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本2004年实施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确立了其大学独立的法人地位,推动了大学自治的实现.本研究分析了法人化改革的内外部因素、内涵特征和主要实施内容,从契约角度具体阐释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成功之处与负面效果.以此为借鉴,我国可在几方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刻认识契约的作用、完善配套契约制度、建立政府与高校的契约关系、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制衡的契约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目前学术界流行的几种行政效率概念的述评的基础上,试图对行政效率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鉴辨与重构。认为行政效率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为了达到一定治理目标,通过协商订立契约与公民达成一定委托关系,从而取得治理权力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有效治理的手段的量化工具,具有有效性、平衡性、公共性和社会价值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公共权力与政府权力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和政府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公共权力比政府权力起源更早,范围更广;公共权力是政府权力的源泉,公民通过宪政方式将公共权力赋予政府,形成政府权力;公共权力在产生政府权力的过程中可能被异化;公共权力不可分割,政府权力可分割。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辨析,便于对此类问题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合同中权力因素与契约精神的“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合同是现代社会民主观念的产物,它一方面体现了合同的契约精神,另一方面又具有行政权力的因素,形成了二者的悖论。由此从深层次上来讲,行政合同的本质是,它既是政府用来加强经济干预的手段,又是公民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责任政府道德契约建构的目的在于实现政府道义责任的追究与落实。责任政府道德契约的成功构建,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公民思考的不偏不倚、有关宪法原则、规范的规定为前提。道德契约的构建主要包含道德契约外化为宪法原则与规范、政府道德立法等六个维度,同时包含道德契约内容与形式的确立、监管机构的设置等四个环节。道德契约具有一定的有限性,为保证契约的落实到位,契约的"诚信"、"正义"等"实质论"与契约的"形式论"应当是二维一体、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6.
论公民与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是人类社会分工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职业——委托-代理职业,公民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同时,政治又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委托-代理职业,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作为代理人的政府在政治活动中有可能背离公民委托人的意志和利益,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来完善公民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应当通过正规的与非正规的渠道,与政府及其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建立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共生共强机制。现代政府对新生的公民组织来说,依然是处于强势地位,政府的侵权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民的利益还动摇了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社会管理的法制化、人民生活的民主化,必须首先实现政府和公民的理性博弈。为了使公民社会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民主体制下唯一良好的权力配置就是强社会与强政府共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仅从公共政策角度,揭示政府与公民、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提出公共政策应当具有合宪性。通过培育完善而成熟的市场经济,造就具有良好品质的公民。设计政府与公民真诚对话、信息公开、正当程序、公益诉讼等制度,从而制定出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合理合法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政策,这将成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境下,政府权力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公民为更好地保障自身权利而对政府进行权力授权。我国最近发生的几起群众为维护自身权利和利益向政府下跪的事件,却反映了我国某些地区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关系的某种程度的异化。究其原因,政府权力生发和运行的委托代理机制、权力实际行使者的人性因素、权力本身的特性乃至我国的官本位的文化传统都制造了政府权力异化的空间。矫正政府权力的异化,使公民维护权益不必“下跪”,就应针对上述因素作出相应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公共权力也处在转型的特殊阶段,处于一种过渡形态,即非完全契约。传统公共权力管理社区的观念、权力架构和管理方式还在不同程度影响着现代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以公共权力由“强制属性”向“契约属性”转型为分析视角,对比剖析了中外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制约因素的不同特质,希望对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自由在洛克和孟德斯鸠那里都具有至上的价值。洛克与孟德斯鸠均从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视角,探讨了自由的内涵。但孟德斯鸠的自由理论与洛克的相比,具有更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同时,孟德斯鸠还涉及到了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等洛克所没有论及的自由内容。孟德斯鸠没有象洛克那样,从权力来源于人们通过契约的授权来论证权力的合法性和目的,从而以此为基础,论述限制政府权力的正当性以及如何限制政府的权力的问题。孟德斯鸠是从考量权力与自由的内在冲突、从批判专制主义入手,来探讨如何保障自由的问题的。在洛克的基础上,孟德斯鸠完成了现代完整的作为自由保护神的三权分立学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转型背景下,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对法治政府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从利益配置、权利与权力关系和公民与政府关系的角度分析和再探讨法治政府的内涵,并提出建构良性互动型法治政府的理论设想,以期对转型时期我国建构法治政府的实践提供理论导引。  相似文献   

13.
身份证是政府公权力介入颁发的对公民进行身份识别和身份证明的证件。在大数据时代,身份证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证明功能越来越强大,与之相伴的权力滥用与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从身份证法律关系的公法属性入手,通过立法明确个人信息相关权利保护的范围和方式,限制身份证权力行使,保护身份证权利,建立起既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又能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完善的公民身份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是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过程。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公民有知情权,政府有信息公开义务;公民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国家征用财产的权力应受法律规制;公民人身自由权受法律保护,强制隔离措施的采取应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政府和公民的关系,是公民社会中最为核心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打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要从政府与公民两个方面来努力,但由于其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掌握的权力与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政府是更加主导的方面。因此,打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各级政府。和谐社会要求什么样的政府呢?换言之,我们要通过改革使政府达到什么目标呢?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服务型政府中的“服务”?长期以来,我们经常听到一…  相似文献   

16.
建设现代行政文化 构建政府与公民的新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行政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政管理思想,政府管理组织与公民关系会有不同的定位。受传统行政文化影响,政府与公民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错位与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行政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体化倾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协作、相互监督、相互推动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将有效地保障公民的权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善治视角下我国政府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理论自从兴起以来 ,就被迅速发展并以善治为目标取向。围绕善治这一总方向 ,我国政府要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角色的创新。在管理理念创新方面 ,我国政府要确立下列理念 :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 ,政府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权力中心 ,强调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良好合作 ;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 ,要重理二者的关系 ,并充分发挥自组织的作用 ;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上 ,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和公民的参与管理以及管理民主化。在管理角色方面 ,我国政府应实现如下创新 :有限政府角色、有效政府角色、服务政府角色、民主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18.
内容公民要充分发挥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作用,参与廉洁政治建设,还需一种作为现代人内在支撑的软性政治文化观念。本文阐述了公民文化与廉洁政治之间的逻辑关联,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文化弱小对建设廉洁政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公民文化推进廉洁政治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无罪推定的本质是对公民清白身份的一般假定,在此意义上,其既是社会契约订立的基本前提,亦是契约项下的重要内容。无罪推定规则体系所构筑的人权保障网络对权力之运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时,在社会契约论框架下。由公民负担一定限度的容忍义务是必要与正当的。为避免容忍义务蜕变为超额或不法之容忍状态,必须明晰容忍的底线,而在刑事司法领域,应以无罪推定的规则体系作为容忍义务的底限规则。  相似文献   

20.
行政道德责任的伦理学基础在于道德责任,道德责任不仅是自由意志(或者说控制权能)的逻辑要求,也是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行政道德责任是权力行为的道德责任,权力行为本身就意味着控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与公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求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对公民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其政治学基础在于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即权力来自人民,权力与责任相对应。行政道德责任恰恰直接表现为对权力主体人民负责的责任,离开这两个理论基础,行政道德责任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