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陈云同志的全部经济论著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考虑问题、提出建议,还是领导经济工作,他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早在延安时代,他就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曾反复强调:“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陈云文选》第3卷第18日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陈云同志告诫我们,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问题也搞不好。这几句话,深入浅出,富有  相似文献   

2.
一、“小康”战略目标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小康”战略目标的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吸取了历史教训,认识到:必须认真研究国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制定我们的发展战略。关于怎样认识国情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陈云早就深刻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要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我们是一个九亿多人口的大国,80%的人口是农民。革…  相似文献   

3.
何为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但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的,为什么?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从认识论上讲,实事求是既是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只能遵循它而不能违反它,否则,我们就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又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即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求解内在联系即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认为实事求是的“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指的是我们去研究。“求是”邵努力探求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这既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认识过程。它既要求认识主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又要求主体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主体的作用愈是得到有效的发挥,“求是”的质量也就愈高。在贯彻实事求是原则的过程中,尽管人们都力求做到实事求是,但行动上却常常出偏差,自觉不自觉地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从同样的事实中,不同的人们常常得出不…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研究实事求是这一重要思想.其根本点在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揭示实事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深刻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实事”。并从这一“实事”出发。通过“求”而努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从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潘乃樾先生所著《韩非子与现代管理》,用意之一似乎是要帮助人们从“竞争谋略上走出误区”。但读罢全书,我们不能不遗憾地说,恰恰是潘先生的《韩非子与现代管理》会误导人们陷入市场竞争谋略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1942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首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实事求是”这一词语,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①今天,“实事求是”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日益成为不证自明的范畴。笔者经过反思,发现实事求是本身恰恰是需要证明的。问题就是实事求是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8.
张录华 《发展论坛》2001,(10):57-57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而且还是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当前,要做到实事求是,关键要坚持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三个解放”,即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和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首先,冲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客观地把握“实事”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  相似文献   

9.
《汉书·景十三王传》载:河间献王刘德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这是“实事求是”最早出现的地方。后人把说真话,根据实际情况办事,都叫做实事求是。讲真话,做实事,似乎并不难,每个人都讲过真话,做过实事。难的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夏永 《当代党员》2006,(1):17-17
“领导干部到底干没干实事,我们老百姓也可以说上话了。”万盛街道万北一段社区主任朱书勇感慨地说,“现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我们老百姓说的话可是很有分量哟!”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误区之一,“没列入目标实绩考核不去做。”实事求是讲,知识分子工作的一些内容目前还没有完全列入到年终目标实绩考核中,这是因为干部实绩考核制度是近年来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  相似文献   

12.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此后,“实事求事”这一科学思想,经过毛泽东的长期大力倡导,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关于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讲话,谈到“实事求是”。他说:“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并进一步强调:“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大庆的“三老”精神,能够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并与“实事求是”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对于实事求是,人们在理论上懂得它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在实践上能否真正做到则又是一回事。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本文就坚持实事求是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首先应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去把握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 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是通过人们的感官或科学手段能够把握得到的真事,而不是主观想象的臆造的假事。这个要求强调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承认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坚持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己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从而才能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即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 实事求是承认“实事”中有“是”,也就是客观事物在自身内在的矛盾发展中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所谓“求是”就是人们把探求事物的规律作为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党思想建设上的一次历史性大飞跃,也是对实事求是理论的恢复和发展。一、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该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并对“实事来是思想路线”的内涵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目邓小平说:“王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  相似文献   

15.
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点。毛泽东同志从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概括,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59页)可见,所谓实事求是的根本内容,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事物自身寻求  相似文献   

16.
梁衡 《党建》2009,(6):29-29
改革开放已30年,马上又是建国60周年。这60年来,不,可以说从1921年建党以来,我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实事求是”。人们感叹,实事求是为什么这么难。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班固的《汉书》,它的本义是指研究学问要以事实做根据,要依据事实做出真实的结论。毛泽东借用这个词语简明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党的思想路线。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件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是达到主观客观相统一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实事求是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没有完全搞清楚”。他强调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选》第3卷第116页。以下凡引《邓选》的,只注卷页)为此,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9.
系统是要素与要素相互作用并产生新质的复合作。实事求是的内涵是个系统。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创造新事物和把创造出的新事物同理论结合起来为人民谋利益,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系统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前后继启,是科学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的客体也是个系统。七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表明,凡是用从系统的实事中求出的系统之“是”指导实际,事业就进行的波澜壮阔;凡是忽视实事求是客体的系统性,指导思想“单打独奏”,革命和建设就艰难曲折。实事求是的主体同样也是系统。个体主体系统的组成要素是理想、能力和途径。在集体主体系统中,没有闲置的要素。实事求是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而且也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一步诠释了实践的概念。基于对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把握,邓小平把实践当作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他反复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命题,对“实际”、“实事”不仅当作客观事物去理解,而且当作实践活动去理解。他认为解放思想就必须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必须联系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在阐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时,邓小平把“实际”和“实践”两个概念置于同一意义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