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化县委与山东省高青县委于1991年4月2日至4日在宁化县城联合召开了高青县1949年随军南下干部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高青县南下干部到福建工怍的51位同志,宁化、高青两县的县委书记、四套班子部分领导、党史研究室和人事老干局领导.三明市人大主任郑成辽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贺词。与会南下干部回顾了南下福建的战斗历程,讨论修改了《高青县干部南下纪事》。与会同志认为《纪事》是进行党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2.
对南下干部历史贡献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课题,是填补党史研究空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  相似文献   

3.
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南下干部特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随军南下的北方老解放区干部。历史证明,南下迅速解决了江南新解放区的干部缺乏问题,推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对解放初期的广大江南地区恢复国民经济、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下干部在发动群众、剿匪锄霸、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筹粮支前、民主建政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南下是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对于当前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历史语境,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耀眼的历史革命群体。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在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迅速组建,并经党校短期集训后,浩浩荡荡地向祖国南方挺进,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历史语境,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耀眼的历史革命群体.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在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迅速组建,并经党校短期集训后,浩浩荡荡地向祖国南方挺进,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干部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山东干部南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各个批次的山东南下干部虽然具体任务不尽相同,但在党中央决议指导下,无论是在随军筹粮、城市接管、组建政权、支前土改,还是反敌袭扰、剿匪反霸、发展经济等工作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奉献意识和全局观念,展现了齐鲁儿女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彰显了山东人民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7.
南下!南下!     
1948年10月我出席了太行行署召开的财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一次财粮系统整风和部署秋季工作任务的会议.会期长达40余天,结束后正是11月中旬,当我回到县里,刚踏进办公室,科里全体同志都围上来了,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有的打听会议为什么开得这样长?有的问有什么新精神?有的则告诉我说县委刚刚开了全体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自愿报名随军南下,渡过大江去解放江南!并说他们都已报名了,要求我支持他们南下.  相似文献   

8.
山东干部南下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作步骤。山东南下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是指所有从山东解放区(含冀鲁豫解放区山东部分)成长和出征的地方政权干部,代表着一个杰出的英雄群体,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烟战火之中。遗憾的是,作为山东地方史和全国解放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南下干部群体很少为社会所知。为此,我们与山东省档案局合作,挑选生动真实的回忆文章片段,以期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南下!一批真实的南下干部!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14,(23):F0004-F0004
正红叶知秋,家国情怀。2014年11月23日,福建省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在福州闽江公园南园"南下纪念碑"前,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入闽65周年纪念大会,省老领导袁启彤和300多位原南下服务团的老同志,以及省委办公厅、省委老干部局、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有关社团负责同志等出席。纪念碑前,大会向率部南下的老一代革命家和革命前辈张鼎丞、叶飞、彭冲、方毅、陈辛仁、伍洪祥等敬献花篮;向南下征途中牺牲的先烈和为人民奉献一生的战友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缅怀。省  相似文献   

10.
<正>南下干部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群光荣的群体。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东北和华北等解放区奔赴南方各省,把青春与热忱奉献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时过境迁,沧桑巨变,南下干部们大都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因此,收集整理南下干部们的资料和事迹,是各级史志工作者们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南下杂感     
40年前的南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不泯灭的记忆。我所经历的南下湖南的历史有两次。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革命的形势发展很快,胜利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经过敌我力量的反复较量,我党我军由一个个的局部胜利终于走上全国胜利。第一次南下是1944年,从延安直接派出。由三五九旅主力组成的南下支队包括南下干部大队从当年11月出发,经陕、晋、豫、鄂,冲破了日军和国民党顽军的层层封锁线,于1945年3月进入湖南。党中央、毛泽东给南下支队的战略任务是:把华北、华中、华南的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筑成一条从北到南的长堤,为解放湖南等省人民,赶走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由太行、太岳两区南下干部组成,先后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历经万水千山,克服重重困难,于1949年8月11日胜利到达福建建瓯。在长江支队老队员的记忆中,当年太行、太岳老区人民欢送南下干部的热烈感人的场面是终生难忘的。而老区的孩子们在他们的心目中则无疑是这感人场面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山西霍州市档案馆追寻长江支队南下干部的时代足迹,远赴福州、泉州、厦门、太原等地征集南下干部资料档案500多件,实物档案300余件,再现以霍州南下干部为代表的长江支队艰难跋涉的历史,展现山西几万名南下干部的忠诚奉献与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4.
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湖南省中共党史联络组联合征集编写的《南下入湘干部资料选编》(以下简称《选编》)第一至三卷,共130万字,2007年上半年已经出书,并在省内  相似文献   

15.
正南下邵阳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要求各个解放区抽调5万干部到新解放区。随着形势的发展,冀东区党委决定:冀东区脱产干部半数留冀东,半数下江南,共计抽调新老干部3410人组成南下干部总队,随军南下。我出生于1933年6月。1948年,15岁的我在河北省立唐山中  相似文献   

16.
翻开中国近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成千上万名南下干部在三湘大地留下的辉煌业绩,彪炳史册。让我们追随南下干部几十年来奋斗不息的光辉足迹,看看他们在三湘大地谱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7.
在南下的山东干部队伍中,除了从事政权工作的地方干部外,还有一批特殊的战士默默地工作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他们就是南下的山东公安干部。 肃清敌特是后期南下接管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肃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上海表现得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8.
回乡迎解1949年4月20日子夜,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天堑,23日解放南京。大批干部随即南下。4月底,我和爱人陈维清仅带了几名警卫员乘火车离开北京到达天津。在天津巧遇老战友黄霖,他正带领从吉林省抽调的干部在天津集合,准备南下。当时,交通不便,铁路、公路都没有修复,火车运输很不正常,一路上颇费周折。我们和部分干部坐火车于5月中旬到达河南开封。其时第四野战军总部已在开封。后来大批南下干部也陆续到达那里。根据中央安排,南下干部在开封进行整训,而后分批南下。整训大约进行了一个月,主要学习了党的七届二中…  相似文献   

19.
杨汇泉 《湘潮》2010,(6):30-32
<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遥远的往事,却常常游弋在我的脑海里。1949年2月25日,在欢送人群拥满街头和震天的锣鼓声中,我告别了故乡恩县(20世纪50年代撤销并入平原等县),与县里100多名干部一道,踏上南下征途。回首这段峥嵘岁月,自己虽是普通一小兵,却也亲历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伟大历史性的大进军,目睹了"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伟大历史性的大转折。  相似文献   

20.
正干部南下,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为夺取政权、接管旧政权、巩固新政权所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干部南下,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集结号。太行、太岳干部支援福建1948年下半年,全国解放战争转入历史性的战略决战。10月,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通知》强调:"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以便战争的第四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