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再一次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曲折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原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目前仅存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积从原来占世界1/4下降为1/7,全世界共产党人数减少了3000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辉煌岁月之后,一下子跌入低谷。西方敌对势力断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必将在20世纪灭亡”。一时间“社会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再一次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曲折性。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原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目前仅存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 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积从原来占世界 1/4下降为 1/7,全世界共产党人数减少了 3000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辉煌岁月之后,一下子跌入低谷。西方敌对势力断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 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必将在 20世纪灭亡”。一时间“社…  相似文献   

3.
现在,人类正站在总结20世纪,准备进入21世纪的历史门槛之前。全人类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以至每一个人,都面对着怎样评价20世纪,从中得到什么教益的课题。20世纪是什么世纪?有的资产阶级谋士把它称为“大死亡的世纪”。他们用歪曲历史的手法,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超凡神话”,把社会主义称为“强制的乌托邦”,连两次世界大战也归罪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因此,今天他们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在21世纪的曙光面前,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都会对20世纪社会主义曾经出现的辉煌与遭受的挫折感叹不已,并融入自己深沉的思考:如何认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在80年代遇到的重大挫折?如何从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看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希望?本文作者的思考与发现无疑会对我们认识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曾经引发了一场关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上升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高度。经过两种模式的比较和市场取向改革目标的最终确定,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两种模式之争,以“温州模式”优越于“苏南模式”而终结。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潮起潮落无疑是全世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从20世纪走过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尤为关切的是,20世纪社会主义所应对的三大挑战及其留给新世纪的历史启示。三大挑战第一大挑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的历史虽然事实上已经圆满地回答了这个课题,但是关于它的争论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出现了福利国家危机,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危机,因而,国家主义发展模式由于国家权力过分扩张而遭到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和以市场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前半个世纪,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凯歌猛进的时代,在欧洲、亚洲、拉美一系列国家相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伟大成就。20世纪后半个世纪,社会主义国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失误,甚至发生了历史性的曲折,在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倒退,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暂时的低潮。社会主义在前半个世纪战胜了国际资本主义的武装干涉、军事进攻和包围,以及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而不断发展壮大,为何在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面前,却发生了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倒  相似文献   

9.
陈兆德 《唯实》2003,(8):39-40
社会主义在一系列国家的胜利和在若干国家的失败,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大的事件.20世纪的最后20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景象:一方面是苏联东欧的一批国家(含亚洲的蒙古)政局发生剧变,导致共产党下台、社会主义垮台、国家政权倒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谷;另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呈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喜人局面,中国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对外经济引进,可以用“156、43、78”三个数字作为代表。“156”,是指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简称“156项”;“43”,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预定43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是人们进行理论探讨和政治斗争的焦点;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又成为各种理论和战略相互冲突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东西方政治力量的对比,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  相似文献   

12.
陈兆德 《唯实》2003,(9):39-40
社会主义在一系列国家的胜利和在若干国家的失败,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大的事件.20世纪的最后20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景象:一方面是苏联东欧的一批国家(含亚洲的蒙古)政局发生剧变,导致共产党下台、社会主义垮台、国家政权倒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谷;另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呈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喜人局面,中国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使世人困惑。作为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整整88年。毋庸讳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仍处于低潮。对于这一现象,众说纷纭。但是,我们环顾全球,用冷静而清醒的目光审视世界大势,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非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在逆境中逐步复兴。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有不少人声称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最大的“乌托邦”,而资本主义在…  相似文献   

14.
余玮 《世纪风采》2012,(10):29-32
“五讲四美”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流行语。 这口号一提出来,很快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公认的指导原则。当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参加了这个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利群  高峰 《探索》2005,(6):4-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来过,中央当前重提,是对以往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是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制定的统领“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代表了我国“三农”工作思路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 记者:李院长,您好。近年来,您主持的“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陆续出版,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我们知道,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使世人困惑。那么,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您对社会主义的形势有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引起最多思考和争论的两个概念,两者在现实世界的磨擦碰撞,不仅决定着它们自身的发展,也成为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历史命运的重要参数。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社会主义曾经作出积极的历史回应并取得一定成果。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废墟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误;经历了自身“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遇到了  相似文献   

19.
怎样评价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人认为,20世纪是“共产主义试验与失败的世纪”,是“历史的误会”,“走入了歧途”等等。这些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对历史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社会主义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在过去的20世纪,社会主义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在新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在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它也必将成为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未来、怎样迎接挑战,是每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关心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