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2002,(3)
会泽这块滇东地区开发开放较早的热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汉、回、彝等1 8种民族在这里休养生息,和睦相处,共同守护和建设着这片美丽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宁蒗纳西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同时包括纳西、普米、傈傈、藏、壮、苗、白、回、汉等十余个民族的多民族的聚居县。居住在这里的各兄弟民族,既具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征,又在经济上互相依靠,文化上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宁蒗纳西族主要分布在永宁、拉伯、红  相似文献   

3.
仡佬族是一个居住比较分散的民族,与汉、彝、苗、布依、壮等民族形成交错杂处的局面。历史上仡佬族曾是我国南方一个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的民族,有本民族共同语言,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只有分布在贵州中西部以及黔、滇、桂毗邻地区的散居仡佬族仍有少量保存母语,其余均已转用汉语。本文对近现代散居地区仡佬族的母语使用状况及其双语制和双语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言关系是我国民族语言学科重要的应用研究课题。作者从我国彝区彝汉双语教育问题入手,对我国彝汉双语教育现状、教育模式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等作了论述和分析。认为彝区彝汉双语教学只要逐步解决和完善教学中母语教学和汉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大纲和教材设计以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语言优势和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我国彝区将能够开创具有彝区特色的彝汉双教育体制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广西聚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始终是一个关系广西乃至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自治区成立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服从大局,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坚持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巩固国…  相似文献   

6.
墨江是多民族杂詹的哈尼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傣、布朗等25个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谱写了墨江团结发展的颂歌。特别是自治县成立30年来,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各民族在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翔实的资料,从西藏人民及其先民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对中国西部畜牧业文明和高原农业文化的开发,对藏汉民族在宗教、建筑、工艺、天文地理及医学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促进等方面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进行了叙述,从而证明了汉、藏等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牟定县位于楚雄州中部,总面积1464平方千米,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1%。有少数民族聚居乡镇2个,有61个少数民族聚居、散居村委会。"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小康路上一起走",这是牟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决胜脱贫攻坚和深入开展"精准脱贫、跨越发展"型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中作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
百越巫文化圈因民族成分众多,成为傩文化遗存最多和最富特色的地区,百越地区经过世代的民族融合,汉、土家、苗、瑶、壮、侗、仡佬、彝等诸民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家庭,当地各民族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在文化上浑成一体。百越各民族傩文化的交融互嵌,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脉络,体现了百越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亲情血脉,成为百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0.
<正>迪庆,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历史上各民族在这里南来北往,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藏、汉、傈僳、纳西、白、彝、苗、回、普米、怒、独龙等11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建州50多年以来,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11.
杨红梅 《今日民族》2009,(12):52-53
保山市昌宁县湾甸傣族乡大城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844户,3497人,是一个汉、傣、彝、白、布朗等多民族的杂居村。多年来,大城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营造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布朗、傈僳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11.2万,占总人口数的50.3%。发展路上,为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南涧县对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实施"整族帮扶整乡推进"行动计划、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彝族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居住在山区贫困程度较深的苗族村落实施整族脱贫工作……民族帮扶政策的暖风吹进南涧的村村寨寨,吹出了一个个民族团结、产业初成、民生改善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统是各民族逐渐融合而共同创造的。郭沫若先生说:"戎人、夷人、羌人、狄人、苗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夷人不仅为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积极的贡献,而且也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流传至今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与汉文古籍一样,同样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彝文古籍采用自成系统的彝文书写,在今天的彝区广泛流传。彝文先民在久远的年代创制的古彝文,汉史志称之为  相似文献   

14.
江迪 《前进论坛》2008,(8):23-25
这是一块古老神这里奇的土地,被贵州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20多个民族,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明朝彝族政治家奢香夫人长眠于此。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全球化和文化多元语境下,利用网络来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也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彝族文化网站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们具有文化的自我表述与展演、边缘族群的自我身份构建、族群文化公共空间的生成等功能,旨在弘扬彝族优秀文化,它们以汉文、彝文或彝汉双语、彝汉英三语为网页制作语言,内容主体涉及到彝族、彝区和彝族文化.彝族文化网站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是,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谁也没有作过,也不可能作过认真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鉴别。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过“五族共和”的口号。所谓五族,就是汉、满、蒙、回、藏。后来,历史书上也只是写着汉、满、蒙、回、藏、苗、瑶、黎等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是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为了确立各个民族在祖国民族大家  相似文献   

17.
百色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世居民族,据2007年统计,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有336.58万,占人口总数的86.71%,他们能歌善舞,勤劳勇敢,创造出光辉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2月6日元宵节,百色举办的民俗文化活动展演上,来自全市12个县(区)的特色表演,让人充分了解和领略了百色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陈世聪 《今日民族》2004,(10):62-63
楚雄州是以彝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自治地方,州境内共有汉、彝、傈僳、苗、回、傣、白、哈尼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808458人,占全州总人口2550304人的31.7%,其中彝族人口653892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5.5%,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8%。全州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和河谷地带,有40个民族聚居乡(含6个民族乡)。多民族的州情特点,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958年4月建立自治州以来,尤其是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年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从彝州民族众多…  相似文献   

19.
哀牢山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思茅地区镇源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乡哀牢山一带,与彝、汉、哈尼族杂居。解放前,哀牢山的拉祜族自称“戈搓”拉祜族,在清代的一些地方志中,拉祜族被称为“果葱”、“苦葱”、“苦宗”和“小古宗”。时至今日,镇源县者东乡的拉祜族仍然自称“戈搓”。由于长期与彝、汉、哈尼等民族杂居,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相互交流,加之地理环境的因素,今天哀牢山的拉祜族在语言、服装、建筑、宗教等方面都极大地受到其它民族的影响,汉化、彝化程度较深,他们几乎丧失了本民族的语言、服饰以及传统的建筑。所…  相似文献   

20.
清代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与汉族移民的进入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探讨清代汉族移民在四川彝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 ,指出汉人在彝区从事的农业、工商业等经济活动 ,加快了彝族社会的发展。汉彝各族在社会经济交流的同时 ,文化上也相互渗透 ,促进了民族间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