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举措包括完善人大选举制度,精简人大代表人数、提高人大代表素质,逐步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化,建立人大会议辩论制度,健全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理顺人大与党,"一府两院"的关系以及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人大代表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质疑了目前人大代表制度中的代议制、兼职制和选举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提高直接选举程度、合理确定代表名额、实行专职代表制、建立竞选制度、健全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等,不断改进和完善人大代表制度。  相似文献   

3.
人民与人大代表关系的改善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人民与人大代表关系存在着问题致使人大代表不能很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主要是由委托代表制存在缺陷、人大代表法理定位不清和相关的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通过完善相应的制度改善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青海人大》2010,(2):44-45
人大代表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又是反映人民群众意愿、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根本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共和县认真贯彻各级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新要求,切实推进代表工作,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我县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人大代表工作的要求,探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  相似文献   

6.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担负着代表人民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管理国家事务,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重要职责。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提高各级人大代表素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对于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时期人大代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在代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代表素质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前职务犯罪初查监督机制主要分为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两种,其中内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同级检察机关的横向监督、上级检察机关的纵向监督以及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自身监督,而外部监督则主要包括人民监督员监督、实名举报人和控告人监督.职务犯罪初查监督价值的缺陷主要表现为:重实体监督、轻程序监督,重静态监督、轻动态监督,重柔性监督、轻刚性监督,重内部监督、轻外部监督.因此,进一步完善职务犯罪初查监督机制需要逐步实现程序监督跟进,加大动态监督力度,增强刚性监督力量,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区县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主动性和履职效果,直接关涉人大代表职能作用的发挥,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中之重。现有法律规定的履职监督比较宽泛,实践中的履职状况与人民期待存有不少差距。代表履职积分公式制作为对代表履职监督的措施之一,其提出契合新的时代背景,具有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实践证明,该制度能够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提高履职质效。然而也存在与"互联网+"融合不够深、公示的范围不够广、公示的内容不够细化、结果运用刚性不够等不足之处。对此,应当通过强化现代科技手段运用,扩大公示范围,细化公示内容,增强结果运用刚性,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机制等方式,对其加以完善,使其切实起到督促代表履职尽职尽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来看,其代表产生机制存在选举管理机构自体管理自我监督、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不合理、代表候选人产生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改革难以一步到位,“良性违宪(法)”也许是一种改革之痛,重要的是要区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改革县级人大代表产生机制需要完善选举管理组织机构,改革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的分配,加快候选人产生制度改革。现行选举法所勾勒出的体系框架已可应付现实之需,我们需要一种改良的思路,需要对现行选举法的更为现实的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跨入新世纪 ,面对新形势 ,人大代表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 ,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提高整体水平和质量。要加强对人大代表的日常监督 ;优化和改善代表结构 ;导入竞争机制 ,实行代表竞选 ;完善人大代表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政权制度上的基本体现。但在其具体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部分人大代表席位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人民代表作用的发挥。只有严格把关人大代表任职资格审核,加强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监督力度,建立候补代表制度,才能保证人大代表切实代表人民充分行使权力,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从而不断完善、发展我国人大代表制度,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阶层出现多元化趋势.在此大背景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与时俱进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进行人大代表专业化的探索,不断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业化;逐步实现人大代表专业化;适当削减现有人大代表的数量规模.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机制,实现人大代表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人大质询"一府两院",是人大的一项法定职权。然而现实中,质询权在各级人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影响质询权行使的因素有:人大代表履职意识欠缺、履职有顾虑、履职素质不高、履职缺乏保障等主观原因;质询时间的特定性、质询的权力归属不明确、质询的答复时限和法律责任不明晰等客观原因。只有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履职素质和能力、健全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完善质询程序和规则,才能确保人大质询制度的正常运行,从而完善我国人大监督体制,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诉讼监督工作,是全国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任务。诉讼监督的目标与现状,决定我国诉讼监督机制在诸多方面需要完善改进,方能适应形势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要求。针对当前相关诉讼环节存在的监督缺位问题,依托现有法律规定,探索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机制创新途径,完善对侦查、审判等诉讼环节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委会遵循和把握代表工作规律,不断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联系工作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基层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理应对选民负责。将竞选机制引入基层人大代表选举,能体现人民群众的集体意志,切合群众路线精神。目前,我国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选举过程缺乏监督、候选人的产生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从增加代表候选人申请环节,平衡组织推荐、选民推荐和自荐代表的比例,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竞选的经费,增进候选人之间、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交流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17.
第一、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制约无力是造成司法人员犯罪的主要客观因素。腐败和权力相伴而生,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监督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上上下下对司法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总认为司法人员不会犯法,或不会明显犯法,缺乏监督或自觉不自觉地放松监督。二是监督机制不全,对权力缺乏必要的制衡,导致行为的随意性。有的虽制定了监督制约措施和方法,但缺乏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制度;有的借口司法机关工作特殊,工作缺乏透明度,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难以监督。因此,工作中不能有效约束司法人员严格执法办事,客观上对一些滥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从其确立开始,人大代表就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人大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代表"履职缺位"的现象和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人大代表自身的因素,也有体制上的因素。及时掌握这些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人大工作制度,更有效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目前国有上市公司监督机制现状,思考如何通过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监事会从而形成有效监督。笔者认为可以吸取独立董事制度的合理因素,建立由股东代表、职工代表、独立监事组成的监事会,提升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监事会的有效性监督。  相似文献   

20.
为使人大工作自觉置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维护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民和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在县政府办公大楼前开办了人大监督工作公开栏,通过定期公布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