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波 《长白学刊》2013,(2):50-55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案例研究表明,部分村级党组织权威呈现弱化趋势。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村级党组织权威面临权力危机、体制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价值危机。要重塑村级党组织权威,必须创新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产生及管理方式,重塑村级党组织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重塑村级党组织权威的制度基础;增强村级党组织经济资源支配力,重塑村级党组织权威的经济基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重塑村级党组织权威的组织基础;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重塑村级党组织权威的意识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2.
曾土花 《岭南学刊》2022,(3):64-69+91
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力是由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组织领导力相互构成的系统合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村级党组织领导力建设,始终强调提升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功能。当前,应立足于村级党组织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同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加强领导力建设,具体实践路径如下:加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建设以提升政治领导力;重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升思想引领力;提高基层社会的组织化水平以提升群众组织力;促进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以提升社会号召力;加强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以提升组织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村级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部分,既具有"国家性"又具有"社会性"。村级组织由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成,"一肩挑"在强化党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的同时,对于群众主体性的发挥和村民自治的运行也会产生影响。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关键在于厘清乡村发展目标和村级治理定位,在此基础上完善村级组织与村级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中国农村,村级治理行政化的趋势愈加显著;其背后的问题是现有实践与村民自治制度的背离,以及村级治理体系的混乱。既有研究多聚焦在村级治理的微观制度、运作机制方面。但如果将视野放宽,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基层社会"构成"与"整合"的重要政制问题。通过对当下村级治理行政化的实践类型、成因与制度后果的分析,以及历史上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动员、秩序维护的几种"理想类型"政制方案的考察,可以获得对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个宏观约束条件:农村的战略定位、国家基础能力和意识形态塑造。依此分析框架,对于村级治理体系的重建,可以提出一个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方案,形成"行政—基层党组织—自治"的三元构造。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8,(16)
正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村级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村级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建设发展的领导者、农村稳定的维护者、党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选好"前沿总指挥"。我们对苏北部分区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苏北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调研发现,不少乡镇主要领导受考核指挥棒的影响,平时重"用"不重"建",换届时普遍存在村级党组  相似文献   

6.
王文俊 《传承》2014,(12):84-86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整体视野下,就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新时期我们要坚持党对农村的领导,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要不断改进村级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探索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的多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党组织权威降低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当前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升村级党组织的经济权威;合理配置权力资源,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建设,提升村级党支部的组织权威。  相似文献   

8.
村级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当前,部分村级党组织在领导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整合利益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欠缺。因此,深入分析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努力探寻提升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的治理对策,对于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昕朋 《前进》2001,(6):37-38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进一步团结广大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村级党组织。农村村级党组织能否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对我们党的农村工作乃至整个事业,关系十分重大。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创造出了适应各地实际的经验,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汪浩 《重庆行政》2016,(3):99-101
正党章明确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社会稳定都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使命。基层党组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党的政策、路线、方针宣传落实,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基层党建实践需要,基层党组织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引导、道德支撑和文化引领作用,确保基层党组织,肩负起基层党组织的使命。一、创新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城乡发展战略的调整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政治生态的变迁,这种变迁又不断影响和塑造着村级党组织的各种具体功能。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概括和归纳了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与转型的整个历程。在进行历史分析的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指出了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具体目标,即构建政党导向型组织,并分析了村级党组织实现这种转型的系统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12,(6):97-97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党委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红色阵地,打造红色队伍,为推动林区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构建美丽幸福神农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依托阵地建设,推行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7+X"共建模式。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实现机关与农村党...  相似文献   

13.
受农业税取消的影响,村级党组织传统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项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州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充分考虑到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完善了党的领导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了制约监督机制,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在一些纯农业型地区的村庄,税费取消后,由于党组织与农民之间硬性关联不存在后,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也逐渐疏远,党组织功能较税费时期明显弱化。主要表现为政治领导功能弱化、服务群众功能弱化、利益整合功能弱化、政治录用人才功能弱化;而党组织自身建设滞后和党建脱离群众路线共同形塑了当前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的内在逻辑。当前,在村级党组织与农民不再发生紧密关联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使党建转化为党组织的自觉行动,以更好的发挥村级党组织功能,是当前农村党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文婧 《长江论坛》2021,(5):57-62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功能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本文以武汉市黄陂区朱铺村与赴该村进行现场教学的359名村党组织书记为调研对象,梳理当前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带头人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村级领导班子选优配强难、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弱化、村级集体经济整体薄弱这四大共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借鉴朱铺村"四个一"经验做法,紧紧围绕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和多重要素,从建强战斗堡垒、汇聚多元人才、弘扬红色文化、发展乡村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功能优化路径,最大程度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巨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8)
当前贫困村存在"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党组织凝聚力弱化、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党建网格化在农村党建的最大优势是突破传统的党组织层级管理模式,将市、县、乡党员干部充实到村级党组织中,对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弥补村级党员干部老龄化、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不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网格化党建推广到贫困村,将极大地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大力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  相似文献   

17.
黄文新 《湖湘论坛》2008,21(4):27-30
实现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法治化一直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孜孜以求的目标,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要求将农村所有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法律进行规范和调整。作为村民自治中最为重要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的村级党组织领导理所当然地应当进入法治系统。实现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徐晓峰 《前进》2015,(4):41-4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习总书记指出:"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因此,如何选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是县乡两级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总结在河曲挂职期间农村"两委"换届的一些做法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传喜 《政策》2015,(3):65-66
现行农村治理体系的末端主要定格在"村"这一层级。从农村治理的多年实践来看,村级组织在农村治理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把村级组织建设好了,就起到"定乾坤"的作用。但从农民政治需要、基层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治理必须与时俱进,向村落延伸,在农村构建"村—村落"两级组织构架,使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真正落地。一、村落特有禀赋和文化资源使村落成为农村治理单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党的全面领导和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从结构——功能——组织力的视角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功能在与外部环境互动中生成相应的组织力。乡村振兴战略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以政治领导力为统领、内部管理力为前提、外部功能力为目标以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要求,然而现实中村级党组织转型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致其功能难以发挥,在组织力方面更有弱化倾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应从巩固组织地位、完善人才结构、增强组织功能出发,全面提升其政治领导力、内部管理力和外部功能力,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