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蒋光宇 《奋斗》2012,(1):63-63
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的著名雕塑家。为了创作大作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谓千辛万苦,竭尽全力。那天已近黎明.罗丹在工作室里终于结束了最后的一刀。他站在雕像四周反复观察.凝神打量:巴尔扎克身着一件宽袖的睡袍,两只手在胸前叠合着……看了一阵子.他喜上心头.不禁自言自语:“这很可能是代表自己创作风格的经典之作啊!”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9)
<正>我和书比较有缘,很小的时候就亲近书,家里因此积累了不少闲书。不过,这些书都是零零散散东一本西一册乱放着,因为家里没有书柜。想要一个书柜,是我那时最高的期望!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爸从外面买了一点木材,与老妈商量决定用这点木材为家里打几件家具。计划打的两三件家具里,原本没有书柜,但是做出了其他家具后,还余一点木料,木匠说够打一件书柜之类的,母亲欣然同意。就这样,仿佛一夜  相似文献   

3.
王文华。台湾著名作家.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问及他为何在不同领域都能取得成功.他说.我做的事,没一件是有把握的……他自述道:  相似文献   

4.
38年了,他断案何止千万件。嫉恶如仇铲不平。热情似火为百姓。只要与破案有关的事有求于他.不论是农民还是特困职工,他都来者不拒。经他认定了的.自然感谢有加:经他否定了的。也是心服口服。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毛头小伙.到全国公安系统文栓专家.他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攀登之路。他就是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16岁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93岁辞世骨灰撒入东海.他的一生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在黄浦江畔,他第一次看到外国海军在中国领海耀武扬威.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黄浦江上,停靠着许多外国的商船、兵舰.五花八门的外国国旗在海风中飘动。”到法国巴黎,他和同学们更看到了令人震动的东西:“巴黎的王宫陈列所.还仍然将我们的戈矛、盔甲呀、烟枪呀、红顶花领(翎)呀、红绿绣鞋呀……一件一件地陈列在那里。  相似文献   

6.
李虹 《党史天地》2010,(1):34-37
李先念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主持和经历了许许多多中外往来事务的活动,期间.有不少国际友人赠送给他一些精心选作、极具象征意义的精美艺术珍品或稀世活物留作纪念。这些珍贵的国礼可谓五彩缤纷、寓意深刻,它们是新中国外交大事的历史物证。有的价值连城.有的礼小情深,是各国民俗风情、艺术风貌的生动体现,件件镌刻着新中国外交的辉煌,件件蕴藏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5,(22):20-21
王瑞生.42岁,中卫市东园乡瑞应村人,生前是宁夏中卫水务部门在当地招聘的美利渠支渠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汉子,在管水员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13个春秋。多年来.家里人已习惯了王瑞生的行色匆匆.为公家事繁忙劳碌的身影;乡亲们也嘉许他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乐于助人的品格。追忆王瑞生短暂的人生.大家眼含悲痛的泪水.往事一件件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熟悉金占林的人都说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真是不简单。然而,更不简单的是他在领导身边工作了近30年,现任吉林市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的他,先后服务于四届区委领导和两届市政府领导,可从来没有利用这个“好条件”,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取半点的“实惠”。走进他的家,简陋朴素:住房面积只有60平方米,而且是个7楼顶层,除了妻子和孩子外,家里还住着岳母和大姨姐。晚上孩子要学习,老人要休息,自己还要“开夜车”赶材料,两居室的房子显得拥挤不堪。屋内没有一件奢侈的家用电器,没有一套上档次的家具,就连一把像样的靠背椅…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0.
贤才有瑕     
新月 《求贤》2011,(11):53-53
南北朝时,北齐有一位宰相名叫祖理,年轻时才思敏捷,文章辞赋远近闻名。一天皇帝一口气向祖瑛说出三十六件事情,现场无纸无笔,他全凭记忆.回家后把三十六件事情无一遗漏写成奏章呈上,皇帝和朝臣都十分赞赏。  相似文献   

11.
桦子 《党员文摘》2008,(9):14-16
从另类学生到商界奇才.从微软之父到世界首富,30多年来,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2008年6月.是他离开微软的时候。在之前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悄悄干着两件事:第一件是为微软寻找可靠的接班人,第二件是去多个陌生的行当学习.为自己退休后的转型铺路。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18):81-83
17年前,20岁的小木匠车建新磨破了嘴皮子才借到姨父准备盖房的600元钱,做起了生平第一笔家具生意;17年后,他的中国红星家具集团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36亿的民营企业集团。在实现第二个十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红星集团的规模超过了2004亿;在全国各地拥有40家连锁大市场。车建新距离他的家具连锁“巨无霸”梦想,似乎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13.
乞者的善举     
南京,江宁区。 5月15日中午12点.一位60多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3个大补丁,背后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烂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相似文献   

14.
刘永辉 《党史博览》2010,(11):21-21
开国上将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逝世。回望他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小插曲。半个世纪前他“题考”周恩来.就是其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陈晋 《红岩春秋》2009,(4):21-28
1973年.刚刚大病一场的毛泽东,已经整整八十岁这年夏天,他还劳费情思地做了一件词墨韵事。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一生的全部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遍。抄完后,他一一核对,对其中的一些词句作些修改。然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  相似文献   

16.
年过半百入党的他,把从牙缝里挤出的10万元.捐绐学校建图书馆;在三个亲生女儿都吵着要饭吃的困难时期,收养孤女供其完成学业;而他自己.10多年来没买一件新衣,一个正月才花1.5元.住在破旧的危房里不肯挪窝……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中的孙猴子,曾干过这样一件事:他跑到阎王殿.把生死簿上猴子们的名字都勾掉了.以为这样猴兄猴弟猴子猴孙们就可以长生不老了。但天兵天将一来,花果山的众猴们还是被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武昌一家家具城附近,一名中年男人在烈日中吃力地蹬着堆满家具的平板三轮车,汗水淋湿了他的衣裳。没人知道,这名中年男子,过去是某市一名国家机关的副局长。  相似文献   

19.
李泉 《先锋队》2010,(12):29-2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找木材准备打家具,可在木料堆里翻来找去,就是不满意。不是这根太弯就是那根太细,不是这根有裂缝就是那根有树结……一位老者见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只要有‘直木匠’,就不怕‘弯木头”’。听了老者的话,年轻人半信半疑,请了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结果,款式新颖别致的家具让他大吃一惊:弯一点的木材做成了弓形椅背,有树结的木料做成了桌椅的腿,连那些三四寸长的小木料都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20.
苑广阔 《求贤》2012,(2):28-28
我的祖母说过:“人们应该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因为这个认知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是我的祖母.而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他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峰终定律”: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就越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