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玉林,一个响亮的名字。 “玉贵走廊”,曾带给了我们多少梦想和憧憬。 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把玉林市推向了泛珠三角 经济圈的“前沿”。2002年以来,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合 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东 部沿海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位于东西结合部的玉林迎 来了一个个发展的新春天。 今天,当你沿着一路春色的“玉贵走廊”走进今日的 玉林,你所见到的、听到的,都会不可抗拒的赋予你一种 强烈的感受:“玉贵走廊”在崛起! 既不临江又不沿边沿海的农业大市何以在几年内实 现经济发展的二次腾飞?我们都在寻找着答案。 玉林市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的一个个亮点告诉我 们:玉林的决策者在重新审视、寻找自身的优势——劳动 力资源、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等不断被发现,但最直接、 最快捷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莫过于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招 商引资,积极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做强做大工业文章。 确实,没有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跳 跃式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英明的决策,玉林的决策者正确的 思路,使玉林的经济发展活力无限,势头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2.
工业强市是玉林人的发展共识,要加快玉林工业化进程,就 必须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工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抓住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所带来的新机 遇,把玉林建成辐射广西、雷州半岛乃至西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 心,这是摆在玉林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个时代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打开玉林市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324国道 玉林段沿线分布着兴业县、玉州区、福绵管理区、 北流市、容县、陆川县等6个县(市)区的35个乡 镇、4个街道办事处以及所属的484个行政村(居 委会)、35个社区。2003年,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 纯到玉林市检查工作时明确指出,建设“玉贵走 廊”,是加快推进桂东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扩 大对外开放,接受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他强 调,“玉贵走廊”的特色是要建成经济发达的走廊。 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 壮大县乡财政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职工 和农民的收入;要建成“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走 廊。实践也使玉林市的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玉 贵走廊”作为玉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和“孵化器”,对玉林市在广西实现局部突破和崛 起,在“两个融入”中实现“两个率先”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因此,2003年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农 业产业化建设大潮在玉林涌动,取得了一系列令 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泛珠三角”经济圈建立后,面对区域内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南如何从区域合作发展的角度,以“对称互惠共生”为出发点,调整本省旅游战略,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整与整合,是海南旅游业借“泛珠合作”契机加快发展的关键。“泛珠三角”经济圈囊括了我国南方几个著名的旅游省份和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对区域旅游业的合理整合将对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大。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03年“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市(香港、澳门除外)设有国际旅社462家,国内旅行社3085家,分别占全国国际、国内旅行社总量的34%、26%…  相似文献   

5.
池诤  马卢  周梅 《当代广西》2005,(17):23-24
河池市转变观念,抓住西南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及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的历史机遇,“主动出击”,使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伍科雄 《当代广西》2004,(18):38-39
建设“玉贵走廊”玉林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玉贵走廊”特指位于横贯我区东西两端324国道上的玉林、贵港两市辖区内的路段,其东端与广东高州接壤。西端为革命老区百色。去年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到玉林考察时,提出了要搞好玉贵走廊规划建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曹书记的指示精神,玉  相似文献   

7.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3,(18):18-18
作为中小企业云集的专业性展会,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中国·玉林)(以下简称玉博会)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大经济,玉林博览新商机”的主题,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平台,提速玉林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0,(9):60-60
玉林市地处桂东南丘陵台地,气候及地理环境十分适宜动植物的繁衍与生长,是南药的传统主产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玉林中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拥有10多个地道名优中药材品牌,并形成了以玉林制药和玉林中药材市场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中国侨联和广西侨联分别开展“聚侨心、促和谐活动年”和“创建和谐广西侨界”主题活动,玉林市侨联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侨界的高度,立足玉林、放眼海外,在全市侨联系统相应开展“护侨益,创建和谐玉林侨界”活动,促进了玉林侨界的和谐,海外侨胞及其社团之间、海外侨胞与居住国人民的和谐,推动了玉林侨联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钟振 《当代广西》2007,(20):29-29
“玉林市有水泥陶瓷、机械制造、电子产业、健康食品、服装皮革五大特色产业,这五大产业支撑和带动了玉林工业的快速发展。”玉林市经委主任何发贤用一句话,简洁描绘出玉林工业发展的大图景。  相似文献   

11.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5,(10):17-18
建设人才小高地是我区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做法。顾名思义,小高地,即不是大面积、全方位,而是小而精,小而优。虽然乍看起来不那么气势恢宏、雄伟高大,但是立竿见影、务实高效,以点促面,最终必将成“人才高地”之大气候。立足区情搭建“小高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形成,我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玉林市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就是中小企业较多,发展较快,玉柴、玉药、三环、黑五类等企业名声在外,众多企业正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基于此,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后,紧接着举办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展示“岭南都会”、“中小企业城”风采,扩大玉林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落户玉林。  相似文献   

13.
林嵘 《当代广西》2010,(18):8-9
一个从未有过的战略,开始破解玉林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一项从未有过的决定,开始改变玉林城乡的面貌;一场从未有过的实践,开始转变玉林经济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许斌吉 《当代广西》2006,(20):46-47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两廊一圈”的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给崇左市江州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撤县设区后,江州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矛盾。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  相似文献   

15.
潘静新 《中国民政》2012,(7):65-F0003
广西玉林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双拥文化建设,领导率先示范,带领、组织“走进军营——共创玉林双拥文化”文艺采风团上军舰、走部队、进军营,在感受部队的发展变化和官兵们的精神风貌、领略现代先进的军事科技中,增强推进双拥文化建设意识,提升发展双拥文化水平,丰富军队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家们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6.
罗钊 《当代广西》2005,(14):32-33
近年来,玉林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 提出了“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发展壮大县 域经济等一系列发展思路,犹如一股春风 吹绿了玉林大地。陆川县委、县政府抓住机 遇,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以工 业化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 支撑,推进“三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有 效地发展和壮大了县域经济,荣获“2004年 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0,(20):14-14
“引博入玉”工程的实施,集聚了一批以博士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到玉林创新创业,形成了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格局。目前,玉林市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900多人,已有博士73人,柔性引进博士360多人。  相似文献   

18.
张道庆 《半月谈》2003,(20):74-75
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一个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正在兴起。龙城区的干部说,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真心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郊区,“三农”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今年,玉林福绵区继续围绕“民企旺区、工业强区、农业富区、项目兴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重点实施“一二五七”工程,倾力打造“裤子之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坚持做好“两篇文章”今年,该区做好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这两篇文章,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齐步走。福绵区的民营企业撑起了福绵经济的一片天,该区一方面实行扶强做大和强化管理相结合,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6,(4):F0003-F0003
2003年以来,玉林市在324国道玉林段的兴业县、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和福绵管理区等6个县(市)区的35个乡镇、4个街道,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文化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玉贵走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2005年底,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玉贵走廊”玉林段建设范围扩大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102个乡镇、8个街道,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