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5,(4):75-79
"投票理论起源于诸如博尔达、孔多塞和拉普拉斯等"(18世纪),投票理论开创者之一——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博尔达,其论文《论投票形式》的发表,标志着博尔达计分法(一种新的投票规则)的创建。其经典模型:即所有投票人给出自己的偏好,然后依据偏好赋予一定值(分数),最后进行统计得出获胜者。博尔达计分法适用范围很广,如学术评价、评选活动、官员选举、组织推荐和非官方选举等。博尔达计分法相比多数投票规则而言,充分体现层次性、均衡性和公平性等特征,理应替代多数投票规则,成为一种常态型的投票规则。  相似文献   

2.
从零和博弈到变和博弈的裂变——政府经济行为的均衡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先 《行政论坛》2011,18(4):47-51
对博弈"得益"的分类(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且进行多维度的析判,从而思考如何从零和博弈到变和博弈的裂变:博弈理念的重塑——从零和博弈到变和博弈;博弈选择的思考——从理性博弈到有限理性博弈;博弈双赢的分析——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博弈均衡的研究——从一般均衡到博弈均衡。从零和博弈观念转变到变和博弈理念,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也是政府经济行为的"裂变"。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赖于健全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公共选择理论直接民主制中的"用手投票""用脚投票"以及代议制民主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等为农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个人偏好和集体偏好提供了有益指导。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文本与现实的悖离。文章基于相关分析,在借鉴其理论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农民参与、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协助"三维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3)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旅游动机、行为意向、旅游目的地等方面对商洛市RT游客偏好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RT游客出游动机主要是以观光、休闲娱乐、品尝乡村美食为主;RT游客出游时间主要是在自身的闲暇时间,存在明显的职业差异;RT游客出游信息来源主要是"亲朋推荐",其次是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旅行社、户外广告等传统营销方式;RT游客出游组织方式主要偏好"家人亲朋伴随",其次是"同事组团","单位组织""独自出游"人数较少;RT游客偏好消费合理、商品有特色、环境优美、干净卫生、交通方便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研究已经运用了比较现代化、个人——国家、国家——社会、制度主义以及后现代化等范式,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要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我们中国政治学科还必须树立对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的强烈的使命感,让多种研究范式并存并发展和运用新的研究范式,同时,还要将构建一种真正的解释性民主政治理论和规范性民主政治理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决策科学化的研究是从多个角度展开的,偏好整合在决策的过程中,为降低决策风险,达到科学决策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为偏好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讨论了现代决策对偏好整合的现实需要,最後从合理组织结构、转变观念、完善信息沟通和掌握整合的艺术和技术四个方面说明如何在决策申有效地实施偏好整合。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实际图景交织的高度复杂性和深度不确定性给公共管理的"优良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风险社会视野下历史地考察公共管理范式,其演进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质,即农业社会的"统治行政范式"与"天灾",工业社会的"管理行政范式"与"外部风险",后工业社会与高风险社会的复杂交织呈现出管理行政的"无能"。我国已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重面向复杂交织的图式中,传统与现代甚至后现代的"诡异"碰撞带来的风险考验,致使正处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面临着高度风险。风险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由服务行政范式取代管理行政范式才能走出风险社会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将给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对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贸易与国内政治的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关于贸易政策之形成的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博弈论关于国际谈判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分析国际贸易谈判的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通过强调国内政治、策略行为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并从公民政策偏好的形成、利益集团集体行动、两国贸易谈判之间的双层博弈、国际规则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讨论了如何分析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将给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对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贸易与国内政治的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关于贸易政策之形成的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博弈论关于国际谈判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分析国际贸易谈判的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通过强调国内政治、策略行为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并从公民政策偏好的形成、利益集团集体行动、两国贸易谈判之间的双层博弈、国际规则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讨论了如何分析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10.
