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当前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民主与科学杂志社近日在京举办“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专题研讨会,来自科学界和社科人文界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存在哪些问题.科学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应起到什么作用,如何促进科学精神与入文精神相互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讨。本刊将分两期刊登与会学者的发言摘要与文章,希望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是很重要的话题,与此相应,“将人文精神注入我们的科学”也是很重要的话题。因为目前我们的文化中确实需要更多的科学精神,而目前我们的科学中也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 们常常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称为科技时代 ,这表明科学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然而 ,这并不能说明公众已经对科学有了全面准确的理解。相反 ,一般的社会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仅仅是因使用大量技术产品而产生的零星感受 ,其中 ,最常见的误解是将科学等同于科学的实际应用。其实 ,科学博大精深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我们应该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各个层面剖析科学的内涵 ,以便对科学形成一个更全面的理解。科学的首要旨趣是由对自然的惊诧而产生的一种抑制不住的探索动机 ,科学活动的最直接成果就是有关自然过程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科学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科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 ,科学精神的缺乏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现象的历史文化原因、认识论原因、教育原因和政治原因。指出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人的精神的现代化 ,科学精神的缺乏已经成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迈向现代化的羁绊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大力倡导科学 ,而且要努力培养适合科学生长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陈理宣  黄英杰 《求索》2013,(12):95-98,191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论述科学活动的审美精神.但是马克思却给我们提供了分析和研究这一人类重要审美精神活动的方法论和价值指向。借用马克思关于审美直观之掌握世界的方式和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视角来分析科学活动中的审美现象,不仅可以解释当前关学理论界与科学界关于科学审美的争论,揭示科学活动中审美精神的本质.加深我们对科学活动及其理论的理性认识,即科学活动的审美本性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袁征和确证,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主体自觉审美追求的结果,科学与审美的统一形成了科学家独特的精神境界。而且它还有利于我们自觉地倡导科学研究中的审美精神,以排除科学研究中极端的功利主义和异化现象,为科学地繁荣和创新注入持久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从上到下出现了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一种信仰的缺失和思想的空虚,思想没有寄托没有依托。这是因为现在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最大的转型期。问题如何破解?前几年,我们讲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实际上我们做的大量工作主要是灌输科学知识,以为这就是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实际上这是两回事。前些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但是真正着力的不是科学思想和科学理性,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就在思考把科学精神的内涵具体归纳出来,让我们能记住它,理解它、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迷信、伪科学的严重猖獗,甚至出现了对社会危害极大的“法轮功”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的科学精神状况的普遍关注。许多人认为,这些邪恶东西的沉渣泛起,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科学精神的失落。我以为,这种观点是深刻的,但不严密。因为所谓失落,是指已有的东西的丧失。问题在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缺少科学精神,而自近代以来,我们虽然对西方科学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我们所重视的却只是其表层价值,即科学的知识与技术的功利价值,  相似文献   

9.
发展与执政,是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应该属于老课题。但在前面冠以“科学”二字,就极具针对性,富有时代感。有的同志认为,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执政,从语法上讲是偏正结构、重点在后,所以还是要紧盯着发展与执政。这样解读和把握,当然有道理。但细细想来,我们在领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执政时,包括在全部工作中,恐怕得在科学上更多地下些功夫。其实,我们的老祖宗与科学早有不解之缘。他们推崇一切科学进步,探究多项科学领域;他们创立了伟大的科学成果,并把科学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马克思始终…  相似文献   

10.
建议把会议主题“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中的“精神”二字去掉,“注”改为“融”字(“精神”一词让人担心要把我们的文化彻底改变,“注”有强制、单向的感觉,二者恐怕均不太符合当前科学普及的发展趋势),叫“将科学融入我们的文化”就显得不那么过于强势.  相似文献   

11.
从多视角看科学,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本质,也有助于弄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科学具有客观性、理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逻辑完备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与伪科学在原则上是对立的。科学普及不够、权威效应作用、科学精神迷失、两种文化分裂、相关制度不健全等,是伪科学流行的认识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8,(18):11-11
“当前,我区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刘,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时提出的“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判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实现加快我区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让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这个题目实际蕴含了两个大的前提:首先,它假定科学精神是一种人类的普适价值;其次,它认为在今天中国文化需要用科学精神进行一番改造。对这两个前提我都是认同的。下面就这两个前提中更为丰富的内涵展开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谈起科学精神,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探索精神,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实证精神,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怀疑精神,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郭正伟 《今日浙江》2009,(18):50-51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指导维稳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维稳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维稳工作,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维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维稳理念,牢固确立和落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维稳理念,以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推进维稳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界 ,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都知道 ,自然科学之所以能在短短几百年时间里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学科门类齐全 ,而且各学科间可以相互贯通 ,可以相互佐证的严密严谨的庞大科学体系 ,其最主要、最有效的鉴真识伪的思想武器就是科学共同体始终坚守不渝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而从另一方面说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大凡出现了大弯路、大误区的时候 ,也大都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果。这两个判断 ,实际上已被大量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反反复复一再证明了。在我看来 ,这也正是我们要探…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民主是一对伴生儿,科学创新需要民主的学风,民主治学又是科学原创的催化剂,二者不可分离,早在近代科学伊始的萌芽期17世纪初,它的启蒙者和实验哲学的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就说过:“自然哲学的最大奥秘就是人们的激情在一班人而不是在孤独之中出现,只有这样才可能升华到较高的程度。继而,当我们看到其他许多人比孤独时要活跃得多耐,、我们会感到悲伤、畏惧、喜悦、热爱、羡慕。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是现代科学的灵魂 ,是冲破各种现代迷信和愚昧藩篱 ,反对伪科学、促进科技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的科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瑰宝和精华。邓小平的科学精神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精神的统一 ;坚定的人民价值立场与尊重科学精神的统一 ;坚持科学真理与开拓创新精神的统一 ;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与勇于实践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和概括“五四”精神?见仁见智,歧义颇多。笔者以为,就时代特质而言,“五四”精神应是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爱国精神三者的统一体。科学精神实质上就是“五四”先驱们大力倡导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引导国人破除封建迷信和蒙昧主义,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民主精神即是理性地认识社会和认识人自身的体现,号召国人反对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20.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歪理邪说的理论内核是假科学真迷信,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科学是迷信也是李洪志歪理邪说的天敌与克星。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去揭批“法轮功”,才能彻底批倒李洪志的歪理邪说。用科学战胜迷信,是强国之本,必须长期坚持,狠抓不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