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通过区域化党建,实践探索了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引领社区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以联建共建为平台,凝聚区域内各党组织,形成引领社区发展的合力;以公共责任分担为准绳,优化设计区域内各社区组织的架构和功能;以党建项目为抓手,提升区域内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社会效应;以共享治理为目标,促进区域内多元化民生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平安县平安镇有5个社区.下辖4个社区党总支部。22个党支部,有驻社区单位党组织162个。近年来,平安县以“共驻共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实现与驻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共抓共促.形成了社区共建的整体合力.加快了城镇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基础。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立足区域实际,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路子,大力实施基层领导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和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创新领导体制,构建四级组织网络。结合2011年社区"两委"换届,对社区党组织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成立社区党委,下设社区工作站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和非公有制经  相似文献   

4.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0,(17):23-24
一是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区域化组织设置体系。兴庆区11个街道全部成立了党建联席会,发展会员单位325家。2010年,街道和社区党组织通过党建联席会为区域内党员、群众办实事136件,筹集共建经费48万元,结对帮扶208户。31家区直机关党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区域内共建活动中。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并建等形式,组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56家,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充分利用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优势,协同街道和社区向非公经济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2):50-50
四川省着眼于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市社区组织、服务、民主管理、维稳和党建工作考评“五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推进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东城区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的要求,相继出台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提出构建以街道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6,(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单位社会"的解体,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日益增强。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领导者,须以区域化党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着眼于"社会人",把区域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党员组织起来,协调沟通区域内的各类社会单元,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改变了传统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对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广州市委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坚持区域化党建工作、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改革社区治理模式的三位一体的推进路径,形成了广州特色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必须健全完善区域内党组织的结构功能,实现区域内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方式科学化水平,赋予区域化党建新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9.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8):F0002-F0002
<正>近年来,共和新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中不断探索实践,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工作合力,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大党建"格局。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深化服务,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开创"事情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发展共有"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一是建章立制,突破"单位党建"传统模式共和新社区(街道)党工委于2013年11月成立了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共确定成员单位74家,包括:12家政府机关、26家企事业单位、4所院校、1个部队、7家"两新"组织以及24个居民区;并建立完善了相关联席会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6,(12)
正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委针对社区存在的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探索推行"1+N"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在社区全面推行区域内党组织间的联建联动,打造"区域化党建"平台,为建设"北疆和谐社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吹响党员集结号在乌拉特中旗花园东路社区的宣传栏上,一幅吹响军号的图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谁在吹响集结号?吹响的是什么集结号?让我们把画面切回到3年前——  相似文献   

11.
区域化党建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党建工作单元,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对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等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进而弥补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工作的不足。2010年2月,贵阳市在小河区、金阳新区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城市基层管理的有效办法,大力推进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精简管理层级:构建党建工作有效平台2011年5月,街道办事处在贵阳市小河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的8个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兰州新区中川园区党委、管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实现园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目标,走出了一条“标准化+融合化+品牌化”的社区治理新路子. 以“标准化”创建为载体,抓牢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标准化”引领党的政治建设.持续抓好“党建工作联做、区域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体系建设,形成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为核心,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学习月刊》2011,(24):101-101
一、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 持续推进“五个延伸”。在把党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楼栋、党小组建在楼门的基础上.把党的工作延伸到了社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单位党员、居民中的在职党员、社区流动党员和社区“两新”组织党员.基本实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周晓彦 《新长征》2012,(12):49-49
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城区基层社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辽源市龙山区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多层式组建,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一轴三扇"式组织网络。定"轴心",即由社区党组织负责统筹、协调、研究和部署辖区内各党组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5,(3):19-20
近年来,兴庆区委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注重服务的区域化、精细化、长效化和多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有效提升了社区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一、突出区域化,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范畴以便于党组织管理、党员发挥作用为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形成"街道——社区——网格——楼宇"四级联动、全面覆盖的党组织构架,有效整合区域内党组织资源和服务资源。一是成立街道"大工委"。采取"街道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三河市深入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基层党建“领航工程”,实行“三坚持三构建”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联建联动、沟通协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基础。坚持高标准站位,构建社区党建大格局。打破各自为战思想藩篱,凝聚党建合力,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各类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为依托,以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等各类党员为主体,建立上下联动、权责分明、运转有效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全市6个街道已培树示范型社区“大党委”14个,吸纳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及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负责人、社区民警等人员中的党员担任兼职党委委员,努力实现辖区的党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  相似文献   

17.
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扎根在群众之中,是党联系、凝聚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才能为社区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提供基础保障。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补充的党组织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形成,资源和财力逐步向基层倾斜,真正把办实事、做好事的手段交给了社区。  相似文献   

18.
邹德辉 《新长征》2014,(7):45-45
通榆县委紧紧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为标准,多措并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强力推进幸福社区建设。 完善组织体系,建强服务核心。将原来10个社区党总支优化撤并为5个,吸纳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工委委员,构建社区党工委、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实验区创建以来,承德市双滦区将党建统领贯穿于农村社区创建始终,探索建立“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形成了“全类型”农村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了党建统领下居民自治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为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农村社区治理,区委以农村社区区域化党建为抓手,指导各乡镇党委与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贸企业、社会组织等驻乡镇单位充分沟通酝酿,成立农村社区区域联合党组织,发挥区域化党建领导核心和统筹协调作用,形成了强大的农村社区党建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4):46-46
浙江省宁波市委按区域化模式调整党的基层组织架构,全面推行“1+N”组织设置方式。“1”为区域性党组织,统筹负责区域内党建工作,做好未建党组织的单位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筹建工作,发挥“孵化器”功能。当个别党组织因单位变动、党员流动等原因撤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