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权力腐败问题已成为反腐倡廉及法治建设的一大难题,问题的产生主要来自特权的思想、制约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打击力度不够.要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必须在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等深层次上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依靠法治解决腐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和成功实践,是现阶段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应当借鉴吸收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当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反腐败,应从廉政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制度的完善、权力授予和运行的有效监督、执法执纪机构的权能保障、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法治素养的提高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反腐的新部署、新观点和新举措,开创了法治反腐的新局面。法治引领治腐、防腐,规范、制约权力,对腐败问题零容忍,每一项都直接遏制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4.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意义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和目标要求依法治国.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角度讲,我国的立法要具有科学性,使法律法规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克服立法工作中的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使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体制权责相协调,严格执法、公正执法,透明规范司法,消除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使社会成员遵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做到不知法犯法、不以言代法、不以权压法、不徇私枉法.  相似文献   

5.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是法治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是大学校园和谐稳定与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缺陷,依法治校水平不高;二是社会法治文化不彰,网络空间负面信息过度传播.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实践对策,首先是尽快提升高校法治教育质量,其次是切实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再次是着力构建清朗的网络法治环境,最后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论述,赋予法治社会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应准确把握认知当前和未来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的重点、突出和关键问题,整体设计、上下结合、全面推进。在推进一体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清除制约法治社会建设的障碍因素;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法治社会有利基础;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促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加强社会保障,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论述,赋予法治社会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应准确把握认知当前和未来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的重点、突出和关键问题,整体设计、上下结合、全面推进。在推进一体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清除制约法治社会建设的障碍因素;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法治社会有利基础;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促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加强社会保障,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法治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加强社会主又民主法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民主与法制紧密结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经济法治;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加强法制教育;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政法队伍;认真学习法律和法学知识,加强法学研究和建设;强化法律监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等十三个方面对江泽民法治思想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西方法治的生成主要有赖其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的同时同向务实;以法治生成所依凭的社会基础的来源不同,西方法治的生成模式分为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两大类;当代中国在对法治生成模式进行选择时,应当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解决中国传统社会缺乏以人的自由权利和理性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基因和实体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与国家是人类创造并生存于其间的两个最基本的组织体,从法律意义上说,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社会决定国家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法治的真正基础与源泉是社会而不是国家.现代法治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统一.在当代中国,建构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最可行亦是最有效的.目前,在法治建设中应确立私法优位理念、社会优位理念和权利优位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