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审判运行机制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内在要求出发 ,分析了我国审判运行机制中审判委员会制、合议制、请示汇报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存在的弊端 ,并就其改进与存废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正合议庭"合而不议"现象使得诉讼法规定的合议制度流于形式,影响了合议制功能的发挥,背离了"合议庭负责制"的重要司法改革目标。直面合议庭"形合实独""审判分离"的现状,深挖"合而不议"的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法院开始审判方式改革以来,落实合议庭职责、发挥合议庭作用一直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在总体上并无实质性的突破,问题之一就在于相关的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去。 一、合议庭的概念 欲探讨合议庭的概念,须先了解什么是合议制。合议制是与独任制相对而言的,审判活动实行合议制是审判工作区别于行政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体现了司法活动的民主原则。有学者认为,司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司法审判中,仅仅适用制定法无法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疑难案件,审判过程中引进适当的"判例制度"则为我国司法审判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保障合议庭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落实办案责任制已成共识.然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审与判相分离,合议庭独立审判权得不到保障的现象.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法院独立审判而非合议庭独立审判的理论误区、法院内部权力结构的等级化以及外部因素的不当干扰.改革的方向是坚持合议庭独立行使审判权与落实合议庭独立承担责任.应当从规范院庭长的审判管理与监督权,排除地方权力对法院系统的干扰,严格规范现有审级监督形式,健全法官履职保障机制,畅通监督制约渠道以及完善合议庭责任承担机制等方面加强对合议庭独立审判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林劲松 《法学》2005,(10):14-21
合议制的运作效果是法院司法审判能力的直接体现。民主评议制度是合议制的灵魂,它包含了地位平等、共同参与、充分陈述、独立表决、多数决定、异议保留等民主原则。我国法律虽然确立了合议庭评议的民主原则,但缺少贯彻民主原则的程序和方法,导致审判实践中存在合议庭评议对象不清、表决规则模糊等潜在的民主危机。由于长期以来合议庭的非独立性和虚置化,以及审判委员会的存在,合议制潜在的民主危机得以隐而未发。随着合议庭独立审判权的逐步回归,有必要通过完善评议制度的民主机制来化解可能爆发的危机,包括规范中间评议制度,明确评议对象和审判长职责,细化禁止弃权、发言顺序限定、心证展示、一次表决、票数顺次递加、表决效力延续、异议公开等评议规则。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山东视察时提出,要把规范、完善合议制度作为法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合议庭功能,确保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按照肖扬院长的指示,结合山东的实际,山东法院对合议制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就规范、完善合议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合议庭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组织,合议制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方式。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三大诉讼法都对实行合议制作出了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除依法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以外,其他的都要由合议庭来审理。合议制通过发挥…  相似文献   

8.
宁杰  马倩 《行政法学研究》2009,(3):98-103,144
我国行政诉讼实行的是以合议制为原则的普通程序制度,随着行政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多元,普通程序制度已愈发显出与社会现实的不相适应。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具有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等作用,是符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求的一种审判方式。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施行在现实中也有其广阔的实践空间。因此,应借鉴民事和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制度,构建符合行政审判特点和规律的简易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9.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改革中的当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无疑已经成为了今天一个亟需分析和理解的司法事件。应该将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置于司法改革语境下来分析;应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司法便民"理念相联系;应从司法的基本规律来审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具体司法行为中的运用。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助于理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10.
高权 《中国审判》2014,(3):73-75
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点。合议庭作为行使审判权的基本审判组织,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合议庭制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审判长的角色定位,审判长角色定位不准会使改革偏离方向。笔者认为,从审判管理学的角度看,审判长的角色是由合议庭的结构决定的,而合议庭的结构又取决于合议庭的构成要素及其审判活动规律。合议庭是介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种不固定的审判组织,审判长是合议庭的一个职务称谓。  相似文献   

