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铁设立是日本经略中国大陆的重要开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铁的设立是日俄战争的结果 ,是东亚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集中体现。满铁依靠特权建立起一个超乎中国主权和法律之上的“满铁王国” ,构成了以日本国家资本为主导辅之以财阀资本和中小私人资本的“经营满洲”的经济框架。南满铁路是满铁经营活动的基础 ,是日本经济侵略的主干 ,“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以之为借口挑起的。可以说 ,从满铁设立经营南满铁路之日就已经埋伏下“九一八”事变的祸根。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后试图再起的过程中,一直希望借助中共的关系再次获取苏联援助。由于当时诸多矛盾关系的同时存在,苏联对察哈尔抗日的态度和反应是复杂的。虽然苏联表示不愿因援助冯玉祥而得罪日本和南京政府,但当形势发展有利于实施其苏维埃革命的目标时,它会随时改变对同盟军政策。在具体的行动中,苏联将其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革命目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纪念馆位于沈阳市柳条湖桥,是83年前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地。这座“残历碑”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那一夜,日本关东军在距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炸毁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后诬称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占领中国东北的侵略行为。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国策的急剧膨胀,大批日本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尤其是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加剧了日本移民的涌入。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不包括军政人员,全东北已经有150余万的日本移民定居。就中作家近百人,他们绝大多数人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上,记录了殖民主义者眼中的“满洲”风光,描摹了他们作为统治阶级一员对“满洲”新大陆的“美好憧憬”。藤山一雄可谓最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日本选择在1931年进攻中国东北地区是经过缜密考虑的。“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给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以熙洽为代表的吉林地方当局对日本采取了妥协和投降路线,以及“国联”的偏袒,日本侵略者在很短时间内毫无阻碍地占领了东北全境,建立了“满洲国”。“满洲国”政府是日本推行殖民统治的有效工具,而一心想复辟大清的溥仪只是日本的一个傀儡。  相似文献   

6.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快速向北推进,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的20万大军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当时,北方冯玉祥部改称国民革命军,张作霖的奉军乘机入关,而吴佩孚集团内部刘左龙于阵前起义,大将靳云鹗也逼宫要吴下野。面临如此困境,吴佩孚冥思苦想,决意暂避四川,投奔杨森,恰逢杨森来电相邀,遂带眷属及数千卫队辗转入川。  相似文献   

7.
20年代末 ,张学良主政东北。为了抵制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野心 ,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积极调整对外政策 ,积极向欧美靠拢 ,借助美国力量对抗日本 ,在东北实现了易帜。东北当局为了维护主权 ,采取各种措施抵制日本势力 ,并力图收回中东路权益 ,与苏俄发生了大规模边境战争。总之 ,拒日、反苏、亲美 ,成为 2 0年代末至“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当局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诸蕃志》是南宋时期的一部地理名著,作者赵汝适于嘉定至宝庆年间(1208—1227年)任福建路市舶提举时,有感于当时只有《诸蕃图》而无《诸蕃志》,“乃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里之联属,山泽之蓄产,译以华言”,撰成《诸蕃志》二卷,卷上“志国”,卷下“志物”。在此书卷上“志国”诸条中常有“番商兴贩”或“番商转易”的字眼。这些所谓的“番商”,在当时是否就是“指中国到海外经商或与外人交易者,犹今言洋商”。倘若如此,那么,《诸蕃志》中常提到的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满铁组织了自警村移民。截至1937年4月,满铁共建23个自警村,移民1232人。随后,满铁又组织了自警村训练所移民。1940年,满铁在伪满“国有”铁路沿线设置了31个实务训练所,训练生达9100名。满铁为助成自警村移民不遗余力,无偿贷给村员土地,按月给村员发放津贴,减免自警村员及其家属就诊费用等等。满铁自警村移民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自警村村民生存实际上是建立在对东北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之上,特别是自警村训练所移民作为关东军的后备兵源,战争末期大部分应征入伍。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3,(1)
1989年12月,当时的新加坡副总理,亦即现任总理吴作栋提出了“成长三角”(“三角”,指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以及新加坡之间的三角地带)的构想。至今,三年过去了,“成长三角”已以构想变为现实。本文打算对“成长三角”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石油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与国际关系〔俄〕亚·瓦西连科弗·拉祖瓦耶夫一百年来,“石油因素”始终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石油公司”、“英荷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都曾是当时诸多世界政治事件及其复杂化的发起者,并且推动西方主要大国政府制定出极为重要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2.
我们也吃上了“包子” 2003年,作为推动海峡两岸包机的台湾“立委”第一人的蒋孝严先生,曾把五十三年来为首次实现两岸包机形象地比作“馒头”,把直航“三通”比作“包子”。当时,他曾高兴地说:“馒头做好了,包子不远了!”2008年12月15日当他亲眼看到两岸实现了海、陆、空直接“三通”,激动地说:“数年来承受的诸多压力,所付出的种种辛苦,总算有了回报。”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元代的中柬关系,还得从《真腊风土记》谈起。一二九六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随元朝使团访问柬埔寨(当时被称为真腊),回国后写成《真腊风土记》一书。周达观在该书的“总叙”中,对当时的中柬关系下了“遂得臣服”的结论。一九○二年,法国学者伯希和年《远东法国学校校刊》第二期上发表了《真腊风土记笺注》一文,伯氏在该文的“绪言”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20日下午5时,这是一位老人去世前意识清醒的最后一刻,在病床上,她紧紧拉住儿子的手:“悠真,你要永远记住,妈妈是党的女儿。我死后,帮我代交一万元党费……”交完党费,这位老人的工资卡上便仅剩85.46元,而她一生所捐献的钱物,早已超过300万元。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著名免疫学家,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第八届常委,第七、九、十届委员,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女士。  相似文献   

