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騰衝歷史上就是中國西南邊陲的經濟、軍事重鎮,號稱雲南省西部‘極邊第一城’。在公元九世紀的唐代,它就是從四川通往緬甸、印度等地的‘西南絲綢之路’的咽喉。從十四世紀便有人到海外謀生。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於一九四四年九月從日本侵略軍手中收復騰衝。當時雙方血戰四十餘天,全城被戰火夷為平地?ㄊ諒万v衝在內的滇緬戰場的勝利,打通了中國對外往來的國際通道,成為世界及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邓红华 《台声》2005,(2):60-62
张家界地处中国湖南西北部,辖永定、武陵源 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全市总面积4536平方公 里,总人口154万人,除了汉族,还是土家族、苗 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张家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世人所认识,她 凭借自身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原始神韵,一经开发便 成为国内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这里保持着长江流 域五千年前的原始的、古朴的自然风貌,境内"奇 峰林立,怪石嶙峋,树茂林丰,溶洞群布,沟壑纵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  相似文献   

4.
闽菜     
《福建乡土》2016,(4):66
正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闽菜是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的菜系。经过与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人民的长期交往,海外的饮食习俗也逐渐渗透到闽人的饮食生活之中,从而使闽菜成为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独特的菜系。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  相似文献   

5.
撩开金三角神秘的面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新年伊始,当北方还是大雪纷飞的时候,记者来到春意盎然的缅甸掸邦北部。这里属金三角, 11年前缅甸联邦政府将这里设为第二特区。   第二特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北面位于缅甸东北部,东北面与我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接壤;北面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相连;南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相邻;西面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江(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南面地区与泰国接壤。第二特区的面积为 3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并不是“文化一体化”,而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的协和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已有人提出“经济一体化”概念。接着,又有人据此提出“文化一体化”。那么,经济一体化对文化发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世界经济一体化,实际是一种趋同发展。那么这种趋同发展会不会导致文化一体化呢?我认为不会。因为从总体上讲,经济和文化处于不同的社会领域。经济处于物质社会关系领域,文化主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二者之间,只有经济法规属于制度文化,但制度文化还包括政治、思想、社会、伦理、宗教等等多方面的法规和规范;即使经…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8,(4)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如何评价"十七年文艺"和看待"近三年"文艺等问题上,文艺界逐渐产生了分歧,有人用"惜春派"和"偏左派"为双方命名。在双方持续不断的较量和冲突之中,一种关于"当代文学"的主流权威话语逐渐得以被合法地确立下来并深刻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叙述。  相似文献   

8.
缅甸,曾经被联合国列为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其中部的经济中心,但仍是相对落后,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是彬彬有礼,乐施好善。旅行者谈起对曼德勒的印象,都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微笑”。人们常用“高棉的微笑”来赞美柬埔寨吴哥窟的佛像,但“曼德勒的微笑”可以用来赞美在这里的人民。  相似文献   

9.
救救他们     
有人预言,艾滋病的泛滥、全球变暖、犯罪活动升级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 进入90年代,少年犯罪有增无减已成为困扰全球的社会问题。即便是在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德、日、法等西方国家,少年犯罪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堪称世界楷模的新加坡犯罪率已连续六年下降,唯独少年犯罪呈上  相似文献   

10.
寸雪涛 《前沿》2013,(6):117-120
本文从自然环境、经济行业、价值观念、性别差异及战争的常见性等多个角度对缅甸俗语进行了分析,发现缅甸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赋予缅甸俗语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缅甸俗语及其生活的土壤——缅甸文化、缅甸社会以及缅甸人民的生活。从另一方面来说,缅甸俗语是缅甸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粹,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缅甸文化的深层意蕴和本质特征,是缅甸文化同其他文化进行自我区分及自我识别的符号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缅甸俗语中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品味阿里山     
张勇  刘畅 《两岸关系》2006,(12):37-39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姑娘美如水,阿里山少年壮如山……”歌词中的阿里山之美早已为人熟知。然而记者最近踏访阿里山,却更为这里的桧木香和“古早味”(传统风味)所倾倒。阿里山的桧木香经岛内同行介绍,在阿里山上从事旅游文化开发的麦正治先生陪我们一路看山。年已半百的麦先生本是高雄人,约20年前来到阿里山,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这里的  相似文献   

