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选民直接选举县、乡级人大代表时,是否需要给选民发放选民证?选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不发选民证凭身份证领取选票,或者发选民证凭选民证领取选票,都是可以的.是否发放选民证,由选举委员会规定.  相似文献   

2.
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贿选的存在.已经严重危害了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时下贿选方式多种多样,如有的公开收购选票:有的公开发放物品:也有的请客吃饭.暗地送钱送物等等。贿选资金.包括贿选物品的价值,一般而言,根据经济情况而定。经济发达地区的村或集体经济有一定实力的村.贿选的金额都比较高,有的甚至几百万元。一场选举下来.一些村的农户选票收入颇丰。少则可得数百.多者可得几千.甚至上万。而经济发展缓慢地区,贿选资金相对较低。只发一包香烟的也有。  相似文献   

3.
张刚  卿杰 《中国公证》2004,(12):64-64
穿上一身庄严的制服是我幼年时的梦想,而从事严肃的法律工作更是我青春的理想.然而,当我以法律毕业跨出学校大门的时候,却被分配到了一个纺织企业.虽然领导重视、同事称赞,但我仍郁郁寡欢,因为这不是我的理想、不是我的愿望.我不由得感叹:难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我禁不住哀叹:难道我的愿望、理想就一个也实现不了吗?难道我的愿望、理想就如此破灭了吗?  相似文献   

4.
面对检察机关的指控,他“脸不变色心不跳”,拒不承认。难道法律真的对“拒不交待者”无可奈何吗?  相似文献   

5.
四海 《警界科海》2004,(3):36-37
美国电视剧《法网游龙》里有个情节:警探布里斯科和格林边说着俏皮话、边拿手铐铐住了杀人凶嫌。如果你看过此片,在对两位警探感到由衷钦佩的同时,是否也对这个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美国的警探真的有这么厉害吗?美国警用实验室真的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吗?  相似文献   

6.
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践中,目前,大多数地方采取先给选民发选民证,然后凭选民证领取选票的方式进行选举.但有人提出,不发选民证,用身份证代替.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理由如下: 用身份证代替选民证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从法律条文看,选民领取选票有两种凭证,一是身份证,二是选民证,两种凭证任何一种都可以,都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7.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并对贿选予以法律界定。这是我国选举制度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正确认识贿选,并对贿选行为依法予以制裁,对于正确贯彻执行选举法,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据选举法第四十条、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来看,选民或代表在填写选票时,大致有四种投票选择:分别为投赞成票、投反对票、另选他人、弃权后另选他人。对前三者投票选择方式,基本无异议,但是对第四种投票选择方式意见分歧较大。之所以存在争议,关键是法律条款对"也可以弃权"的规定比较原则。因此,在制定选举办法和印制选票时,对于弃权后,不论是允许另选他人还是不允许另选他人,都不违反法律规定。从维护代表或选民自由意愿表达权利角度考量,应该对"也可以弃权"条款的立法内涵做更为宽泛的解读。毕竟从法律条文看,"也可以弃权"并没有明显的放弃选举权利的立法意思表示。假如选民或代表不参加投票选举,则意味着放弃了投票选举的权利。如果选民或代表在选举时对选票所列全部或部分候选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同时又另选了他人。  相似文献   

9.
数说人大     
《法治与社会》2014,(9):17-17
1年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年举行一次,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临时会议。2种选举方式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民主选举的方式有两种:直接选举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人大代表、乡镇级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候选人得到了法定数量的选票即获得投票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相似文献   

10.
颜武 《检察风云》2015,(4):58-59
“形象工程”,在国内往往会遭舆论“口诛笔伐”,一般还认为只有国内有此劳民伤财的劳什子,殊不知,在国外,也有“形象工程”,而且,在那些被认为是民主政体的西方国家,搞的“形象工程”还十分触目惊心。之所以如此,症结就在于“政客凭此赢得了选票”;或者说,之所以屡见不鲜,是因为某些政党(政府)和政客真的从中“赢得了选票”。  相似文献   