15.
1940年5月下旬,正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的我和几个华侨女生,被组织上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说著名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要来延安访问,我们华侨女生要参加接待工作,热情欢迎陈先生来访。陈嘉庚先生是我们侨胞所熟悉和敬仰的华侨领袖。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念书。那时新加坡是英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人民群众没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自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三省,在海外的日本人也到处横行霸道,欺侮中国人。英帝国主义对于华侨的反日斗争、爱国运动,不仅不予以支持,相反百般刁难限制。那时,陈嘉…  相似文献   

16.
“Golkar”是印尼语“Golongan Karya”的缩略语,意思是“专业集团党”(FunctionalGroups)。专业集团党(Golkar)是一个政治组织,主要用来动员选民对苏哈托总统的政府的支持。它在1964年10月由高级军官建立,当时称为“专业集团联合秘书处”(JointSecretariat of Functional Groups,印尼语是“Sekretariat Bersama Golongan Karya”  相似文献   

17.
黄飞 《西伯利亚研究》2001,28(4):43-45,56
《射击》讲的是一个西方文学中颇为老调的小故事 ,其内容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射击》的主人公西耳维奥曾经在骠骑兵团里服役 ,是团里“第一个粗野的人”(粗野在那个时代算是时髦 ) ,且豪饮无度 (军队里当时以酗酒自豪 ) ,“在决斗中不是当事人 ,就是公正人”(当时团里决斗是家常便饭 ) ,这使西耳维奥获得了备受团里众人崇拜的殊荣。然而 ,正当他得意非常的时候 ,团里来了一位出身显贵的青年军官。他“年轻 ,聪明 ,漂亮 ,最疯狂的快乐 ,最无顾忌的勇敢” ,还有“那么响亮的名声” ,“无法计算的流水似的金钱” ,西耳维奥坦言 ,他“一生都…  相似文献   

18.
1524年,在西班牙殖民者阿尔瓦拉多绘制的一幅地图上第一次出现“危地马拉”这个地名。当时它是卡克奇克尔族印第安人的都城,来自墨西哥的向导称它“特克潘一危地马拉”,意思是“林木茂密的土地”。  相似文献   

19.
想起老天桥     
天桥自形成以来即是北京平民百姓休闲购物的重要场所,那里几乎集中了当时的所有行业。鞋帽、百货、估衣旧货、京味小吃、旅店客栈、镶牙卖药、蔬菜瓜果以及命馆、卦摊、人市等几十种行业,纷纷挤进市场摆摊设点,使天桥集吃、住、玩、购物于一体,十分繁华热闹。其中少数店铺、摊点,为了赚钱,采取不正当手段,蒙骗顾客,故当时有“老虎摊”、“老虎铺”之说。  相似文献   

20.
读了《中国兽医科技》1988年第2期34~36页刊载的吴季森等同志撰写的“雏鸭群爆发烟曲霉病继发新鸭病的诊断”一文后,笔者认为有必要与作者及广大读者共同来讨沦一下“新鸭病”这一名词。 “新鸭病”(New Duck Disease),最初由美国学者HendtickSon和Hilbert于1932年首次在美国纽约长岛发现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PA)感染时提出的。之所以叫新鸭病,是由于当时该病在该地区属于新发现,事实上,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该病。H二氏在当时即分离鉴定了病原——鸭疫巴氏杆菌,其属于一种新的细菌,当时命名为Pfeif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