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已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但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同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政治影响的斗争一起来进行。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是对封建主义的彻底否定,但这决不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步资本主义的后尘。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应是对封建主义专制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双重超越。作者还在文中对中国当前封建主义思想政治影响的特点和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政治影响的措施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论述较多,对邓小平关于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却鲜有涉及。探究邓小平反对封建主义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思想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邓小平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一、科学准确地界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对封建主义的实质所谓封建主义,一般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封建专制制度;二是指封建意识形态;三是指以封建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建立或者复辟封建专制制度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作为制度的封建主义已不存在,作为以…  相似文献   

3.
把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民主在本质上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时期人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来自民主政治土壤的培植,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思想解放的政治推动力量。必须切实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从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做切实的努力,为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优良的杜会政治条件。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仍然是现阶段思想解放的精神枷锁,经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彻底清除封建主义遗毒,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战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科学是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的主要价值维度。科学发展与民主发展是一脉相承、辩证统一的整体,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所依据的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和发扬,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对民主精神的重新发掘和落实。科学发展与民主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6.
牟德刚 《求实》2004,2(10):7-9
邓小平同志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提倡和推进公开性 ,是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 ,协调社会关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有益探索 ;是对肃清封建主义残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意义的认识结果。在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邓小平认为 ,公开性原则要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决策、政务公开、干部任命和选拔等方面。实施公开性 ,要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 ,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五四”运运80周年。“五四”运动的真正意义不是发现了科学与民主,而是把这两者播种于中国的思想现念、政治制度、价值体系。“五四”精神的灵魂、核心,就是废旧立新、解放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和殖民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科学与民主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跨入新世纪时应进一步倡导的社会进步的主题。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真正的科学与民主。尤其是近20年来,我党和我国各族人民在科学与民…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10,(5):17-23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  相似文献   

9.
划清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复杂性和探索性,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思潮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大量涌入,加之我国社会中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影响。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就显得格外艰巨。一、努力倡导社会主义思想1、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思想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 ,封建主义残余在干部队伍中的影响仍十分严重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依然是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从加大正面教育力度、强化科学民主意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 ,遏制封建主义残余的滋生蔓延 ,铲除封建主义残余的总病根 ,以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第一,“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必须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相比较封建主义而言的巨大进步性。对资本主义恐惧、仇视,并不能真正克服、战胜资本主义;用封建主义的立场对待资本主义,只会败坏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①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1919年“五四”爆发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历史进步的丰碑,它比辛亥革命更深刻,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五四运动时期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对封建主义文化进行全面出击,开始把反对封建文化与反对军阀统治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也使一般民众头脑中有民主和科学的概念。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相继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纷纷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早期研究、宣传和传播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并投入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有一段很精彩的话,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  相似文献   

15.
刘俊奇 《学习论坛》2010,26(5):10-13
中国民主政治自问世起,就在根本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丰富发展了新型的即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与工作千头万绪。但历史地看,其前提是坚持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科学原则或根本方法是坚持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其全部问题的归结就是在先进的制度和不理想的现实之间不断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打上了深深的封建主义的烙印。在旧中国,所有的资本主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建主义残余势力和封建主义剥削方式,工矿企业中直接统治工人的封建把头、包工头、反动帮会、恶霸地痞、反动会道门头目等,是封建主义的基层势力,他们或依附官僚资本主义,或投靠帝国主义分子,或勾结私人资本家,利用掌握介绍、录用、奖罚、解雇工人和发放工资、监督生产的权力,控制、欺压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的“中间剥削”。这种封建把头制度,对劳动人民的侵害是十分严重的。在上海、广州等各大城…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是在封建社会经济母体内部萌牙滋生的。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其根本原因是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长期压迫和剥削。造成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低下,社会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因而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被消灭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而作出的历史选择,中国的国情不适合搞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亿万人民的共同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切国家转型和发展道路上都存在路径依赖障碍,我国也不能超脱这个发展规律。我国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步,跨过了资本主义,经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这自然是由当时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但由于缺乏资本主义民主的洗礼,我国封建主义的残渣余孽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社会主义,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各面。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摸索前行。尽快肃清封建残余,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高举科学旗帜 弘扬科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前,中国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高举着两面大旗:一是呼唤民主,要求在中国发扬民主精神,其实质的要求是在中国建立能反映大多数人呼声的政治制度;二是呼唤科学,要求弘扬科学精神,破除愚昧迷信,其实质的要求,是发展经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然而就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存在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所以,自五四以后,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主要致力于民主政治的追求。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目前,中…  相似文献   

20.
1915年9月,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为《新青年》)为标志,一场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的新文化运动狂飙席卷中国大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探索救国之路的新启迪。地处中国西南一隅的重庆,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外国商品入侵的空隙中发展,工人阶级不断壮大,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不断增长,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