11.
从最初的“投豆”表决,到现在的差额选举,为了建立起一套程序完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中国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民主的实现是不容易的。用民主之方来医治专制之疾,若操作不当,难免旧病未除又添新病。贿选就是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贿选“升级”从近几年安徽省发生的贿选来看,这种以钞票换取选票的“买官”现象主要集中在乡镇民主选举上。与前几年乡镇民主选举中出现的贿选案件相比,当前的贿选案件正在不断“升级”。从非提名的候选人拉选票,到组织提名的候选人也搞贿选。之所以出现这种“升级”,原因有二:一是当…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不少地方出现了什么“科技示范田”、“高产样板田”等,这还好理解,就是“领导指挥田”令人费解。难道这田真的是由领导耕种、施肥、收割的吗?友人告诉说:哪可能呢!只不过是在一个好的田块上插一牌子、玩一下花架子而已。要是真的这样,实在是大可不必。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乡村贿选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乡村贿选问题。乡村贿选侵犯了村民的选举权,滋生了村官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及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乡村贿选是行贿人(候选人)、受贿人(选民)等相关人员在特定的法律制度背帚下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加快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强化对贿选的惩罚力度,提高贿选的违法成本,使行贿人和受贿人双方都无利可图,从而有效地遏制贿选的发生和泛滥。  相似文献   

14.
有关辩诉交易问题的争论在中国学术界已经不算新鲜话题,但是,随着近两年司法实践的进一步增多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辩诉交易又重新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那么,中国真的需要引进辩诉交易吗?难道一个简易程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吗?笔者在这里将把辩诉交易与各国简易程序作一比较,以期为引进辨诉交易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求一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村(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以及基层人大、“一府两院”换届选举中,少数地方还存在着贿选现象。贿选行为人直接或指使他人用金钱、财物或其他利益收买选民或者代表、选举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候选人的贿选行为,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性,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危害不容小觑,应切实加以制止。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奉母之命回了一趟老家。原因是我堂姐的女儿要在家里寻死,被亲友们看守了十几天,仍无悔意。执意的死,让我母亲急中生智,打了长途电话给我。我一听就懵了,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一点征兆都没有就非要去死呢?这才几个月啊,怎么又要自杀?春节的时候,表姐的女儿因为小俩口一时话语不投机,竟然割腕自杀,酿成一个血色春节,若不是抢救及时,一朵初开的花就凋谢了。眼下的年轻人怎么了,动辄就寻死,难道生命真的如此之轻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基层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民主推荐领导干部工作中,时常出现地方领导干部贿赂人大代表拉票贿选现象,对于候选人贿选行为可依据《刑法》和《选举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处理,但是对人大代表收受贿赂出卖选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人认为法律没有作出明文规定,笔者认为人大代表收受贿赂出卖选票的行为应以受贿罪论处,理由有以下几点:一、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选举领导干部时的主体身份应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当人大代表履行其代表职责时,其主体身份显然应认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相似文献   

18.
从一些国家选举制度的选民登记程序看,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性规定。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是公民自愿登记选民资格并领取选票,认为公民是否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由其自主决定。但在美国近年来的选举中.由于这种选民登记方式。出现投票率不高,很多人都不去投票的情况。即使在美国总统选举中,选民的投票率也一直徘徊在50%左右,这意味着有半数合格选民没有参加投票选举。  相似文献   

19.
选民不是观众,邓悦观众和获得选票完全是两回事。政坛也不是舞台,政坛不是平坦的,它有陷阱、有荆棘,它更真实、更博大、更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20.
杨丽媪 《政府法制》2009,(13):14-15
前不久,一条关于浙江省绍兴市13个权势家庭子女组成“高考加分俱乐部”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分原本是为了教育公平而制定的政策,然而随着五花八门的加分条款的出现,许多人认为加分正在制造出新的不公平。在如此严肃的高考当中,分数上的高人一等难道真的就如此轻而易举吗?究竟还有哪些潜规则正在侵害着高考制度的公平?目前的高考加分制度又到底该不该彻底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