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对监狱押犯的称谓有犯人、罪犯、服刑人员,这三种称谓有着不同的含义,三种称谓体现着不同时期对监狱押犯的态度和看法,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监狱押犯的称谓也需要发生变化,服刑人员这一称谓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SCL-90评估问卷对浙江省第五监狱的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对其心理状况做深层次的了解,为以后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打下基础。研究结果显示:(1)在总体上,服刑人员的SCL-90各因子均值均高于国内常模;(2)在抑郁、焦虑、生活因子上,余刑小于等于二年的服刑人员均值高于余刑大于二年的服刑人员;(3)不同年龄水平的服刑人员在躯体化、精神病性和生活这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其余各因子上差异并不显著;(4)不同学历水平的监狱服刑人员在人际关系、精神和生活这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5)不同婚姻状况的监狱服刑人员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表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严重低于正常人群,应积极在监狱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院专门派员深入到保安沼监狱、乌兰监狱、乌塔其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服刑人员中反改造情况已影响到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今年1-6月份,因违反监规,抗拒改造共有31名服刑人员受到警告等处分,1名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约占服刑人员总数的1%。  相似文献   

4.
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实现罪犯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是摆在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常说常新的课题。对各监狱在改造实践中探索的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将其进行总结、梳理、分类并加以理论化提升,是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它有利于丰富罪犯改造方法,有利于科学、有效的改造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沈海英 《法制与社会》2011,(16):190-193
本文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随机访谈的基础上,以农村地区吕巷镇社区服刑人员为范围,调查分析了农村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社区服刑人员在总体上虽基本上属于正常人群,但心理健康普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等。青少年组与成年组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成年组高于青少年组。因此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社区服刑人员存在心理问题,社会支持、家庭环境、朋辈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针对相关问题,本文从政府、社会、家庭、自身多方面作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罪犯交往中的三种心理,即功利心理、复杂心理、避害心理.论文认为,我们应该花大力气研究罪犯交往心理,以提高教育改造的效果,优化改造的环境,并从罪犯交往心理中获取信息,找出改善罪犯交往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未成年管教所的756名男性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测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的暴力性特征显著;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普通男性中学生;社会支持得分与之家庭结构和留守经历呈负相关.该研究旨在了解男性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支持系统与家庭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矫正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田韵 《法制与社会》2013,(32):223-224
社区矫正中的心理矫正工作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和心理治疗。以配合教育改造,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重塑健全人格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矫正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一项工作方式。本文站在实践的层面,参考全国社区矫正心理工作的状况,结合萍乡市实际情况,对萍乡市社区矫正心理工作进行分析,针对本市社区矫正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些许建议,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铺开提供些许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08,(2):112-112
为增强服刑人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升监狱整体水平,2006年山西阳泉一监明确将服刑人员教育矫治定位为“知规、守规、知法、守法、做人、做事、有德、有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倾向是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认知、意愿、和态度。监内服刑人员由于其违反了社会规范,受到了社会制裁,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其服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矫正反社会性和培育亲社会倾向的过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服刑人员申诉权的本质是一种救济权、一种监督权、一种程序意义上的权利。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和西方主要法治国家一般都为服刑人员申诉权的实现提供了充分和完整的保障,其中既包括监狱内部的权利救济机制,也包括监狱外部的诉冤机制。我国服刑人员申诉、诉冤机制的构建应当着力培育开放的救济机制、网状的监督机制和完善的法律机制,实现从理念到现实、从制度到实践、从授权到监督的完整过渡。  相似文献   

12.
武海波 《中国司法》2009,(4):107-107
一、民族地区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造手段不能充分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监狱押犯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以前很少注意到的宗教信徒身份的服刑人员数量也在上升。信教服刑人员在我国监狱押犯中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监狱押犯中占有很大数量,如目前甘肃省临夏监狱穆斯林押犯的比例占到全监押犯的61%,西藏拉萨监狱的藏传佛教押犯占全监押犯的65%。既然在监狱中存在信教服刑人员,在改造服刑人员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宗教。另外民族地区有自己特殊的民族风俗习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很难改变。而相当一部分干警很少注意民族、宗教因素,改造方法“一刀切”,民族、宗教知识知之甚少,无意中违背了民族习惯或宗教戒律,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市场经济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巨大变化,作为社会负面的犯罪问题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其中青少年犯罪尤为值得关注!纵观当代青少年罪犯,他们在年龄上有个共同点——"90后"。由于"90后"罪犯年龄上的特点,其家庭因素在其误入犯罪歧途及改造中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课题组分析"90后"服刑人员家庭特点,希望利用家庭资源对"90后"服刑人员的改造发挥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110-110
丁铁坚在《上海警苑》2005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监狱法》使用“罪犯”一词不妥。准确使用和定义法律用语,是一部制定法的基本要求。监狱法对服刑人员的法律用语,也涉及到他们的权利和法律地位。从其他国家的情况看,使用“受刑人”或“囚犯”等中性词的比较多。使用“罪犯”概念的,只是个别国家。我认为,使用具有法律含义上的中性词是有道理的。因为,从词义上讲,“罪犯”具有“戴罪之身”之义,可以理解为目前仍处在犯罪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自人类建立法律制度以来,犯罪就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人因何犯罪,究其原因,因素之多,不能一概而论。至今有较多理论表明犯罪是同心理问题相关连。诸如,不良的家庭环境、同伴朋辈交往、社会人际关系的不正常等各种原因,导致出现心理问题,部分个体外显犯罪行为,这些罪犯中有一部分在社区服刑,称为"社区服刑人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市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为例,通过对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社区服刑人员所具有社会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并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根据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针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在微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方面和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实施分类矫正,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少年群体,对他们的抚养、教育和保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实地走访了浙江省常山县、开化县和平湖市。期间调查了500名服刑人员子女。分析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生存现状以及在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完善立法保护制度、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社会关爱体系、调适监狱行刑政策和健全社会救助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12,(1):42-43
为认真贯彻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加强对流动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近期,我厅选择无锡、镇江、泰州、宿迁四市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全省相关情况开展了调查摸底。在对调研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加强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服刑人员子女面临着生活保障不足、不良情绪泛化、双重教育缺失、救助效果微弱、个人发展受阻等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产生犯罪代际的风险隐患,不仅阻碍该群体的成长发展,也不利于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对此,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对服刑人员子女的帮扶工作,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救助法律法规,创新刑事执行方法;重视家庭教育作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优化社会帮扶环境,强化社会支持体系。解决目前服刑人员子女所面临的问题,帮助该群体健康成长,以共同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对青少年罪犯的改造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刑罚等法律制裁手段之外。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情感教育应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尤其应该重视美育这一特别环节。法律惩办伸张了正义,体现了法律的威慑力,但法律的惩办代替不了对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