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之一,特别是其中的“水月”意象——由于其中“水”、“月”相得彰益的视觉特点迎合了我国古代文学推崇的阴柔、含蓄的审美观,形成了“水月”意象的基础原因。因此,在唐诗中诗人常常借助“水月”这一复合意象抒发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由于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相同的爱国之心,以屈原的后裔自居的屈大均,在诗歌创作中明显受到屈原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香草”意象、斗争精神的意象和飘渺的“仙气”意象三个方面。研究屈原对屈大均的影响,对于充分认识屈大均及其诗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诗鬼与山鬼     
李贺的歌诗与屈原《楚辞》在艺术上颇多相似之处。本文从诗的题材、诗境、比兴手法和风调四个方面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各自的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贺诗歌注重主观表现 ,这种审美特征表现在诗歌中 ,不仅使其诗歌意象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与幻想 ,而且色彩丽 ,具有深层的象征意蕴 ;同时李贺善于捕捉瞬间感受 ,运用通感创造意象 ,从而表达出他对艺术形象的特殊感受和对生活的独到体验。由于李贺注重内心的情感与逻辑 ,还使他的诗歌意象呈现出很大的跳跃性。这一切 ,形成了李贺诗歌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使之成为唐诗园地中一株引人注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意象奇特,色彩瑰丽,韵调冷峻,骨力劲拔,包含了一种鲜明的时空观念。他诗中表现出的时间观念主要是指时间流逝的无限性和时间流逝节拍的非等速性及空间的层层相叠、圆融回转,正是这一时空观念形成了李贺诗歌绮丽凄艳、神奇怪异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戚建常  卢克叶 《工会论坛》2002,8(4):107-107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 ,也是楚辞的最重要作家。他的作品 ,在内容上深刻反映了楚国社会的现实矛盾、时代要求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艺术上 ,屈原的作品取得很高的成就 ,不仅开创了我国抒情诗真正光辉的起点 ,而且还为我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影响十分深远。屈原的艺术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 ,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产生的现实主义以后 ,与之相辅相成的又一伟大艺术传统。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 ,存在于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  相似文献   

7.
寒山的诗中有很多以月为对象的描写,但有两类"月"意象值得我们注意,一种是"孤月",另一种是"水月",这两类"月"意象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禅宗思想。写"孤月"其实是自身的情感和内心的孤独感受;写"水月"则是寒山参水月来悟禅的表现,达到"心月合一"的禅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女黑奴塞丝因杀死自己的女婴而遭其冤魂终日纠缠的故事。《宠儿》是一部阴森忧郁的小说,其中遍布令人压抑的意象,以至于有人认为它"就是一系列构成情节的象征"。这些意象有的是明显的象征,有的则是微妙的比喻和暗示:塞丝被掠夺的乳汁揭露着奴隶制度的灭绝人性;塞丝背上的树形伤疤暗示着奴隶制度对塞丝情感的摧残;贝比对色彩的浓厚兴趣说明她的身心完全解放;而塞丝对色彩的麻木是因为她还没能摆脱过去的阴霾;宠儿的怨毒时刻提醒着塞丝的罪过;甚至像124和28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也能激发读者的深思。就是这些意象使《宠儿》成为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9.
在屈原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宇宙、神、人、我"历史流程中形成的四大文学主题,它是一种共存状态的整体之美,这是其他文学家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这四大主题同流并进,不可避免地渗透与融合,但总体是以某一种为主其他为辅。而屈原作品汇聚这四大主题在诗史上已成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意象与语言     
本文从语言的另一重要特征意象性出发,探讨了意象与语言在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方面的关系,从而指出意象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对语言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注重意象的选择,追求作品的诗作社果,是张秀亚散文特色之一。其散文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哲理与诗情的本例;(2)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3)富于节奏和音韵美的语言;(4)以色彩作渲染。  相似文献   

12.
诗歌意象的组合是诗歌话语的组织,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对意象跳跃的成因、定义、存在基础及功能进行分析.以李白诗歌中意象跳跃为例,话语的语用含义是其存在的基础,能够起到丰富话语意义的作用.意象跳跃的大量出现以及用来构成跳跃的意象,使李白诗歌形成了意蕴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自我意象就是个体对"我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事"的评价和认知。一个人的童年早期经验、经历、自尊程度、他人投射、重要生活事件、生活环境等对自我意象的形成和塑造有密不可分的影响。而自我意象决定着个体只会表现出与这个认知高度吻合的思维方式、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等,可被视为一个自动化的系统。在系列犯罪案件中,作案人的犯罪心理常表现出思维定势,其行为特征表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对作案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的选择是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将自我意象引入至系列犯罪行为的分析中,并通过国内外两则系列谋杀犯罪案件,呈现出对犯罪行为分析的另一类崭新视角——即从个体早年就业已产生的自我意象角度研究系列犯罪行为,辅助执法人员梳理犯罪动机。  相似文献   

14.
自我意象就是个体对“我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事”的评价和认知。一个人的童年早期经验、经历、自尊程度、他人投射、重要生活事件、生活环境等对自我意象的形成和塑造有密不可分的影响。而自我意象决定着个体只会表现出与这个认知高度吻合的思维方式、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等,可被视为一个自动化的系统。在系列犯罪案件中,作案人的犯罪心理常表现出思维定势,其行为特征表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对作案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的选择是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将自我意象引入至系列犯罪行为的分析中,并通过国内外两则系列谋杀犯罪案件,呈现出对犯罪行为分析的另一类崭新视角——即从个体早年就业已产生的自我意象角度研究系列犯罪行为,辅助执法人员梳理犯罪动机。  相似文献   

15.
意象对话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的一种新的中国本土化的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该技术以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心理咨询与治疗师通过意象对话,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并通过修改来访者的意象达到改变来访者心理状态的目的。本文通过介绍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基础及操作过程,以及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以其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将月意象与水意象相结合,这是因为月与水两个意象都具有相似的象征性和哲理性。水月结合可以写出更加美妙传神的自然景象,可以抒发绵长悠远的情思,也可以表达深遂的理性思想。水月共咏之中消解了水的不羁与豪放,营造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优美审美意境。同时,水月意象的结合使得咏月诗歌中景象更加阔大,写出单纯一轮明月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7.
文学源头《诗经》婚恋诗歌“水”意象大量存在,并与女性、婚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婚恋诗以其特有的魅力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生命力,它开创了诗歌歌颂情爱的先河。今天对水意象参与情爱诗的表现类型、生成原由及水意象的原型意蕴等方面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文化心象理论"来诠释毛泽东诗词中的水意象,通过对二个英译本的比较,讨论水意象能否被完整对译的问题,认为毛泽东诗词中丰富的水意象还有待在进一步的文化交流中得到更完整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域文化首先可以分为南北两大体系,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文化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方文化。南北两大地域文化体系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原因,无论在文化心理、学术流派还是在风俗民情、语言时尚、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说儒家的孔、孟代表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而尚虚无、好玄想的老、庄、屈原则是长江流域文化的代表。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如此,较多体现儒家正统严谨观念、行为方式的《诗经》在黄河流域影响颇深,而较多反映道家异端的《楚辞》,则在长江流域流传深广。《诗经》和《楚辞》在文风创作上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到了宋代,"扇"意象成为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无论通过"扇"为女性代言,还是借女性"团扇"之悲写不遇之情,还是直言"扇"写词人自己的惜别、怀旧或是寄寓之情,总笼罩着一层颇为感伤的情感色彩.这与"扇"意象本身的文化积淀及宋词总体的情感基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扇"意象在宋词中得到更深更远的发展,充满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