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二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阅读资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科学地处理阅读资料,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较强的辅助功能。巧妙而有效地运用阅读资料,常常是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为此,我在实践中总结了几种不尽成熟的做法。一、春雨助播古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有些阅读资料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思想铺垫,适时地安排学生预习阅读资料,有针对性地编排思考题,可谓课堂教学中的及时雨。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比常规性地直接阅读教学内容要强得多。在预习阅读资料时,要求学生手脑并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已成为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预习、共学、练习”三段教学法,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达到逐步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社会发展简史》教学,谈谈我对“三段法”教学设计的点滴体会。一、预习思考题的设计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教材,初步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观点、  相似文献   

3.
“学导式”教学形式是在自学辅导和启发式教学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学入手,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它一般有如下的教学特点: 一、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把学习和质疑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把重点、难点设计成几个思考题,上课之始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完成,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教材,从而借助思考题领悟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掌握教材内容。如在讲授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时,我打破教材内容顺序布置了以下  相似文献   

4.
一、阅读与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现在的学生缺少的正是提出问题的意识。而提出问题恰恰是创新的基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可以在进行每一堂课时,先让学生自学,布置适当的思考题;或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阅读教材、发现问题。读的本身就是感悟、理解、消化。阅读能力是学习、研究的先决条件和必备条件。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思考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对基本概念、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在思考的基础上质疑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再…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家关心探讨的问题之一。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从阅读、理解、思考、分析、概括、总结、记忆和运用等综合表现出来的。为了培养学生这种能力,自一九八三年起,我在初中年级的教学中,从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实验。一、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我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结构即:提出目标,引导自学(教师提出思考题及要求等具体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导自学,解答疑难(提示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作个别辅导,解答疑难问题)——辅以图表,精讲点串(教师针对重要原理以及学生无力弄清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出示基础知识图表,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挖掘教材  相似文献   

6.
导明准清活     
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在“导、明、准、清、活”上下功夫。1.学生读书要“导”。教师要指导学生会读、善读。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一是注意引导学生读书的方式,或提纲式、或问答式、或列表式等等;二是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注意指导阅读的步骤,以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以及粗读(通览全局)→细读(分清层次)→精读(抓住重点)→通读(回味归结)。2.教学重声、要“明”。要注意在备课时抓准重点,在预习上让学生初步认识重点,在授课中突…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组织好学生预习?预习有哪些好处?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出好预习思考题要求学生预习不是让学生自发地预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预习思考题进行预习。因此,出不出预习思考题,预习思考题出得好不好,是学生能否提高预习效果的关键、目前,不少学生存在着轻视政治课学习的偏见,只是迫于考试和升学的需要,在考试前搞  相似文献   

8.
<正>“延伸阅读”栏目内容丰富,包含各种典型案例、党的方针政策等等,涵盖了大量信息,可读性很强,吸引力很大。教师要掌握高中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科素养,用好“延伸阅读”栏目,使课堂学习成为高中生自主交流互动的平台、共同成长的乐园、多方面展示的舞台,从而全方位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步。1.融合衔接定议题,提高学生参与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以下简称《读本》)中的“延伸阅读”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全面统筹思政学科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衔接,设计富有情境化的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系列化议题设计过程中,将《读本》内容与统编教材相融合,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延伸阅读”栏目素材深化议题的设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课本作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懂得概念与原理之间关系,了解课文内在逻辑联系,不仅加强了双基教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这样,可以克服在政治课本的使用上“划重点,背条条”的弊病。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政治课文呢? (1) 发“课前预习表”。表上印有“阅读课题”,“阅读页数”,“列出本节提纲”,“提出不懂问题”等。调查一个班级就可知学生中的问题。在教新课前,先收“预习表”,进行汇总、归纳。然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解决问题。这样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阅读兴趣,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方能产生兴趣并形成习惯。我在两年来的教学中,尝试着采用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导入新课,弓l人入胜。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想知道”的心情,在课始的导语中,就要精心设计出能吊起学生“胃口’地悬念来,以激发其阅读欲望,这样去阅读兴趣就是显得较为浓厚了。如在学习初二教材中“资本家是怎样发财致富的”这一内容时.在导语中我先引用了一个故事,讲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弱,宴会上,一个胖富翁讥笑他:“…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举例教学(略)二、案例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略)三、教师要有民主开放意识,要善待教学活动中的意外,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马克思曾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教师要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要求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在案例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出人意料,会遇到一些“意外”。对待“意外”,教师要做到“三不”,即“一不急于表态”。教师要鼓…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我在《法律常识》课中讲到,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要受处罚的,突然,一个学生十分义愤地提出:“学校里泥工打学生为什么没有受到处罚?”我通过课堂调查了解到该班一位学生与在本校施工的一位泥工为了争夺篮球被打了两拳,牙齿和胸部轻微受伤。我当即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两道思考题: (1)违犯《治安管理条例》的处罚分为几种?由什么机关来执行?怎样的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怎样的必须从重或加重处罚? (2)对本班同学被打这件事应怎样处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并分组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愿学、会学到优学,是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激发阅读动机  学习动机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学习目的、好奇心理、兴趣爱好、欲望要求、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都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恩格斯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阅读动机是推动学生自学的动力,学生有无学习动机是能否自学的分水岭。为此,我从阅读动机入手。我的做法是:  正面启发引导,明确学习…  相似文献   

