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国际社会的无序性特征日益严重,如何实现新形势下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十分重要与现实的问题,而美国的单极力量日益突出,并奉行进攻性的外交战略,不但无助于国际社会的和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美国宪法体现了一般性的宪法原理,但在具体制度和宪法文化上也呈现出了极强的独特性.本文借助宪法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和法律的整体视角,勾勒出美国独特宪法文化的外在形态和意义结构.美国成文宪法的至上性、司法审查的重要性以及本土规范的至上性三大特点,源于美国革命所开创的独特历史经历和政治想象.美国民众对于宪法的崇拜因其是美国革命的产物,对于法院和司法审查的信仰因其是弥合代际断裂、构建民族历史共同体的重要机构和机制,对于本民族规范的推崇因其是美国独特历史的产物,而非普遍理性的推论.因而,深入地理解美国宪法不仅仅需要研究《美国宪法》的文本,也不仅仅要求细致地分析最高法院的具体案件的判词,且要深入地理解美国宪法的历史语境,把握支撑其实践运作的潜在逻辑与信仰结构.  相似文献   

3.
美国法律文化对英国法律文化进行了继承,但不是全盘移植,这是一种有选择的继承,而之所以最终选择了英国式的法律,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并且其继承的方面也是众多的。美国法律文化不仅仅是接受了英国法律文化之后就一成不变的,尽管和英国有很多相似,同样也存在很多的不同。美国人是看到了这一点的,所以,对待英国法律他们并非是全盘移植,是在有选择的继承之后,又加以改造才形成自己的特色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律文化的自由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哲学家托克维尔和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相继考察了美国法律文化,描述了自由的特色及其突出地位.在美国法律文化中,自由经历了重要的转变,从放任的自由转向调控的自由,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看,这两种自由都有局限,更需要的在于公民的积极自由.在权威与自由的关系上,美国通过宪政机制防止政治权威滥用权力,并尝试通过大众文化消解政治权威,但根本措施在于公民积极行使公共自主权,主动参与政治和社会治理.当代美国的法律数量不断增加,调控的领域也不断扩大,这在限制个人自由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自由的保护,但要使法律与自由相容并真正成为保护自由的有效武器,必须实现公民自我立法,只有公民既是守法者又是立法者时,法律的发展才会与自由的扩大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5.
解读美国的政治文化与对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要准确地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及走向就必须了解美国国内的政治文化背景和基础,这样,就不难理解美国在当今世界推行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 ,言论出版自由是指言论出版之前不受任何约束和事后严格处罚 ,但事后处罚、如何处罚 ,不只是依据法律 ,也要看事实而定 ,美国把言论出版自由权看作是独立于三权之外、凌驾于三权之上的“第四权” ,让其发挥其监督的作用 ,这一点对美国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正> 一、研究队伍 战后美国法学界的中国法研究与其它汉学领域一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里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五十年代,由于麦卡锡主义的流行以及冷战造成的后果,中国法研究在美国几乎成为无人问津的领域。六十年代初期,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组织及一些高等院校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等开始提供一笔资金培养战后第一批中国法研究人材。 战后第一代中国法学者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极大。其中堪为人道者殆有五位,即:柯恩(Jerome A.Co-hen)、李浩(Victor H、li)、拉伯曼(stanley Lubman)、爱德华(R.Randle Edwards)、琼斯(William C.Jones)。  相似文献   

8.
“9&#183;11”事件后,各国加强了空中与地面的警戒力度,恐怖组织随后从海洋进行恐怖袭击。美国政府为了应对这一新形势,于2002年1月宣布实行“集装箱安全倡议(CSI)计划”。该计划是美国政府实施的一项反恐措施,同时也是一项单边措施。这项措施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多边化的效果,使关国的国内立法产生了域外效力。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后,各国加强了空中与地面的警戒力度,恐怖组织随后从海洋进行恐怖袭击。美国政府为了应对这一新形势,于2002年1月宣布实行"集装箱安全倡议(CSI)计划"。该计划是美国政府实施的一项反恐措施,同时也是一项单边措施。这项措施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多边化的效果,使美国的国内立法产生了域外效力。  相似文献   

