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和飞机的技术和战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战列舰的海上霸主地位由此受到很大的冲击。一方面,战列舰的舷侧装甲和分舱设计需要加强以抵御鱼雷攻击;另一方面,战列舰需要配备更强的防空火力来保护自己,甲板装甲也需要加强来降低炸弹的伤害。因此,各国海军迫切需要这种新型战列舰来应付这种新局面。 但1922年《华盛顿海军军备限制条约》以及后来的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为战列舰的设计和建筑制定了2个基本指标:一、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在35595吨(以下单位均为公吨)以下;二、新战舰的主炮口径上限为16英寸(406毫米)。应条约要求,各国在11年都没有建造新型战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是战列舰的黄金时代,各海军强国争相将火力更强、装甲更为厚重的战列舰摆上船台。英国海军的“阿金库尔”号战列舰则以多达14门主炮的记录成为历史上主炮数最最多的战列舰,从而在海军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但由于年代久远,“阿金库尔”号已渐渐被人淡忘。为此,本刊特邀请著名舰船史作家杨坚撰写此文,向读者们讲述这艘曾经名噪一时的巨舰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在俄罗斯与苏联海军历史上,甘古特级战列舰创造了很多纪录:它是俄罗斯第一级无畏舰,也是苏联海军从沙皇海军继承的唯——级战列舰,在相当长时间里也是苏联海军唯一的战列舰。而且其12门12英寸火炮全中线布置的模式,在设计之初曾经独领风骚。因此当现代的人们要谈论俄罗斯海军和苏联红海军主力战舰的时候,就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长门级战列舰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建造的战列舰,共建造了两艘:分别是“长门”号(Nagato)和“陆奥”号(Mucsu)。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低速、高火力、重装甲的旧式战列舰和高速轻装甲的战列巡洋舰都不适应未来的海战条件。于是决定建造高速重防御的新型战列舰。该级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410毫米主炮。并且为了410毫米主炮远距离炮战中测试弹着点、以及观通和指挥的需要,采用了高大的塔式舰桥。1920年华盛顿裁军会议召开,对美、英、日、法、意五个主要海军国家的战舰吨位、火力  相似文献   

5.
科罗拉多级是美国在《华盛顿条约》签署之前制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也是“珍珠港事件”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强的战舰。虽然该级舰在珍珠港事件中受到一定损失,战时也没有担当重任,但它体现了美国海军在20世界20至30年代内战列舰的设计特点和作战思想,对它进行一番回味也别有乐趣。 1917年造舰计划 日德兰海战后,战舰在战争中体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列强国家纷纷开始建造更大吨位更强火力的战列舰,后起之秀美国也不例外。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海军大规模扩充计划,该计划将建造1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和10艘巡洋舰。  相似文献   

6.
设计背景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签定。条约限制了各国大型水面舰艇(战列舰、巡洋舰)的发展计划,美国海军的造舰步伐也因此而停滞。条约规定在1934年和1935年美国海军只能各建造1艘重巡洋舰。与此同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建造175艘“弗莱彻”驱逐舰,“威廉·D·波特”号就是其中一员.1943年7月,这艘编号DD-579的驱逐舰加入美国海军,舰上的125名水手和他们的军舰一样,都是崭新的;大多数人从高中校园或自家农场直接爬上了军舰,他们甚至从来没见过海军军服!在接下来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这艘军舰上演了很多黑色幽默. 新手上路 秘密护送顶级“货物” 新水手们只训练了短短4个月,就接到了出海执行任务的命令.这是一次极端重要和高度机密的任务:包括“威廉·D·波特”在内的3艘驱逐舰和另2艘护航航母组成护卫编队,护送“衣阿华”号战列舰前往北非.启程前,“衣阿华”号战列舰率编队所有舰只前往波多马克河口的切萨皮克湾,装载所要运送的“货物”.  相似文献   

8.
◆威廉二世的雄心 1888年,带有英国血统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即位,威廉在少年时期便十分热衷于海洋,甚至亲自驾船出游并手绘战列舰草图。他既羡慕英国在海洋上的统治权,又深受马汉制海权思想的影响,相信只有向海外发展才能挤身世界列强行列,于是即位后就将建立强大海军作为一项重要目  相似文献   

9.
意见与媒体     
美国《海军历史》杂志2004年12月号文章:《偷袭珍珠港的日军微型潜水艇》 在1941年12月7日的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日军的微型潜水艇是否用两枚鱼雷向两艘美国战列舰(一艘为西弗吉尼亚号BB-48,另一艘为俄克拉荷马号BB-37)发动了攻击?在经过了几十年对历史照片的详尽分析后,一个研究小组支持这个结论。早在1993年,美国国立亚利桑那纪念  相似文献   

