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延安纪行     
登上了宝塔山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尤以塔最具典型。延安宝塔不仅因为建造年代距今一千五百余年,历经风雨沧桑,战火洗劫而巍然耸立于延河岸边的嘉岭之巅。更重要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宝塔山下的黄土窑洞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一种被世人崇尚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林木 《党史博览》2005,(7):28-29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到达延安。延安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原称肤施,延安城的名称最早出现在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城东的嘉岭山上,屹立着唐代修建的高达44米的9层宝塔;城北的清凉山上,是星罗棋布的殿宇洞窟;城西凤凰山顶,遗  相似文献   

3.
中华大地上宝塔星罗棋布,但唯有革命圣地———延安的那座宝塔最著名。凤凰山上的巍巍宝塔,是人民心中矗立的丰碑。在那血与火的年代里,宝塔宛如顶天立地的铁汉,耸立在世界的东方。它身躯挺拔伟岸,倾听了中国历史最壮观、最辉煌的乐章。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都是中华儿女的家园。回眸宝塔山,勾起记忆中的往事,世纪风云在这里乍起,荡涤阴霾尘埃,犹如狂飚卷走近代史上的斑斑血泪。回首当年峥嵘岁月,一代中华英豪众志成城,驱逐了“不可战胜”的日寇,消灭了拥兵百万的蒋匪,以小米加步枪震撼了世界。当年,宝塔山下数不清的窑洞里,曾透出…  相似文献   

4.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塞上重镇、中原屏障,曾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宝塔山为延安城四山(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万花山)之冠。先秦蒙恬,汉代李广,唐时尉迟敬德,宋朝范仲淹、沈括等贤臣良将均踏延河之水,凭群山雄势,屯田驻扎,抵御来寇,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王婕妤  王姿颐  裴文博 《党建》2023,(12):60-62
<正>宝塔山、延河水,动听的山歌交织出一抹耀眼的红;橄榄绿、火焰蓝,嘹亮的口号萦绕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下,有一支被老区人民亲切誉为“红军传人、人民卫士”的队伍——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自1973年成立以来,一代代宝塔消防人始终赤心为民、勇毅前行,持之以恒打造“圣地铁军”,守护着老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革转制后,他们在换羽新生、转型升级中提质强能、  相似文献   

6.
1941年6月22日这一天,延安的天气特别的晴朗。一轮庞大的红日,亲昵着宝塔山梁,橙黄色的光线像折扇一样向崖畔射下。起初,巍巍宝塔,仅有顶端仿佛用灿亮的金子镶嵌了一般。倏地,阳光奔流开来,把整个宝塔和三山峰峦都连接起来,把山城装饰得浑然相融、美丽奇幻。  相似文献   

7.
何组 《党建文汇》2007,(6):14-14
车厢里有“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陈列展,有红军的斗笠、特制的步枪、砍柴的镰刀、挑粮的扁担,并播放着井冈山、庐山和南昌的电视风光片……这部车身喷绘江西旅游景点图案的“红色之旅”列车,可以说是近年来“红色旅游”与铁路相结合而驶入“大提速”阶段的生动写照。从南湖红船到井冈翠竹,从遵义霞光到延安宝塔,这些正成为我国新的列车运行图上引人注目的“红色画廊”。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公仆”碑董治顺也说公仆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西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延安有个宝塔山,山上有尊“公仆”碑。在延安工作期间,常登宝塔山。每次上山,都要瞻仰一番“公仆...  相似文献   

9.
正1973年6月9日,革命圣地延安城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来这里参观访问。曾经在延安和陕北战斗生活过多年的周恩来,旧地重游,思绪万千。他上枣园,到杨家岭,趟延河水,登宝塔山,寻觅当年烽火岁月的踪迹,询问今日延安人民的生活。从宝塔山下来,他问陪同的地委负责人:"你们知道陈友才烈士吗?当年他被安葬在这宝塔下。陈友才同志死得很英勇。我一生遇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这一次。你们要把陈友才等牺牲的同志情况搞清楚,将他们请进烈士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相似文献   

10.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圣地,再次来到延安,愈感亲切温暖。远眺见证过战争烽火的宝塔山,近抚滋养了革命前辈的延河水,瞻仰安葬着革命英灵的“四·八”烈士纪念碑,思绪不由自主地穿越历史的时空,飞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那波澜壮阔的13载岁月。  相似文献   