10.
<正> 近二十年来,"法律文化"这一概念已为众多美国学者所使用。它似乎是从政治学家那里借来的,后者自1956年以来就一直使用"政治文化"一  相似文献   

11.
高军东 《法制与社会》2010,(8):13-14,39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使我们认识到了宪法文化在美国宪政中的作用。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不仅有“性恶论”、“有限理性”思维、自然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更是“地理屏蔽”、市场经济、多元利益集团等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美国在200多年的宪政历程中形成了以权力制衡、程序优先、私权神圣为内容,以宪法崇拜为核心精神的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杨卓明 《知识产权》2006,16(3):83-85
国际金融的扩张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金融全球化毕竟是一把利益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伴随金融开放的金融霸权便是这样一种显著的风险.#目前,美国的金融霸权正以更为多样和隐蔽的形式实现着其霸权的目的,设置金融专利壁垒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金融专利壁垒这一美国金融霸权新形式予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刘亚斌 《金陵法律评论》2006,(1):115-120,137
“文化霸权”成为1990年代以来人们谈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关系时所使用的关键词之一,开创了在中国文论语境下的“理论旅行”。它从思维模式的“二元对立”、话语领域的西方霸权、民族情结的强烈诉求与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高扬等四个方面展开其话语实践。在其话语实践中,重新陷入了“文革话语”的历史圈套,遮蔽了我国文论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对西方进行想象化的本质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异化塑形,彰显出本土权力的运作机制。我国文论应该在世界文论体系的观照下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为世界文论的发展做出特有的贡献,促进文论知识科学有序增长。  相似文献   

14.
唐世月 《时代法学》2007,5(5):95-101
美国最高法院在1972年曾经宣布暂停死刑执行,但是在1976年又恢复了死刑的执行,目前美国是唯一仍然保留并适用死刑的所谓西方文明国家。美国联邦系统和38个州的刑法都规定了死刑,可以适用死刑的罪行还比较多,但是罪名相对比较集中;死刑诉讼程序严格且复杂;相对于美国庞大的犯罪数字,尤其是暴力犯罪而言,其死刑判决和实际执行死刑数量仍属较低;美国死刑执行方式呈现为以注射方式为主多种执行方法并存的特点。美国死刑程序复杂但是死刑错判率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民族主义和一般的民族主义一样,也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但美国的民族主义有其独特性;在当今,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民族主义走上了极端,演变为"美国至上主义",这给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就美国民族主义的特点,以及美国民族主义走向极端的原因,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国的没落,中国经历了一场精神和文化上的洗礼。伴随着战争和屈辱,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掉的沉痛历史。浅析西方大国近代以来对中国的文化扩张和文化侵略的途径和方式,引起对文化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从法律发展史的角度,犯罪心理概念在英美法系的发展可以初步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发展与成熟代表了普通法发展和现代化的过程。同时,犯罪心理概念的主导地位的确立直接导致了英美法系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形成。当代美国刑法学界对其进行了合理的改造,改造的结果使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美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更现实,并且致力于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因此,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英美法系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余平在2005年5月20日《世界新闻报》上撰文说,美国的法律文化传统有许多不同于中国之处:1.捡到钱包必须收酬金。前不久,我去了一趟美国。有一天,我在美国的一条商业街上捡了个皮夹。打开一看,里面大约有1000美元,还有一张IC卡。我把皮夹交到一家失物招领中心。大约过了一周,一个美国小伙子敲开了我的门,说他是那个皮夹的失主,从失物招领中心的网站上知道了自己失物的下落,特地来拜访我。他一再向我表示感谢,接着便拿出100美元要给我。我再三推辞。可他却很着急地说,“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我,收下这100美元。”说着他拿出一张电脑打印好的单子说:“您收了酬金,在上面签了名,我才能从失物招领中心取走我丢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杨显滨 《河北法学》2013,(2):134-139
法律文化是一种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对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意义重大,即法律文化对人具有重要价值。受古代"和为贵"的法律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法律文化历来奉行息事宁人的无讼价值取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应当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把公平正义作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价值的应然归属,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典型美国人》把儒家的人伦和个人主义看作是中国传统化和美国主流化的一对基本差异,并以此结构全篇,通过讲述华人移民张意峰及其家人由于语境的变化而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发生的改变及其后果,批判了“熔炉”模式下“典型美国人”的定义,提倡“美国色拉碗”式的多元化,主张华人移民在建构化身份的过程中,应该对东西化进行鉴别吸收,融合贯通两种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