11.
审判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法院独立审判与法官独立审判两个不可分离的完整概念。从中央到地方 ,司法改革措施层出不穷 ,取得了成绩 ,但也出现了问题。如何统一立法、统一改革 ,实现法官独立审判这一司法独立原则的价值目标 ,在我国业已加入WTO后 ,已成为新时期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审委会"讨论案件并决议"的类审判职能因其非亲历性和不可追责性等缺陷而饱受争议并成为历次司法改革的重点攻坚对象。规范分析表明,由于法律设计和司法解释未能一以贯之,该项职能在实践中渐趋泛化和错位。实证研究显示,人员组成的高行政性与讨论议题的重影响性,使得审委会更倾向于保障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大量讨论个案,不仅影响其宏观职能的发挥,易成为司法责任的黑洞,而且把控案件质量的实际作用并非如愿。长远看,改革路径在于还权赋能,通过逐步取消审判职权,全面强化指导功能,实现审判权完整回归合议庭和独任庭,重塑审委会作为审判中的咨询者和规则制定中的决策者两大角色。这一变革应在法制框架下分"三步走"平稳实现,再通过修法予以固化并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彬  杜海春 《政法学刊》2012,(2):101-105
网络舆论作为司法审判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对司法审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因其各方面的特点表现出对司法审判强大的攻击力和影响力,甚至形成"舆论审判",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司法困境",从网络舆论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侧重分析其与司法审判的内在机理。力争通过对网络舆论的"聆听",把握二者本质规律,进一步思考能够促进司法审判的各方面因素,力求实现二者的良性协调。  相似文献   

14.
李威 《中国审判》2010,(10):74-75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组织。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推进司法改革以来,合议庭制度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在最高人民法院迄今出台的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合议庭的改革都是重要内容。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合议庭工作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合议庭职责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5.
在少年审判中践行能动司法不仅能够教育、感化和挽救少年,也是关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詹红荔在少年审判过程中,扩展庭前准备工作,庭中扎实做好判决活动,庭后发挥主动性拓展司法服务领域,形成了符合少年审判工作的"三三九不"能动司法工作实践。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詹红荔的能动司法实践,能为少年审判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张仲侠 《法学杂志》2005,26(5):65-67
建立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探索的课题,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审判机制的内部改革,以科学的合议庭固定管理模式确保审判资源利用最大化,以科学流畅的程序管理确保司法的公正高效,以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法官独立审判,从工作机制、流程管理、身份保障三方面入手,建立以法官为中心的诉讼秩序,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强化合议制的功能一直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点,目前合议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放权与监督,但在审判实践中为什么合议庭仍然不敢行使审判权,不敢集体负责呢合议庭在作出裁判之前顾虑重重,他们担心庭长、院长持不同意见,认为合议庭与领导叫板,担心上诉改判发回,担心错案追究,担心案件启动再审程序,担心个人地位不保……。从目前司法权运作的实际情况看,合议庭的顾虑不是多余的,为了避免裁判风险,合议制于是又回到过去,重新沦为权力、领导的附庸。怎样走出合议制改革的怪圈,真正发挥合议制的功能关键应在于破除合议制发展的桎…  相似文献   

18.
阶级立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1949至1956年基层审判必须遵循的原则,并集中体现在审判组织与审判方式的确定、案件事实的调查、审理的进行、裁判的做出等方面.这一时期的基层审判组织经历了由独任制占绝对主导地位到兼行独任制与合议制的转变.法庭审判作为反革命案件与重大刑事案件的主要审判方式,对其他案件的法庭审判以及巡回审判与就地审判、公审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发现与认定案件事实乃是基层审判的主要环节,为此通过讯问、庭审获取被告口供,经由主动、广泛、彻底的调查获取证人证言,同时综合运用其他证据实属必须,而在此基础上的结案一方面大致遵循了这一时期有限的法律、政策规定,更重要的是坚持了政治标准并兼顾了情境合理性,在此前提下基层司法机关针对不同案件分别采用了调解、判决、移转等结案方式.总体而言,1949至1956年基层审判秉具初创性、阶级性、群众性、主动性、追求客观真实等特质,体现了"政治司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经权观是指一般情况下依常理行事、特殊情况下变通常理行事的哲学观点。经权观在司法实践上的表现是:一般情况下依法办事,即所谓"经";特殊情况下变通法律甚至完全抛开法律行事,即所谓"权"。传统经权观依然影响着当前的审判实践,但是,它违背了基本的依法审判原则,破坏了法律的规范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导致了司法裁判的随意性,并且容易诱发司法审判中人治主义的泛滥,有悖于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损于法律的权威。因此,推行依法治国,就必须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经权观。  相似文献   

20.
周菁 《天津律师》2001,(5):42-42
近日,介绍广东省某法院推行审判方式改革的文章见诸报端,媒体对其改革过程中“将合议庭的不同意见直接写入司法裁判文书”的做法大为推崇,称赞此举“打开了司法审判的最后一个暗箱”,认为这是审判公开的又一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