当前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谨向读者推荐.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自由主义者为主要构成的中国知识界,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颇为关注.他们一方面高度评价苏联的建设成就和计划经济体制,表现出对经济民主的强烈向往.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充分注意到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尤其是经济权力高度集中而导致的对个人权利和民主政治的损害,体现出自由主义者特有的政治理性和价值判断,颇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郁金香革命"与后苏联空间的混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开始,一场波涛汹涌的“颜色革命”席卷了独联体的薄弱地区,造成了后苏联空间的局势突变。从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再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颜色革命”中反对派借众“逼宫”的幕后,似乎都隐现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的身影。西方,特别是美国力促“颜色革命”的发生,其意欲何为?2005年3月24日俄《真理》网站(www.pravda.info)刊载了安东·苏里科夫的文章———《“郁金香革命”与后苏联空间的混乱》,该文章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华盛顿在伊拉克的行动不断受挫,这迫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三个特征,深入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认真总结苏联剧变的教训,对正在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月,巴西劳工党新政府上台伊始就旗帜鲜明地推行"零饥饿运动",即围绕反饥饿、消除贫困及扶贫全民动员三大主题,利用政府拨款和社会资助,着力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该运动不仅在巴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贫困问题仍较突出的当今世界,其具体措施、表现特点及经验教训也广为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8.
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把伊拉克赶出科威特,而告结束。曾与美国并称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苏联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是人们看法的问题。苏联一直坚持伊拉克必须从科威特撤军的立场,同时又积极努力,坚持和平解决海湾危机,制止战争爆发。战争开始以后,戈尔巴乔夫又三次提出和平计划,想及早结束战争,均被布什拒绝。戈尔巴乔夫调停的  相似文献   

19.
海湾危机是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的、以美伊对抗为中心的大规模地区性政治、军事危机。从去年8月2日到今年2月28日告一段落,历时半年有余。至少有二十几个国家直接卷入了在海湾的军事行动。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科的空袭使危机进一步升级为战争。作为伊拉克长期盟友的苏联,在危机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分析海湾危机中苏联外交,对观察现时期苏联外交的特点和整个国际关系格局的走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60年代“持不同政见者”作为一个政治术语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它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广泛出现和持不同政见运动的大规模兴起。弄清楚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和内涵以及它与反对派、“60年代人”和“夜间人”等相关术语的区别,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丰富对这一术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