10.
张召忠 《法制博览》2011,(19):46-48
建造 1939年,日本第74次帝国议会通过新军备补充计划,即通称的丸四计划。根据该计划,日本海军将在六年间建造包括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建造编号110号和111号)在内的83艘军舰。海军军令部最终决定建造110号和111号舰,即大和级三、四号舰时,尚未选定建造方。  相似文献   

11.
美国历史舰艇的保存工作进行得相当成功,共有42艘参加过二战的舰艇——包括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被保存至今。相比之下,英国在这方面就缺乏必要的努力,二战中规模庞大的皇家海军舰队中只有两艘舰现在依然可为人观瞻,其中除了停泊在泰晤士河伦敦塔桥边、已成为伦敦标志性景点的轻巡洋舰“贝尔法斯特”号外,就是不太为人所知的驱逐舰“骑  相似文献   

12.
截止1943年8月,盟军在地中海战区已集结了地面部队40个师,作战飞机3000余架,舰艇650余艘,其中包括航母7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63艘、登陆舰只342艘。 海军由美国海军中将H·肯特·休伊特统一指挥,分为四个编队: 第81特混编队,又称南部攻击部队,由美国海军少将约翰·L·哈尔指挥,计有运输船18艘、坦克登陆舰30艘、步兵登陆舰32艘、坦克登陆艇6艘、炮火支援登陆  相似文献   

13.
"日向"最初是一艘战列舰的名字,在中途岛海战后,旧日本海军将"日向"及其姊妹舰"伊势"号改建为非驴非马的航空战列舰。日本海自用原属战列舰舰名的"日向"命名其所谓的"直升机搭载护卫舰"既有效规避舆论指责,同时却又能表达出他们对航母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东方约20分钟的路程中,可以看到矗立于10号公路旁的圣哈辛托战役纪念碑(san Jacinto Battle-ground Monument)。在纪念碑一旁不但陈列了美墨战争的造物史绩,同时战列舰“得克萨斯”号(BB35,Texas)也静静的陈列住一旁。 在美国海军历史中,“得克萨斯”号的名字几乎与得克萨斯州历史齐名。最早的1艘“得克萨斯”号是建造于1839年,下水服役时曾是得克萨斯共和国(Republic of Texas)的主要战舰之一。1846年,该舰由美围海军接收,成为美国海军的成员之一。但此时的“得克萨斯”号也因老旧而不堪使用。  相似文献   

15.
~~邪恶帝国的巨无霸 1941年完工时的“大和”号战列舰~~  相似文献   

16.
1905年,尼米兹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那时海军学院还是新军官的唯一来源。美西战争之后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海军发展速度之快以至于新舰的建造速度快于舰员的培养速度。当时为了提供所需要的低级军官,1905级学生以“合格学员”身份提前六个月毕业。尼米兹在114人中排第7名——绝对是班里的“明星人物”。当时他接受的命令和其他同学并无两样,他被派到新服役的战列舰“俄亥俄”号(Ohio,BB~12),随舰来到了亚洲舰队。 到了远东之后,他留在了那里并接受当地指挥官的命令,完成各种任务。1906年,俄亥俄号被召回美国。尼米兹留在了老旧的巡  相似文献   

17.
王香亚 《法制博览》2011,(19):26-27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大本营陆海军部在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相似文献   

18.
正1967年4月30日,海军司令员专机驾驶员郭银堂经历了生死17秒的严峻考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刚刚组建4年,郭银堂就作为首届学生选飞合格者成为海军一航校学员,他几乎可以看作是海军航空兵发展历程的见证人。从1960年调任海军司令员专机飞行员到1988年停飞,28年间,郭银堂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任司令员和政委担任专机飞行员,其中包括第一任司令员肖劲光。乘坐过他飞的专机的海军首长还有:苏振华(时任第一政治委  相似文献   

19.
由于英国经济的持续景气,以及冷战后“帝国意识”的抬头,皇家海军正逐渐从一支地区反潜力量重新向远洋攻击型海军转变,新的大型航母计划出台标志着皇家海军航空兵将在这次转型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1942年5月中途岛海战后,美军挟大胜余威,开始考虑在太平洋战区实施反攻。由于兵力、舰艇和整个战略态势的限制,美海军司令金上将把进攻目标定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下文简称瓜岛)和图拉吉岛。美澳联军从大西洋和太平洋抽调了3艘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14艘巡洋舰、35艘驱逐舰和其它水面舰艇近百艘,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