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共治理的新策略: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与政府治理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对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传输与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政府与第三部门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以推动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建立美好政府和美好社会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
方俊 《岭南学刊》2008,(5):80-82
在广州,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尚未实现良性互动,存在互信机制缺失与互动机制扭曲的问题。互信机制的缺失与政府对第三部门认识上存在偏差、第三部门在现实层面上缺乏能让政府产生信任感的能力和行动展示有关;互动机制的扭曲,就政府方面而言皆因制度缺失、利益纠缠和激励缺乏所致,就第三部门而言是由于使命感淡薄和独立性不足所致。要促进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良性发展,必须破解这些难题。  相似文献   

3.
第三部门与政府、企业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其发展程度如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衡量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第三部门有一个大的发展。应正视发展第三部门存在的障碍:独立组织的非独立性;政府职能的虚假转移;不公平竞争;受到责任和腐败问题的困扰;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等。促进我国第三部门健康发展,需要在政府对第三部门的重新定位、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明晰化、健全第三部门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官办”社团的改革、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积极参与“全球结社革命”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所主张的是一种双向度的政府改革.而中国历次政府改革都偏重于针对政府自身进行单向度改革,对于第三部门的发展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邓湘琳 《前沿》2005,(9):156-158
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化程度和市场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第三部门迅速发展,我国政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政府改革和第三部门发展的进程中,二者表现出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在政府改革制约了第三部门发展的同时,第三部门的繁荣也给政府改革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第三部门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伟 《前沿》2004,2(2):174-176
第三部门指除政府和企业外的组织或部门。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 (企业 )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成为现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三部门的兴起 ,是由于国家和市场失灵 ,人们自觉组织起来改变自己命运意识的觉醒。第三部门具有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增加社会资本、促进民主、扩展社会空间、改进国际合作的功能。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第三部门的介入 ,同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7.
郝旭洁 《前沿》2014,(13):121-122
现代政府的理想管理模式是善治,要实现政府的善治,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把原本不属于自己职能范畴的那部分事务下放到社会,第三部门便毫无疑问地成为承担此部分职能的理想载体,这一趋势势必需要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日益壮大及第三部门的蓬勃兴起。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对善治的含义进行阐述,然后论述在实现政府善治的过程中第三部门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以中国为背景,针对如何更好地发挥第三部门对实现政府善治的积极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聂飞 《前沿》2007,(6):158-160
治理理论的特征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治理理论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制约与依赖关系,而第三部门不但可以促进社会资本重建,也能成为政府治理与社会资本的中介,因此,要不断发展第三部门,丰富社会资本,达到政府治理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陈华 《求索》2007,(3):42-44
西方第三部门发展与公共管理转型之间在学理上和实践层面都存在密切关联。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可提供部分特殊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管理绩效、使政府走出腐败陷阱、提高政府治理的合法性、促进社会自治和秩序稳定等。但其在深入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困境。通过对西方第三部门功能优势与困境的梳理,提出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路径选择:如应注重我国独特的政治社会生态环境、本身应致力.于对促进社会公正的实际作为、在公共管理中第三部门与政府、公民等治理主体要有制度化的关系定位、应当对第三部门发展进行合理的法律规制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政府改革运动席卷全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总趋势,就是疏离政府而亲近其他社会机构——即民营化。按照萨瓦斯的定义,民营化可界定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人民的需求,是在产品、服务的生产和在财产拥有方面减少政府作用,增加社会其他机构(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作用的行动。在这一进程中,第三部门的表现令人瞩目,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着  相似文献   

11.
省级政府大部门权力三分不仅要求明确部门职责、遏制部门利益的需要,而且是省级地方政府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中地位的要求.大部门权力三分有部内权力三分模式、部际权力三分模式、大部门权力大三分模式.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大部门权力三分的模式并不能采取如上的任何一种模式,而是借鉴和吸收它们的优点,设计一个混合大部门权力三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曹振伟 《传承》2009,(2):134-135
省级政府大部门权力三分不仅要求明确部门职责、遏制部门利益的需要,而且是省级地方政府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中地位的要求。大部门权力三分有部内权力三分模式、部际权力三分模式、大部门权力大三分模式。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大部门权力三分的模式并不能采取如上的任何一种模式,而是借鉴和吸收它们的优点,设计一个混合大部门权力三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与社会资本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雅丽 《岭南学刊》2006,28(1):79-83
第三部门的发展与社会资本的构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依赖与制约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部门发展迅速,但总体而言,当前第三部门在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资本的构建。积极培育第三部门、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是提升我国社会资本存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吴茂见 《思想战线》2007,33(3):110-115
经济与社会治理应突破市场与国家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构造由市场、社会和国家共同参与的三维治理方案。为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谋求国际竞争优势,各国政府的治道变革方兴未艾,其中第三部门承担干预职能是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浅议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整体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第三部门作为公民社会的载体,正逐步成长。同时,转型时期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加剧了矛盾与冲突,也对第三部门公共政策的参与形成了多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公共政策参与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政府观念的转变、第三部门自身参与能力的提升、健全立法和完善参与制度安排等途径来改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社团革命”运动成为了席卷全球的滚滚洪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未能幸免。这场运动的兴起不仅标志着第三部门的兴起,也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永久地影响和改造着传统的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然而,第三部门的兴起决非偶然,其勃兴与相应的理论支持密不可分。为此,有必要对其理论机理进行考究与梳理。同时,由于职责与功能上的不同定位,也决定了第三部门在经营管理机制方面有别于政府与企业的相应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互动:第三部门在政府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理论月刊》2008,(2):86-89
后工业社会中,官僚制政府面临双重困境:一是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造成政府管理绩效下降:二是社会力量的成长直接影响着公共权力的治理边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改革运动在西方典型国家相继展开,并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虽然各国政府改革的路径选择不尽相同,但在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世界主流发展趋势的影响下,重视并尊重社会力量,给予社会力量合理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三部门的兴起是社会力量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第三部门的全面积极参与,当代政府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政府自身的再造和重塑,而是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从而实现社会运行机制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8.
第三部门发展面临的三重困境及出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部门在成为政府助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遭遇着意识的、制度的和结构的三重困境。本文提出,必须加快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权利意识和自为意识的觉醒;完善制度建设,以法治精神构筑第三部门发展的理性规则秩序;壮大中产阶层,促进社会阶层结构"橄榄形化",多方施力帮助第三部门尽快步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黄良鲜 《桂海论丛》2008,24(1):19-21
文章以第三部门和民间组织发展为视角研究和谐社区的管理,对于第三部门组织在社区治理方面所表现的新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而发挥的独特作用进行了概述,并对政府怎样监管和调控第三部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第三部门从起步、中断到重新崛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笔者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制度环境、制度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第三部门的的发展轨迹加以考量。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三部门的制度变迁中可能仍存在着路径依赖的问题,但是在制度变迁中有选择地进行路径创新,对于我国第三部门制度变迁的顺利推进将大有裨益。我国第三部门的制度变迁1.我国第三部门制度变迁的轨迹建国以来,我国的第三部门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代。50余年来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大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