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闻名于世界。从仪仗队所迎接的第一位客人马歇尔上将到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无不为他们的神采所折服,仪仗队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的国魂、军魂。然而仪仗队从建立到发展,这期间的历史鲜为人知。毛泽东、周恩  相似文献   

2.
1946年1月,国真双方经过谈判签订了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并组成了由国、共、美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三人小组”。2月初,为欢迎美方代表和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到延安,中央决定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抽调500名年轻、精干、军事姿态好的官兵组建仪仗队,这是我军最早的仪仗队。仪仗队分三个连队,由该旅团长罗少伟、团政委魏志明分别任仪仗队队长和教导员。仪仗队组成后,从驻地南泥湾开到延安,驻扎在延安机场桥口附近,进行紧张的整训  相似文献   

3.
我军最早组建仪仗队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而是在解放战争初期。1945年10月,美国五星级上将马歇尔以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身份来华“调解国共军事冲突”。为在延安迎接来访的马歇尔,党中央特地指示我军驻南泥湾某团组织一支仪仗队。从全团精选500名年轻、精干、姿态好的战士,编成3个连,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在延安进行紧张训练。组队伊始,战士们听说要去欢迎一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国人,抵触情绪很大。许多战士很不高兴。队领导向大家讲了执行这次任务的重大意义,传达了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我们以这样的形式欢迎马歇尔,表明了我党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认为:建立仪仗队已迫在眉睫! 1953年3月以前,中国没有专门的仪仗部队,但临时仪仗队和迎接外宾的礼仪活动却有过3次。 第一次是1946年2月,在延安迎接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来华“调解国共军事冲突”。当时成立了500人的仪仗队,礼仪任务完成后就解散了。 第二次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有25个国家承认我国,其中17个国家与我  相似文献   

5.
1942年2月,为迎接以调处国共双方关系为名来延安访问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党中央指示驻南泥湾的某团组建一支仪仗队。仪仗队为一个营,由该团团长罗少伟担任营长,从全团精选500名年轻、精干、军事姿势好的战士编成三个连。 3月4日,马歇尔特使飞抵延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陪同马歇尔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14,(1):33-33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中关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为此做了充分准备。周恩来规定对美国客人要“以礼相待,不亢不卑,不冷不热,不强加于人”,在机场悬挂中关两国国旗,在北京检阅三军仪仗队,但不鸣礼炮,不搞群众欢迎,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姬鹏飞等到机场迎接。  相似文献   

7.
经济瞭望     
中国GDP迈向世界第三人类历史上似乎第一次出现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优势的时代,从美国到日本,从中国到欧洲,谁都无法占尽这个世界的全部风光。中国到今年年底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8.
周鹏 《学习导报》2012,(16):57-58
我军最早组建的仪仗队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都北京,而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延安。 1945年12月,马歇尔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到中国,与周恩来、张治中组成3人军事协调小组,专门负责协商解决国共军事冲突问题。随后在北平设立了由第18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  相似文献   

9.
周鹏 《新湘评论》2012,(16):57-58
我军最早组建的仪仗队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都北京,而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延安。 1945年12月,马歇尔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到中国,与周恩来、张治中组成3人军事协调小组,专门负责协商解决国共军事冲突问题。随后在北平设立了由第18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  相似文献   

10.
军人保险制度作为美国军人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保障美国军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免除军人后顾之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美国从内战抚恤金制度产生到20世纪初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追溯美国军人保险产生和构建的政治与历史基础,以此来考察美国军人保险制度的转型,同时分析目前所形成的“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政府部门监管”的制度架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美国军人保险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4)
<正>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中国货物贸易额超过美国几乎已成定局。中国取代美国成为第一贸易大国,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30多年前还一贫如洗的国家来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一地位,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为重要的是,贸易的背后,向来不只是简单的货物流通和资本转移。纵观世界历史,从荷兰到西班牙,再到英国,这些国家能够先后成为世界霸主,贸易活动所带来的财富积累功不可没。不  相似文献   

12.
一 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74岁高龄、敏捷硬朗的长者,身穿米色毛装,从巴耶利巴机场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上走下来。他脚步轻快,检阅了仪仗队之后,同我一起乘车到总统府的宾馆去。那是我们总统府里的迎宾别墅。当天下午,我们在内阁会议室进行正式会谈。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医疗体制,这一体制有其成功之处,然而诟病更多.从罗斯福到杜鲁门,从约翰逊到克林顿,美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建立全民医保的尝试,但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失败.正因为如此,医疗体制改革成为美国社会改革呼声最高的领域,也是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以来的重头戏.本文探讨了美国医疗体制的基本架构、所存在的弊病以及奥巴马政府医疗改革的实践,以期对当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美国从强盛走向衰落,正是其侵略、扩张、信用缺失、唯我独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文化基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从历史长周期来看,真实的美国是什么样的呢?第一,美国的历史是通过掠夺和非掠夺手段不断扩张领土的历史;第二,美国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动外部战争的侵略史;第三,美国历史是贸易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从本质来看,"恶搞"历史是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当然,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歪曲历史、伪造历史,从而使全社会所关注的国家历史、中华民族历史被虚化、矮化、丑化。从中国远古文明源于"圣经"之说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抗日英烈被矮化,从假设历史到虚构历史、否定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这种"学术"以"天下之公器"自诩,堂而皇之地  相似文献   

16.
从战略高度看“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中始终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纵观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急剧而深刻的历史性嬗变,都未能绕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的历史起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重庆图书馆参与"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海外资料搜集工作,陆续从台湾、英国、美国购买到珍贵的档案史料。其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收集到数以千计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图片,绝大多数为世人罕见。这里,我们从收集到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图片中,选登一小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会议展览中心5楼大会堂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23时42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官兵迈着整齐雄壮的步伐,持枪列队进入会场。 7月1日零时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来到了:随着英国仪仗兵将“米字旗”缓缓降下,中国仪仗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先从舰炮练兵术引进,再到制度引进,进而到思想文化更新的变革趋势。中国近代化纲领,就是中国文化进行变革和再建的纲领。它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之文化革命任务的前半部分,即通过思想文化启蒙从国家、器用观念,向近代国家观念、民族主义、民主意识等的转变,这种历史文化观念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之文化革命的历史使命所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从文化学意义上讲,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冲突、整合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朝鲜战争爆发这短短的五年里,中美两国从战略上的盟友一变而成为战场上的死敌。这段中美关系所留下的历史沉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国内外研究者去挖掘、深思。除了这幅历史画卷本身的丰富多彩外,人们之所以对它产生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深刻地反映现实。在中美关系中,苏联扮演着什么角色?意识形态在美、苏、国、共各方的政策中起着什么作用?美国的国内政治对它的对华政策有什么影响?美国为什么总要干涉中国内政?类似问题从40年代后期起直至今天,都是研究中国对外关系中头等重要的课题。资中筠同志的新著《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详尽、系统地描绘了那五年多时间里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论述了影响美国政策的种种因素。《文心雕龙》有言曰:“论如析薪,贵能破理”。依笔者管见,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作者以高度的概括能力去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