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软权力”论与国家崛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权力和硬权力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硬权力,软权力有其相应的构成要素及特性。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如果一国过分重"硬"而轻"软",不仅会损害本国的国家利益、危及对外政策目标,最终不利于国家崛起,国家的成功崛起依赖于软、硬权力之合力。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6,(2)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一听"秦国",人们很容易想到"暴政虐行"的暴君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尽管有许多人骂他 "残忍"虐行",但也有不少人为之喜爱和崇拜,真可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在长达六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各路诸侯纷争,秦国是最终统一天下的一流强国。然而,秦国以前却是被其它六国称之为"蛮夷、未开化、六国任何一国都不愿意与其结盟"受人鄙视的弱小国家,自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引进西方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非但未能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反而造成政党林立、政局动荡和社会分裂的局面,大量紧迫的国计民生问题也往往因政治纷争被搁置一边,多国已被推入"民主陷阱"。所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民主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外部强加的输入型民主往往"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5.
<正>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细胞,家道正则天下安,家风廉则政风清。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就是一位守清拒浊的领导干部。他以公而无私的"两份遗嘱",赫然彰显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的廉洁家风。在一些党员干部无法绕过权力与房子、票子、车子、"帽子"的利益纠缠时,吴波两立"遗嘱":一是不给儿孙留下一间房,二是不给儿孙留下一分钱。这样的"遗嘱",也许在一些人看来不近人情,甚至不合时宜,但它凸显的舍己无私的家国情怀,与那些腐败分子把"家"变成权钱交易的"铜臭场"相比,一个洋溢的  相似文献   

6.
前些日子,某女孩刚在媒体上发表"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择偶宣言;这几天来,继有某师范大学教授对学生抛出"40岁时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雷人"之语。这是拜金主义的又一典型。其他诸如此类的社会新闻亦层出不穷。看来,去年的一项网民调查结果称多数人认为本国是"第一拜金主义国家",还真没有错。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谁都知道不对,道理也没有更多好讲。却是本国何  相似文献   

7.
浓烈的"家国情怀",是大学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致辞中不约而同的目标选择。通过大学校长的深情表达,我们可以看出,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本质载体,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成为"家国情怀"的外延拓展,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赋予"家国情怀"新的内涵,以勇于奉献恪尽职守展示"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大学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致辞中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共同价值追寻,表达了教育的价值澄清、价值引导和价值追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佳菲 《红旗文稿》2012,(12):10-13,1
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理论界向来争论不休。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佳菲在《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就需要从所谓不是"国进民退"就是"国退民进"的"零和博弈"思维中解放出来。就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来看,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中国经济进步的突出特征。国有资产绝对量的增加,并不是靠挤压民营经济取得的。民营企业群体的"民进",也不是在与国有企业的冲突对立中完成的,相反,它们在多个方面得到了国有经济的荫庇,其健康发展是在同国有企业的平等竞争、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产业配套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事业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不可能有"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列 宁继承了这一观点,他虽然提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建成是一 国所不能完成的。斯大林后来改变了马、恩、列的观点,认为"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探讨"一国能否建成 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外政策的制定,具有战略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用奉献兑诺言,用生命搞科研。我们被黄大年炽热的家国情怀所感动、满满的拼搏劲头所震撼、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折服。"壮士已去,壮志未已",带上他身上的那"三股劲"继续前行或许才是对黄大年最好的怀念、最深的敬仰、最高的礼赞。学他的"傻劲",至诚报国。有些人不惜花费巨资,千方百计出国留学、拿到绿卡,而黄大年却主动放弃国外的高薪、别墅和安逸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国艰苦创业。有人说他"傻",但这种"傻"却值得我们为其点赞。他是为国而"傻",他在国与家之间选择了"国",他在利与义之间选择了"义"。这  相似文献   

11.
郑青文 《党建》2022,(1):33-38
一个时代的图景,人心是最美的底色;一个民族的复兴,精神是重要的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翻过一山又一山、越过一岭又一岭,在百年宣传工作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举凡识书认字之人,莫不熟稔这些词语,其中蕴藏的人生逻辑,影响中国两千年。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正所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齐家"成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13.
沈全 《理论导报》2010,(8):16-18
"跨越"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都认同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就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二者都强调辩证看待、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占有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允许"有利于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实现"跨越"的前提条件上,"跨越"论提出"相互呼应",新民主主义理论则重视立足本国人民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密集出访11国,行程十万八千里通过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和周恩来的名声远播天下。但就外交来说,参加国际会议仅是外交的一种而已,大量的本国与他国之间存在的问题要靠双边交往来解决,发展与他国特别是与大国、邻国的正常和友好关系,以保证本国在本地区和在全世界应有的地位,为本国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以此获取和维护本国利益。周恩来兼任共和国首任外长,考虑和搞好国家的外交自然是责无旁贷的,而到其他国家访问.  相似文献   

16.
儒家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整合纽带。从先秦双向度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到后来的汉代单向度的"三纲五常",儒家家庭伦理的变化折射出了"家国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儒家家庭伦理建构的"家国一体化"社会结构塑造了社会整合规范。伦理乃是一种社会关系,正是在"家国一体化"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核心导向的儒家家庭伦理,得以从家推延至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7.
自乾隆《大清会典》后,清朝档案文献就将缅甸列为朝贡国,然而缅甸却从未视自己为清朝的朝贡国。乾隆末年清缅政治关系正常化以后,两个王朝间的友好交往在清朝话语系统中称为"十年一贡",在缅甸史籍中则记作"每十年派使互访"。清代缅甸朝贡的历史真实,既不是单纯的"十年一贡",也不是简单的"每十年派使互访",而是云南地方政府每隔十年派代表团赴缅通知缅王"朝贡",缅王随即派使访华,并认为这是两个王朝每十年派使互访的约定。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2015,(4):5
中组部印发了《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按照《办法》规定,所谓"裸官",就是指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移居国(境)外",是指获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裸官"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社会对此反映比较强烈。"裸官"并不都是贪官。但从近些年查办的一些腐败案件看,确有一些腐败分子本身就是"裸官"。他们第一步先是通过各种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历史上的"盐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盐池县。自秦并天下北逐匈奴设置北地郡后,"盐州"的名字像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先是"朐衍",接着是"大兴郡"、"五原郡"、"西安州"、"盐川郡",唐朝时叫"盐州"、明清时叫"花马池",到了现在称作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6,(7):1
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举凡识书认字之人,莫不熟稔这些词,其中蕴藏的人生逻辑,影响中国两千年。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正所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齐家"成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