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作为基层人民检察院负责控告申诉工作的人员,我们经常接到关于破坏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的举报,一些群众强烈要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此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请问,对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应如何处理山东读者张平张平同志: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出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4.
起诉人:吴少晖,男,32岁,福建省屏南县路下乡路下村村民,住该村新兴西路48号。起诉人吴少晖因不服路下村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其选民资格申诉所作的处理决定,提起诉讼。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第二节规定的选民资格案件特别程序,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审理时通知路下村村民选举委员会到庭参加。起诉人吴少晖诉称:起诉人的户籍在路下村,是路下村村民,并且一直在该村居住。起诉人的选举权一直在路下村行使,该村历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起诉人都是选民。特别是2000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起诉人还…  相似文献   

5.
村民选举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村民自治权的一种,但在选举实践中这一权利常常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现行法律对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村民选举权利如何救济的规定极不完善,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村委会选举的诉讼救济、行政复议救济、信访救济、行政处分救济以及人大的监督救济等制度增强对村民行使选举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人大代表选举是根据选举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的,如果程序不民主难以保障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贯彻实施,难以保证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从完善选举委员会组成程序、减少代表名额、用专职代表制取代兼职代表制、统一按居住地划分选区、提高代表候选人的条件、用"预选"的办法确定候选人、介绍候选人采取有条件的"竞选"、明确罢免代表的事项和理由、扩大选举权的司法保护范围等方面提出建议,以达到切实保障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进程汤晋苏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1987年11月24日颁布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8.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近年来,在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中出现了贿选、拉帮结派、暗中威胁、伪造虚报、撕毁选票、抢夺票箱、攀比公益捐助、违法行政行为、非法组织介入等妨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治理妨害行为,法律规制是关键,通过修订立法、规范程序、完善对妨害行为的惩治规定、建立司法救济制度来构建遏制这种行为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9.
从2011年2月乌坎村村委会选举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中可以看出,村委会选举监督制度以及村民选举权救济制度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为避免类似乌坎村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确保村委会选举的有序进行,有必要完善村委会选举监督制度,建立村委会选举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与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这一讲,我们继续阐述宪法框架下的国家制度.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由《选举法》规定.选举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权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
选举权包含多种法规范上的地位和关系,可看作一个有关选举的权利束。按照霍菲尔德的权利理论,可以从权力、自由、豁免和求四个维度来理解选举权。在权力维度上,选举权意味着对授权和代表关系的法律控制力,选民行使选举权的结果便是授权和代表关系的形成、变动和消灭。在自由维度上,选举权意味着个人有权自由地行使选举权力,不受国家、组织和他人的干涉。在豁免维度上,选举权意味着公民有不受约束的选举自由,国家没有不当干预选举自由的权力。求维度的选举权与其他维度的选举权紧密相连,它以选举权之权力、自由和豁免三素为主张对象,在一定意义上,其他维度的选举权只有与求维度的选举权结合起来,才能变得更有力、更具有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2.
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与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这一讲,我们继续阐述宪法框架下的国家制度。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由《选举法》规定。选举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权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提出候选人、投票程序、代表的罢  相似文献   

13.
村民依法选举与依法护权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宝贵 《法学杂志》2001,22(3):8-11
本文着重阐述了村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确处理依法选举村民委员会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辩证关系 ,确保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制定村民自治组织法来弥补,因为现行的省级各种关于这一法律的实施办法和全国各地农村村民自治丰富多彩的实践已经为村民自治组织法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充实的素材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可以使我国有关村委会和村民自治的立法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得以平衡、村委会选举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村委会选举更加规范、广大农民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4,(3):31-31
随着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操纵选举、行政干预等问题不断暴露,有关专家表示,现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村民自治的需要,当务之急需要对其进行修订或制定新法来进一步推动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6.
高杰 《法学研究》1995,(2):17-20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指由村民选举出代表组成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中的重大事务,并对村民委员会工作实行监督的制度。它是广大村民直接参与自治,行使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的制度。 一、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 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7.
如何强化公民的选举权利意识,提高公民参加选举的积极性?这是我国选举实践中提出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保障公民选举权的同时,把不参选权真正还给公民,正确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参选率问题,在承认公民不参选权的前提下提高参选率,在选民登记阶段充分体现对公民不参选权的尊重,是一条重要途径。本文试图就此作一探讨。公民有没有不参选权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人民通过它的行使来保障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实现了普选权。选举权和不参选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选举权内在地包含不参选权,不参选权是选举权的必要补充,承认公民的选举权就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罢免权是选举权的延伸,是选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罢免权体现了选民对当选人的监督和制约。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如何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这个问题,规定得不够完善、缜密,不利于保护选民的民主权利。笔者试图从地方性法规对罢免程序所作的规定上得到启发,对罢免这一重要程序作出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19.
自1982年宪法确认了由广西部分农村地区自发组建的“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对村民委员会组织、功能和选举方式作出明确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施行以来,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11,(6):M0002-M0002
4月25日至2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迈曾带领省人大法工委调研组.在安康市就我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实施细则、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3部法规的修订进行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