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调解协议书审核制,要求法院在处理当事人请求维持原协议的诉请时,应对协议书进行审查,对不违背法律的协议书通过判决予以维持,这对提高调解协议书的法律约束力,保障人民调解作用的发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2月 2 8日 ,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围绕人民调解制度的坚持与完善组织法学界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座谈。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内容之一 ,活跃在基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社科院法学所的专家学者 ,围绕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调解协议书的性质、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的衔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会议认为 ,人民调解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不仅要进行操作性探索 ,更…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调解协议没有法律效力是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努力解决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建立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4.
当前,许多法学理论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实际工作者,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核心问题——调解协议的效力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这预示着我国人民调解理论研究有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本文拟就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法律、政策及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规范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规劝,促使当事人双方(或各方)相互体谅和退让,从而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特殊性质的诉讼外调解活动。在调解活动中,当事人双方(或各方)依据国家法律、政策,通过协商、谅解而达成协议的行为,是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5.
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界定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前景。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 ;人民调解协议的生效、无效和被撤销应适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但也有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6.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调解工作在调解观念、组织体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应当从立法及经费投入等各方面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造,也是对世界法制史的一个伟大贡献。 把人民调解协议作为无名合同予以保护的同时,应吸收我国其他法律制度的好做法,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 益经验,在保持原有的人民调解法律制度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有条件地赋予人民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的效力,以 使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更加完善,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年鉴人民调解统计数据勾勒了1986年以来人民调解解决纠纷数量变迁的“U”形轮廓,诉讼分流、社会结构转型、人民调解制度自身的不足是导致2002年以前人民调解制度式微的三大基本因素,而官方推动下的制度革新则是2002年以后人民调解制度重新焕发生机的主要原因。“后诉讼时代”人民调解制度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员是指为人公正,能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法律知识和一定政策水平,经群众选举产生的,在人民调解组织内工作的成年公民;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的除外.对人民调解员的性质,应当给予法律定位,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其对于促进农村法律服务制度完善,推进农村法制化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人民调解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提出了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途径,要求从自身机构建设、效力及与其他制度衔接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