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电子政务系统通信和系统基础设施提供服务,它是保障各级政府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平台。统一、安全的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支撑体系,它围绕着一站式服务框架将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民政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面临的难点,提出构建以“统一网络系统、统一数据中心、统一业务支撑平台、统一民政业务综合办公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在此基础上整合已有的民政业务系统,并规划建设新的民政业务系统,从而实现统一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省级民政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民政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面临的难点,提出构建以"统一网络系统、统一数据中心、统一业务支撑平台、统一民政业务综合办公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在此基础上整合已有的民政业务系统,并规划建设新的民政业务系统,从而实现统一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是涉及到信息技术和公共管理的综合性系统科学和工程,其中,电子政务应用模型是整个系统的关键,也是电子政务综合效率的具体体现。本文在分析了电子政务内涵和业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的电子政务内网框架及在此基础上创建的电子政务内网核心平台系统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困难、业务协同困难、系统安全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该平台系统具有统一性、集成性和整合性等特点;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构件化技术的运用,使该系统具有了易扩展、易实施的特点。该平台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到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电子政务发展,统筹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安全监管和经费保障,确保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在统一标准下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安全,满足政务工作需求,提高行政效能,省政府决定成立辽宁省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统筹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包括网络建设、平台建  相似文献   

7.
陈图锐 《电子政务》2007,(12):71-73
电子政务信息融合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建设电子政务信息融合网络平台,要统一规划、融合网络平台;要建设业务系统共享网络平台,以达到网络资源共享;要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相似文献   

8.
秦军 《电子政务》2008,(3):168-169
通过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政府应急信息系统的阐述,提出了通过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山西省政府应急信息系统,及编制应急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建立依托政务外网的应急门户网站、建设应急信息共享交换服务平台、建立应急信息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等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秦军 《电子政务》2008,(4):168-169
通过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政府应急信息系统的阐述,提出了通过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山西省政府应急信息系统,及编制应急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建立依托政务外网的应急门户网站、建设应急信息共享交换服务平台、建立应急信息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等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昕 《电子政务》2006,(7):22-23
快速搭建安全的电子政务系统是目前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域里面的一个难题。基于平台化的安全业务中间件,是一个帮助客户快速搭建信息化项目的有效解决方案,它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在技术层面上的难题,使信息化建设可以轻松地将精力集中在业务功能的开发上。  相似文献   

11.
郭子龙  阎彩英 《电子政务》2012,(10):100-106
概述了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状况;简述了中国电子政务数据备份容灾系统的现状;论述了建设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云存储灾备中心的必要性;详述了电子政务外网云存储灾备中心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和灾备功能;介绍了云存储灾备中心的技术特性、建设成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兴荣 《电子政务》2008,(3):160-162
阐述了电子政务系统整合对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重要性.指出电子政务整合的重点工作有:整合政府网站,形成有统一门户的政府网站群;整合各部门窗口服务业务数据,搭建统一柜台服务系统;重整政府办公通信网络,调整网络物理层的总体布局;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归纳电子政务整合的衡量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不断有序化;没有信息的重复采集;业务协同顺畅;支持动态的系统整合.提出电子政务整合的评价机制,应当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测、相互评议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李兴荣 《电子政务》2008,(4):160-162
阐述了电子政务系统整合对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重要性.指出电子政务整合的重点工作有:整合政府网站,形成有统一门户的政府网站群;整合各部门窗口服务业务数据,搭建统一柜台服务系统;重整政府办公通信网络,调整网络物理层的总体布局;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归纳电子政务整合的衡量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不断有序化;没有信息的重复采集;业务协同顺畅;支持动态的系统整合.提出电子政务整合的评价机制,应当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测、相互评议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电子政务的原则和目标而建立的,以实现国家广播电视统计业务标准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为宗旨,由广播电视统计信息管理业务系统、广播电视统计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广播电视统计信息硬件支持系统等三个系统构成的中国广播电视统计网络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的建设将有力推进广播电视统计的信息化,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和事业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奠定一定的平台和数据基础,并为具体业务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2013,(8):12-24
介绍了陕西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健全机制、顶层设计、平台实施、运行服务。其中,健全机制包括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机制保障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包括专家资源等对设计的保障、省市县等各级平台的设计实施;平台实施包括技术、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实施模式提供的保障,以及省级、市级、县级平台的实施;运行服务包括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的运行维护实施与保障、面向各级各部门业务应用基于公共平台部署的各类服务实施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江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机制,集约化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方案优、功能全、效果好、投资省的成功路子。本文介绍了江西省创新机制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五统一原则,集中建设全省统一政务网络平台;二是坚持信息整合共享,集约发展,集中建设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全省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和全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并坚持以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统一监察、统一运维为原则建设业务应用系统;三是从组织体系、建设运维、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营造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徐汇区GIS综合平台以集约化的建设思想,一改传统单打独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GIS建设模式,徐汇区建设了独立于具体业务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及Web服务等方式为业务系统提供全方位GIS服务的GIS综合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推广至徐汇区各委办局,并已在信访系统、大人口系统、社区管理、广告管理、旅游资源管理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该建设模式得到国信办领导的高度赞扬,并作为空间地理领域的首推模式进行全国地方电子政务原型的试点。一、平台的框架体系和特色徐汇区GIS综合平台由“一套标准规范,一个共享交换平台,一个空间地…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2001年——2005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两个办公厅曾以文件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建设的内容、标准和规范、实施步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依据。这里就如何做好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谈几点建设思路。搞好前期调研工作,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与可行性报告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形象和便民工程,一定要用最少的成本、最快…  相似文献   

19.
谢先江 《电子政务》2005,(3):115-119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2001年--2005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两个办公厅曾以文件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建设的内容、标准和规范、实施步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依据.这里就如何做好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谈几点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政务外网移动电子政务智能接入管理平台建设是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积极推动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积极探索,在全国政务外网系统尚属首家。以山西省外网移动电子政务智能接入管理平台为例,详述了该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建设方案、技术要点以及安全防护,并就其应用推广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