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性质和特征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模式指明了方向。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效地实现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不但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需要,而且是确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新框架必须明确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要破除过去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一些错误认识,弄清几个基本观点:要扭转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本主义的传统看法,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要纠正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明确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善于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要改变国家宏观管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的作法,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形式应当是国家宏观的间接控制,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相似文献   

3.
一、国家调节市场的内容与对策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这里所说的“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当然不是市场中某种商品的供求关系,而是指调节社会总的供求关系。所以国家调节市场的第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它相适应的、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它的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维护新经济体制运行的新秩序。这种秩序是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则的总和。从宏观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活本身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运行机制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入探讨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只能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产生的必然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经济运行其实就是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不断重复,简单点说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运行。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产品经济,也不是自然经济,而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  相似文献   

6.
目前,理论界对市场在“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分歧较大,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市场处于新运行机制的中心地位在“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中,市场处于什么地位?不少同志认为,市场处于中介地位,是联结国家和企业的中介。的确,市场是联结国家和企业的中介。但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又面临商品经济不发达和旧体制影响较深的严重困难和阻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切实换好脑筋,强化市场观念。首先,必须强化市场第一观念。新旧体制转换的实质,是要把以行政计划指令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转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上来,使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调节机制,使资源配置权,从行政机关和官员手里转到市场。为此,就要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漫长过程:从改革之初反思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提出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到十二大提出"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三大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精辟阐述,到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又经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等几次重要会议的积累,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实现突破,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认真总结这一认识历程,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即法律,指令即规则,服从行政指令即是秩序。而在一般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平等竞争被视为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准则和市场规则。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要求按照生产力标准建立一种“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运行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按照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要求对价格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根本无法结合,否则就会出“交通事故” 这里讲的计划体制自然是指指令性的计划体制,这样的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作为两种根本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不能兼容的。过去我们总想设计一种体制,能够把指令性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于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式,如“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就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大市场必须是统一的。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从市场的范围看,既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中,既包括消费资料市场,也包括生产资料市场。从市场体系组成的内容看,既包括市场建设,还包括围绕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辅之的必要条件。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唯实》1993,(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劳动部门来说,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更新计划观念,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破除单纯依靠计划指标控制和统包统配的旧观念,树立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劳动力的流动主要由劳务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新机制;破除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政企不分的旧观念,树立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是用人和分配的主体的新体制。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企业自主用人,国家宏观调控,多种形式并存,全员劳动合同”的劳动制度和“企业自主分配,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制度,以及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合理负担,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首次把形成市场体系列入“七五”时期企业、市场和宏观三项主要改革任务之中。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的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环境正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动。中国企业面临着体制转换与结构转换的双重使命。企业的体制转换、结构转换与市场相辅相成,互联互动。理论结合实际地论析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是理论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市场而不是企业。其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及其经营活动是由市场支配的。市场检验企业的产出,企业必须对市场趋势作出反应,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这一作用的成立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假定,即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这一假定下,所有的企…  相似文献   

16.
三、以“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改革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1987年10月——1988年9日) 十二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7次全会和1次全国代表大会,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于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既是对几年经济改革的科学总结,又指出了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十三大报告概括这一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问题的创新与深化有如下几点: 1、改革是一场革命。报告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9年改革,“许多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体制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奠定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7.
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方式,发展农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首先要研究如何在家庭经营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间建立起合理的有效的协调机制。本文便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探讨家庭经营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间协调机制的本质要求,分析当前单纯的国家宏观协调机制和单纯的市场协调机制的局限性,提出“协调机制”的另一种选择——国家引导市场,市场调节家庭经营的三联协调机制。一、“协调机制”的本质要求如果不是只从理论抽象的角度出发,而  相似文献   

18.
加快县属工业企业发展,必须有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好的企业机制。企业机制,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概言之,它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机制。体制决定机制,而机制决定企业的活力,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国家统一计划下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正在促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生产的发展。就大多数企业来说,无论从事生产、经营、决策活动,都认识到要立足于市场顾客(个人和集体)的需要,才能通过计划经济把生产和消费结合起来,并获得较多的盈利。因此,在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以来,使得企业已经建立起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企业的计划和决策,应以市场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实行“以需定产”;第二、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应以取得长期的最佳利润为目的。因而有效的克服了以往“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粮食价格是制定农产品价格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整个市场物价。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是深化粮食价格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对粮食购销价格体制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基本确立粮价体制的目标模式,即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和消费”的目标,建立了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价格管理体制的调控机制。一、关于粮食价格改革的模式在粮食购销价格的形成上,世界各国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种模式,一是单纯的计划价格体制,这是我国过去40多年来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