11.
延安之魂     
"离别三十年,今日回延安。宝塔映朝阳,延水金光闪。啊延安啊延安,眼望你壮丽的山河,我心潮澎湃忆当年。曾记得,窑洞门前歌声朗,月光下面纺车转;曾记得,挥舞镢头开荒地,披荆斩棘在南泥湾;曾记得,延水河边饮战马,宝塔山下把兵练;啊,小米儿香啊延水甜,边区的人民养育了咱。曾记得,军号阵阵上征途,东渡黄河把敌歼……"——《回延安》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1月,延安已是冰冻的时节。29日下午,忽然传来嗡嗡的飞机声。不多时,一架飞机出现在宝塔山的上空,绕着延安城,越飞越低地打圈子。这是一架苏联的军用运输机。什么“大人物”来了?  相似文献   

13.
高宝军 《党建》2021,(1):59-60
跨过一条条沟,翻过一道道梁,沐着白云悠悠满山谷的神韵,伴着《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的信天游,我回到了黄天厚土的大陕北。汽车还在高速路上飞奔,宝塔山已进入我的视线。这座因唐代之塔而得名的山,目睹过党中央在延安13年间,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最终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它不再是一座地理概念上的山,也不再是一座建筑层面上的塔,而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  相似文献   

14.
1973年初夏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在阔别延安20多年后,又陪同外宾一起来到这曾经决定中国命运,不是故乡却胜似故乡的黄土地。 周恩来在延安交际处住下后,顾不上休息,叫来警卫局的领导,无限深情地说:“延安,我已经20多年没有回来过了,这次回来,我要多看看。午饭吃了,我们就去宝塔山。”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心目中延安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有宝塔山.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那里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随着以后对革命史、党史的学习.我对延安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向往之情也油然而生,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地方.亲眼看一看.领略一下这些地方的精神风采,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进入5月以来,延安的宾馆、旅馆呈现出异常火爆的态势,成千上万的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个革命圣地,追寻党的足迹,探求延安精神的深层内涵。土窑洞、纪念馆、革命旧址、宝塔山……到处都是参观者的身影。半个多世纪前中国革命的灯塔──延安,再次成为亿万人民关注和向往的焦点。延安是革命圣地,也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多年来,延安革命纪念地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为党和政府所关注,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后视察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延安,并留下了“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7.
延安城墙的对面,一座大山,山上有一座全城能看到的宝塔,宝塔山下和山上,有着一排排窑洞,窑洞外面可见近处和远处穿着白色大褂的医务人员走出走进。有时可见穿着便服的病人从窑洞内走出来晒太阳,散步。早春时候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地照在树梢上,一个23岁的外科大夫,穿着一身不厚不薄的军装,从山上快步走下来。她非常高兴,又紧张又活泼地往前奔。她的后面跟随着毛泽东的警卫员小王。来到毛泽东居处,小王走前一步,揭开窑洞门帘向毛泽东报告:“主席,朱仲丽医生来了!”“嗯,好!”毛泽东坐在书桌边,放下手中笔合拢了文件,转…  相似文献   

18.
6月的延安,星光璀璨,宝塔山凉风习习,这里正在举行欢迎“世界学联代表团”大会和联欢晚会。一位年轻姑娘置身于数千人的大剧场,她无比兴奋和喜悦,内心发出由衷的呼唤:“延安,我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我梦寐以求的新世界,现在终于来到你的身边。” “是黄嶶小姐吗?”坐在她后  相似文献   

19.
我至今无暇亲眼目睹圣地延安的容颜,不曾领略巍巍宝塔、汩汩延河的风采;但这丝毫没有消磨我对延安的神往和渴望,也丝毫不能淡化我灵魂深处对延安的那份神圣情感。每每谈及延安,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宝塔山、延河水、南泥湾、枣园等名胜的鲜明轮廓;每每想起延安,我的眼前都会呈现出一道道山一道道水、一道道梁一面面坡、一面面红旗一杆杆枪的壮观景象。对神圣的延安我总是怀着一颗别样的景仰之心。发生在那片土地上的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滋长的那种精神让我永志不忘。那是怎样的一片天地呀。那里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多少仁…  相似文献   

20.
走进梁家河     
正"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读贺敬之的《回延安》,我都会心潮澎湃,向往走进革命圣地延安。第一次走进延安是2008年5月,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与洗礼,敬仰之情一直萦绕于心。岁月流转,10年后的2018年春天,我再次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再次领略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此次延安之行,我是带着学习考察任务而来,而藏于心中的一个最大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