12.
宁威 《群众》2023,(6):66-67
<正>仰光地处富饶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有人将缅甸喻为亚洲的十字路口,仰光则是这个十字路口的中心节点。仰光因仰光大金塔而得名,这里曾是孟族的渔村,11世纪时被称为达贡,意为“有三座山岗的村子”。1755年5月,缅族头领雍籍牙统一缅甸,登临仰光大金塔祈求消弭兵灾,永保和平,赐名该城为“仰光”,缅语“战争结束”之意。大金塔坐落在仰光市中心、方圆数公里内唯一的一座山上,成为这座城当之无愧的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3.
邰言 《黄埔》2013,(3):82-85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偏重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廖承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给蒋经国写了一封公开信,一时引起巨大轰动,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石油集团公司(CNPC)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和石化领域的开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海外业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成长,这其中,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人的艰苦开拓,如果说王进喜和王启民分别代表了上世纪60和90年代的中国石油人的话,地质师苏永地则在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继续生动的演绎着"铁人精神"。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自古以来,有苗、彝、布依、、侗、水、仡佬、土家、瑶、壮等十几个民族的先民,在这片地域上生息繁衍。汉族自唐宋以后逐渐迁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文化,他们同各少数民族一起开发贵州这块荒芜之区,共同创造了贵州的文化,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共同创造着贵州的历史。 本文拟就汉族人民在贵州文化开发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谈一点粗浅之见,以就正于方家与读者。为叙述方便,分以下3个方面论述:一、教育与学术;二、文学与艺术;三、风物及其他。  相似文献   

16.
去年,对于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来说,是个文史书籍出版的丰收年。其中《春明旧事》已在社会上产生较强烈的反响。作者石继昌先生(1925~1994)从80年代后期起,在中国新闻社海外专稿“京华感旧录”等专栏,陆续写下130余篇文章,其学问根底之深,文化品位之高,在当今治京史、京俗的著作中,当属佼佼者,书一出版,即受到各界推崇,读者亦踊跃购买。3月19日《中华读书报》刊载李春林先生的评介文章,深刻、清新,这里推荐给本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陈小兵 《台声》2014,(4):76-77
<正>2013年10月,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落成。广场为纪念上世纪50年代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事业牺牲于台湾的大批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50年代初,台湾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捕遇害。这些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12月中旬,媒体报道纪念广场落成开放的消息后,在台湾岛内及海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多位岛内及早已移居海外的"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及遗  相似文献   

18.
鸟瞰中国全图,其自然地理中心约在甘肃中东部,而经济地理、人口地理中心则在湖北.以湖北省会武汉为圆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上海、台北、广州、香港、澳门、南宁、昆明、重庆、成都、西安、呼和浩特等大都会,皆在圆圈近侧.湖北正处中华之“中”.从人文视角观之,湖北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7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40万年前的“郧西猿人”、19万年前的“长阳人”,表明湖北是古人类栖息地.而江陵及房县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则昭显这里文明曙光较早升起.夏朝,这里为三苗之地,而商朝已在今黄陂境内修筑城垣(今称“盘龙城”).  相似文献   

19.
南国春来早。2013年3月中旬,从首都北京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原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几经变迁,这座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生态卫星新城终于实现华丽转身,强势崛起。从农场到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是上世纪60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武鸣华侨农场。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个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曾先后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的归国华侨12000多人,目前仍聚居归侨侨眷7300多人,是广西"东南亚归侨文化"保  相似文献   

20.
郭焕宇 《人民论坛》2013,(11):178-179
在岭南文化背景下,广东省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汉族民系在宗族文化兴盛发达的明清时期,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文化.这三大汉族民系的民居建筑单元分别凸显了家庭、房支及家庭、房支要素在宗族结构中的重要性.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礼制思想影响下,广东民居建筑遵从宗法制度,实现了生活空间伦理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