曾保根 《行政论坛》2009,16(3):88-92
从价值观维度来看,公共行政范式演进是在"效率"与"民主"这两大价值观之间进行取舍或者相互博弈进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集合.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恪守"效率至上"价值观,将行政领域定位为技术性的管理过程,导致民主价值观缺位.新公共行政范式把"社会公平"添置为公共行政的第三块基石,将民主置于与效率和经济同等的地位,并力图通过分权、权力下放、责任扩大和顾客介入等途径彰显政府的民主蕴涵.新公共管理范式对"效率"价值进行了扬弃,强化了政府价值观的"效能"理念;然而,该范式倡导的掌舵型政府、政府职能市场化、企业家精神和顾客导向等改革理念在事实上造成了民主价值观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研究文献、课题等资料的分析表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影响范式",这一范式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为基本学术旨趣,围绕"影响-批判"这个基本范畴,形成了以"思潮批判"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另一种是"引领范式",这一范式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引领"问题为基本学术旨趣,围绕"引领-共识"这个基本范畴,初步形成了以"主体引领"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未来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思潮研究范式更好地实现由"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的转换:要在继承"影响范式"研究成果基础上谋求范式转换,紧紧围绕"引领人"这个核心问题推进范式转换,在回应实践问题过程中最终完成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研究近年来再度成为热点主题。相对于最初单一的经济视角,当前海外学者开始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角度重新审视"中国模式",实现了中国模式研究从传统的"公民社会"、"法团主义"范式到"政府—社会关系"新兴范式的转换;在"政府与社会关系"视角下,海外中国模式研究主题聚焦于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国政府合法性和中国社会治理三个层面;海外中国模式研究的"政府—社会关系"范式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立场上都有其长处和不足,但依然可以为国内学界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虽然将法治予以中国化已经成为法学家们的自觉意识,但在实际探讨中不少学者却不自觉地以一些既有的理论范式来裁剪社会事实,而没能够抓住法治建设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之间的关联——这个当下法治中国化中的关键问题,从而在宏观和微观两极之间摇摆不定,不得要领。当下法治中国化的核心在于凝练出适切的法治"中层理论",然后将其与具体的法治实践进行不间断的往返互动。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风险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立足于商业性行为的嵌入性,识别出对理解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风险具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网络——"核心应酬网",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验证了该网络与艾滋病风险及保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以两种方式测量的核心应酬网的行为规范均与男性流动人口的商业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显著相关;社会网络模型相对于个体模型显著提升了拟合优度。因而,今后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研究和干预活动有必要推进"网络转向"。  相似文献   

15.
税收监管博弈中纳税人之间、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及税务机关相互之间基于信息不对称及不合作博弈,导致出现"囚徒困境"。运用协商民主理论,探讨化解我国税收博弈中"囚徒困境"的路径,归为三种,即发展主体公民精神的心理路径、培植程序公正观念文化路径、构建理性交往机制的体制路径。循此路径,有益于打破博弈双方一般纳什均衡,实现双方税收利益帕累托改进最优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6)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硬核即社会哲学范式是不能改变的,人学范式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硬核"的新"保护带",因为它契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需要与满足需要正是范式转换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来,民主几乎被理解成投票.投票提供了输赢机制,却没有提供旨在发展共识的妥协机制.为了克服以投票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模式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民主理论的"慎议转向"思潮--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将民主的过程理解为透过公开讨论和意见交换而形成相互同意的共识,换言之,经由理性而通往共识,正是协商民主的理论内核.在某种意义上,协商民主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对偏好、竞争和个体性等与自由民主紧密相连的概念作出了相对不同的诠释.但是,它也存在内在的缺陷,如无法克服规模性、缺乏权力制衡性、成本巨大等,导致它无法脱离竞争性的民主框架而独立存在.通过探讨协商民主的发展渊源、理论内涵和认识论基础,并对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当代重要的民主思潮.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法治化研究主要有国家主义、本土化、新制度主义、现代化等四种范式。虽然各有特点和优势,但是这四种研究范式过于注重从宏观层面分析国家、社会元素在乡村法治场域中的张力逻辑,强调乡村作为"国家治理单元"和"基层社会自治单元"的二元属性,在分析理路上存在明显的限度。基于此,在对四种研究范式进行检视和整合基础上,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研究范式,从国家——社会的中观层面考察城乡融合演进的上下、内外因素,并以城乡融合作为分析视角,对新的研究范式做出尝试性建构。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
从经验层面来看,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安排的初始状态所呈现的"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制度建构的苏联模式、制度运行的高度意识形态化、制度承载的"公社化"与"单位化",以及难以消解的制度悖论等特点;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中所表现出的管控思维严重、制度安排滞后、行为失范明显等问题,都必然对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分析范式建构产生重要影响和制约。从理论层面来看,作为制度变迁研究的"制度—行为"分析框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据此,结合我国社会管理及其制度创新的特殊情境,超越"制度—行为"二维分析框架,从"制度结构"理论中剥离出非正式制度等观念因素,形成"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对于解构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问题更具适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