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新时期的实践看,加强党内监督,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站在改革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和制定有力措施,采取有效途径,实行标本兼治。根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党内监督的实践及已经取得的一些经验看,主要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这是搞好党内监督的思想保证;制定措施,健全机制,这是搞好党内监督的制度保证;通过改革,理顺体制,这是搞好党内监督的组织保证。 一、强化党内监督意识,提高党内监督的自觉性 强化党内监督意识,是健全党内监督约束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强化党内监督意识必须立足于教育,着眼于提高自觉性。一是加强党的性质教育,使党员、干部认识到,能否有强  相似文献   

2.
王洋 《学理论》2013,(19):166-167
党内监督是指党凭借自身力量,对党组织和党员是否遵守党规党纪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加强党内监督需要在全党构建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体系,使各种权力行为都能处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从而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综合治理,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2)
加强党内监督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促进党的党风廉政建设,但目前党内监督仍旧存在很多弊端,如监督意识薄弱、缺乏制度保障等等。只有深挖当前党内监督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才能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才能更好地推进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关于党内监督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并出现了向高层领导机关、向执法机关渗透的态势。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正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予以惩治对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三次在全党开展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和反腐败的斗争,但是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究其原因,除了客观上的诸多因素以外,从我们党主观努力来看,党内监督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前开展的反腐败斗争,除了要抓阶段性成果以外,更要花大力气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通过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使党内监督走上规范、有效的轨道,使党内不正之风和消…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是十七大报告对党内民主重要地位作出的科学论断。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其重要性早已在党内外产生了广泛共识。作为一名政协战线上的建言献策者,笔者认为,就地方党的建设而言,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有必要做到“四个克服”,从而改进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平 《求知》2007,(9):24-2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强调“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地位决定的,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关于强化机关党内监督的思考陕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刘万兴加强党内监督,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省级党政机关的党组织.如何在新时期搞好党内监督,建设一支政治强、观念新、业务精、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机关党内监督的重要性。监督一般是指察看和督促。在政治方面的含意,是指对滥用或可能发生的滥用职权问题进行制约。因而是维护统治、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历代开明的政治家和统治阶级,对监督都很重视。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党的纲领、路线、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到底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党员和党的干部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所当然地要由人民去察看和督促。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正确认识党内监督的实质,对于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制约权力问题,做一点探讨。 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制约权力这一论断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内监督理论 和实践一再证实了的。随着无产阶级政党力量的强大,尤其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愈发看出监督工作始终是以制约权力为其核心内容的。并且革命实践一再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升非权力领导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权力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领导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的发展,非权力影响力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非权力影响力特征及构成因素的探讨,以及对当前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二十公”会议精神对公安机关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为出发点,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对新时期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2.
切实加强党政机关的廉政建设,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加强机关的廉政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作用。一、对党政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特点机关党组织在实施党内监督的工作中,较之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农村和部队党组织,有着三个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责任重。大多数党政机关都不同程度地掌握着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人、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力,处于组织和领导本部门行业改革和政治经济建设的中枢地位。正是由于党政机关处于首脑的特殊地位,它往往指挥、监督、检查下级多,而接受下级的监督比较  相似文献   

13.
试论监督的本质与党内权力监督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久华 《学理论》2009,(12):136-137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是由我国公共权力的独特性所决定的,本文从监督的实质入手,对完善党内权力监督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加强和改善党内监督方面成效明显。《党章》、《准则》和党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许多重要讲话,不仅对党内监督的作用、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论述,而且对党内监督的实施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措施。但是,实事求是地看,党内监督仍然是当前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体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相呼应,党内监督无论是在制度上、理论上,还是在教育上、实践操作上都还显得不适应,没有进入同步并进的状态。概括问题的表象,主要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变质。权力的滥用与权力的膨胀是产生腐败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权力与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观点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点;三是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就是权力死亡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不仅代表一种职务,也意味着一种责任。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利用人民赋予…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完善干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干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是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的根本措施。做到这一点 ,一要职权明确 ,二要内容具体 ,三要制度完善 ,同时要遵循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原则、防范与惩戒有机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则 ,以及党内监督体制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铁路消防实施三级监督管理,即第一级公安局、第二级公安处、第三级基层所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生产经营异常活跃,呈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租赁承包、拓展经营、出租转让、扩大再生产、建筑翻修改建等等,加之人员、物资大交流、大流动,无疑为消防工作增加了诸多困难,更给原来微弱的第三级消防监督组织添加了新的压力和考验。怎样使第三级消防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适应新的形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管内一方平安,已成当前消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是迫在眉睫必须研讨解决的课题。本文依据近年来我处消防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和新要求.就党内关爱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党内关爱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性特征、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共党内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构建并完善了系统、科学且具有鲜明特征的党内权力监督思想。本文从对党内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权力监督思想的内容以及党内权力监督思想的现实意义三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期对今后的党内权力监督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颜辉 《理论参考》2008,(8):25-27
一、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近现代世界政治发展的普遍现象。但政党政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中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其中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如何界定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在一些以代议制政府取代封建专制的国家中,国家与政党的关系主次分明,广大选民们对由什么政党或派别在一定时期内去管理国家事务有选择权。同时,法律也不规定和保障任何党派的主政地位,只强调一切党派与人员,无论执政或在野,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