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1921年到2017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96年来的发展,关键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国家历史进程,决定了民族命运。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回望中国共产党96年历史,一段段峥嵘岁月的牺牲奋斗荡气回肠,一个个历史关头的重要抉择撼人心  相似文献   

2.
再铸辉煌     
男:这是一个光辉的日子,九十二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 女: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 男:九十二年的暴风骤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女:九十二年的惊涛骇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我们把握了正确的航向. 男:今天,当共和国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贫困走向富强,从胜利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监察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2014年3月19日在黄浦区机关展出,由此拉开了展览巡展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史。为了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在险恶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1921年召开的党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温乐群教授指出,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富创新性和开拓性的重要文献,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伟大纲领。江总书记的讲话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一、概括性 讲话从宏观的视野出发,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矛盾的运动为背景,回顾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指出,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80年,是中国逐步堕入深重的民族灾难和人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21,(7)
《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全党重要的党史学习读物,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文章以导读的形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为国家谋独立为人民谋解放到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并走上为国家谋未来为民族谋复兴新征程的百年奋斗历程,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以及取得的宝贵经验,从而进一步凝聚奋斗新时代起航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6.
读高中时,我就知道了“南湖红船”、“南昌起义”,了解到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无数优秀党员为祖国的富强而呕心沥血。那时的我就梦想成为这先进集体中的一员。带着这种理想与父母的嘱托,我怀揣着对党的赤诚毅然入伍。  相似文献   

7.
秦生 《党的建设》2001,(10):12-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两个80年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基本经验,阐明了三个"必须始终"的思想.从两个100年的历史高度,揭示了新世纪党肩负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共产党登上引领中华民族改变命运、走向复兴的历史舞台,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担负起在各地建立党组织的重任。1924年5月,山西籍共产党员高君宇回到家乡,开展建党活动,建立太原党小组,  相似文献   

9.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核心要义的民族复兴理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理论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民族复兴理论经历了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愿景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发展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之路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继承、发展、超越的演进脉络,为夺取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要义具体体现为三个维度。从"历史维度"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领导智慧: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于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从"现实维度"看待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改革定力:体现在牢牢把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依靠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从"发展维度"看待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部署: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和思维方式;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扩大开放格局的外交韬略。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谱写了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1.
正一部由新华社推出的微电影《红色气质》,引发了党员干部对"红色气质"的热烈讨论。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的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以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的辉煌历史,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大义凛然、从容不迫,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这是共产党人自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3)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伟大事业,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岁月峥嵘,80年成就辉煌。80年来,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己任,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14.
申洁 《前线》2016,(9):53-54
正炎炎夏日,一条丝网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95年前,正是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船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便从南湖扬帆起航,红船由此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不忘初心,集聚南湖之畔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遭法租界巡捕房的袭扰而被迫中断,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举行。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5岁的生日。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顺应民心的丰功伟业。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回望党的95载光辉岁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8.
当嘉兴南湖的红船自历史的迷雾中启航,犹如一抹晨曦点亮了苦难深重的土地。从此,镰刀斧头的旗帜,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高高举起的信仰,成为引领一个民族前进方向的航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顾中国共产党92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中国不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4,(Z1):33-35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是人民的梦、每个中国人的梦。它涉及国家、民族和个人,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涉及国际和国内。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是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为之努力奋斗。当今,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冷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的一座石库门和南湖的一艘红船出发,走过了90年苦难辉煌的历程。就在党诞生两年后,在安源就有了我们党的第一所党校;10年后,在江西红都瑞金,中央党校的前身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宣告成立;又两年后,党中央在陕北正式开办中共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