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以来,关于中国梦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课题。2015年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围绕着中国梦这个基本核心从不同的视域和维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在"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中国梦的重大价值"、"国际社会视域下的中国梦及其评述"、"实现中国梦面临的风险及其需要汲取的历史教训"、"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等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对于认识当前中国梦研究的进展及不足、推动学界继续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关于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非洲梦的关系、关于中国梦的实现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在"中国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在实践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中国梦"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凸显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加强"中国梦"的研究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王芸 《今日浙江》2013,(10):59-59
这个春天,神州大地上激荡着一个个"中国梦",这个梦是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的民生梦,是安居乐业、奋发向上的小康梦,是转型升级、绿色环保的生态梦,更是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的强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短短数语,道出了中国梦的现实依归,也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近日,著名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的  相似文献   

4.
读罢第6期的《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一文,我对中国梦是"机会平等的成才梦"的提法很有感触:有了中国梦的舞台,人人就有了平等成才、共同成才的平台;人人都能成才,中国梦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征程中,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的人才理念也要有所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乘势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要实现这一梦想,需要我们从基本内涵、核心内涵、外围内涵等理论层级的角度进一步把握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只有充分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深刻把握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不断拓宽中国梦的外围内涵,才能深化对中国梦思想内涵的认识,更好地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前进论坛》2013,(7):20-22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阐述的"中国梦"。"中国梦"之于国,是民族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的梦。"中国梦"之于己,则是要做好13亿分之一,以踏实的行为践行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每个农工党党员的梦。本期刊出六省主委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保障》2013,(7):46-46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民生"无疑是关键要素。民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改善民生,才能点亮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中一再重申的这一论断,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吴晓斐 《前沿》2013,(8):29-30
自从习近平同志在2011年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来,有关中国梦的探讨随之兴起,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的讨论十分热烈,充分体现了中国梦的巨大魅力。中国梦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中国梦有着特定的内涵,它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7,(9)
<正>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与传播的理想,也是新时期中国的"文明之梦"。实现中国梦,需要不断提升共同构成中国梦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的个体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即将展开的绚烂的新篇章,也是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个体文明是新文明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社会文明是新文明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愿景。实现中国梦需要个体  相似文献   

1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重要意义。就内涵而言:"全面"是核心,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质是发展问题,关键在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总目标",突出"党的领导和宪法权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严"。就内在逻辑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其意义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国梦是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阶段"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指南,既强调了"为了谁干"的价值目标,又明确了"干成什么样"的实践目标。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大的力量支持,人民的劳动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雄厚基础。青年尤其以其蓬勃的朝气和创新潜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和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内涵的阐释,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热议。对是否存在中国梦、提出中国梦的背景和目的、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关系等问题,国际社会一些长期关注中国的学者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其中有些观点带有明显的偏见,容易造成人们对中国梦的误解,有些观点则比较深刻、中肯,对我们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不仅成为中国的大众话语,也引起了国外官方、媒体与民众的广泛关注。有人称赞"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也有人批评中国梦是美国梦的复制、个人梦的终结,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噩梦。毫无疑问,"中国梦"在国内释放了无穷的正能量,然而,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不能忽视世界的声音而自说自话,必须正面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猜疑与非议,阐明"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合理宣传"中国梦",探寻"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四个自信"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面对当前新的发展机遇,要坚守"四个自信",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要在明确"四个自信"与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四个自信"的丰富内涵及关系,探索"四个自信"对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韦达 《黄埔》2013,(4):14-14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提出了"可爱中国"、"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各自的梦汇集成的。我心中的中国梦不过是这股巨流中的一朵涓滴水花。我心中的中国梦是什么?就是"国产航母战斗群和平巡洋"!  相似文献   

16.
胡金波 《群众》2014,(12):68-71
<正>核心提示:○人才是"中国力量"的现实体现,必须"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以"人才梦"托起"中国梦"。○"人才梦"根植于人才意识"越强越好";"人才梦"体现在人才规模"越大越好";"人才梦"凸显为人才结构"越优越好";"人才梦"侧重于人才投入"越多越好";"人才梦"关键在人才环境"越畅越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创新"。人才,特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的四个维度论述中国梦,即中国梦的本体论、境界论、工夫论和"宇宙论"。从本体论看,梦是生命的圆满、心灵的飞翔,中国人的心灵是特别富于历史感的心灵,中国梦是古国新生的梦。从境界论看,中国人以仁爱为大人之心、君子之德,仁者通天下之志,与百姓众生同梦,中国文化崇尚的是仁者之梦、大同之梦。从工夫论看,每个中国人做好自己的梦、尽自己的本分,就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基础,传承文明、探索新知、融会贯通、资政育人,是学人本分的梦。从"宇宙论"看,贯通中西古今,纳民主于王道、导自由入和谐,就是中国梦的政治、文化宇宙,是万物各得其所、各遂其性的我们梦想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席向仁 《江西政报》2013,(13):27-28
每一颗中国心都有一个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教育人正赶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而齐心奋斗的时期。作为一名学院管理者,更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铸就"名校梦"、"名师梦"和"发展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一个关键点是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尤其是中国梦和个人梦之间的一致性。因此,本节课以"中国梦,我的梦"为核心主题,通过带领学生探索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对个人梦想的追逐,达到为实现中国梦助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有过四个"救国梦",分别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救国梦"、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救国梦"、空想社会主义的"救国梦"和新民主主义的"救国梦"。这四个"救国梦"是青年毛泽东对旧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和探索逐步深化的重要表现,对当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救国梦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