14.
形势课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不记分也不考试。没有考试分数的指挥棒,怎样使学生喜欢学呢?我除了抓住一切讲课机会来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外,更多的是在教会学生思考上下功夫,采用多种形式综合教学,让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得。如学习“上海市普及义务教育条例”这三节课。第一教时,先由学生带着老师出的思考题自学“条例”、“刘副市长说明”、“图解”等27页教材,在自学中。边找答案,边提出自己的问题。第二教时,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通过读议,了解义务教育的概念、目的、意义、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普  相似文献   

15.
钱晨辰 《前沿》2001,(8):54-58
怎样把新闻写得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一直是新闻工作者着力探讨的问题。可读性是新闻的重要属性之一。它指的是新闻便于阅读和吸引读者 (听众、观众 )的特性。国外新闻学者把可读性的含义概括为使读者“读得快”、“喜欢读”、“记得牢”。我国的新闻学者认为 ,新闻的可读性 (可听性、可视性 )是指新闻吸引人阅读的能力 ,或者是适于读者 (听众、观众 )阅读的程度。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一般可读性较强 ,但写作技巧的发挥也能增加新闻的可读性。新闻的可读性 ,虽说是一个理论问题 ,但它更多的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要想作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预习与讲授     
第一,印发“课前预习表”。表上印有“阅读课题”“阅读内容”‘预习提纲”‘领习指导”“提出不懂问题”“找出重点、难点”等项目,要求学生有目的的预习。第二,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做到眼、脑、手并用,读、思、记结合,精读和细读结合。阅读课文要积极思考问题,做好预习笔记,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求得解决。预习中的粗读,就是初步了解课本所讲的主要内容:细读,就是要根据“预习表”上的预习提纲和预习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现代化”是时代的强音,而社会的现代化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为此,在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将“竞争”机制引进教学活动中去,对于增强学生素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具体做法是: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完成后,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设置讨论课。将教材、学生思想和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拟定若干个有启发性且有一定难易坡度的思考题供学生选…  相似文献   

18.
课本中的插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是为讲明一定教学内容,为一定教学目的服务的,如果充分地、恰当地使用插图,就可以引起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使用插图,对此,我在《社会发展简史》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以启发学生自学课文。学生自学课文是根据教师拟订的阅读(或思考)提纲自学教科书,通过独立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思考领会其内容。在此使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如在讲“人类起源”的问题时,针对“神创论”、“上帝造人说”的错误观点,安排学生重点自学达尔文提出的“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论断,比较现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然而,目前专科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如应试教学和重精读轻泛读等.一定要转变这种局面,改进教学,全面贯彻《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把启发的重点放在求异上我们注重启发式教学,但应把重点放在求异思维_匕。学习需要创造性,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就是寻找一题多解,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与理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二、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质疑上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要比光听教师讲述在记忆上的效果高得多,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必须善于质疑。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