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治安调解合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安机关的治安调解存在排斥型、应付型、包揽型三种基本类型,此种状态不利于民间纠纷的有效解决。为此,公安机关应当整合治安调解的内部资源及外部资源,建构公安机关内部的以及内外联合的纠纷解决有效机制,以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克服解决纠纷的社会需求与警力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治安调解作为我国公安机关特有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在处理基层矛盾的过程中被大量使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法治的视角下,我国的治安调解制度在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治安调解在适用范围、调解程序、法律效力方面都缺乏全面的法律规定。建立现代治安调解制度,需要走出一条适合当前社会实践的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民间纠纷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性、利益性、复杂性和调解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公安调解方式已经无法完全化解纠纷。为适应时代要求,公安机关及时推出了“公调对接”调解模式,即将公安110接处警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对接,整合社会纠纷调解资源,主动发现,积极化解,超前预防社会矛盾纠纷,促进治安平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调解的处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妥善处理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还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并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以及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等问题。但在实践中,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及其民警所进行的治安调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治安调解功能的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国家行政立法、将治安调解纳入考核范围、改进调解方法和创新调解形式四方面建议,以促进治安调解的顺利进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处置民间纠纷引起的警情是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日常工作。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公安机关处置民间纠纷面临新挑战。我国公安机关处置民间纠纷具有法律依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公安机关对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可以采取治安调解和治安处罚两种方式。对于其他民间纠纷,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协商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公安机关不应当擅自介入,以防止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驱动下,通过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破坏正常经济秩序。但对于违法私力救济行为侵犯了债务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对社会治安秩序形成危害的,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大量的治安纠纷一直是困扰基层公安机关的一个难题。这些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诱发治安、刑事案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确运用治安调解手段化解民间纠纷,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治安案件调解作为结案的一种方式,对于平息当事人的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治安调解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要课题。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情和治安纠纷案件的特点,探讨民间法引入治安调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得出将民间法引入治安调解是破解当前治安调解难题的一种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都明文规定,公安机关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引发的民间纠纷可以调解处理,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不再予以治安处罚。这显然背离现代法治国家职能分工与权力边界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现行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与公安机关现有警力配置现状,公安机关治安调解的职能应当逐步弱化,直至完全取消。  相似文献   

9.
关于治安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案件的行政调解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正确运用治安调解手段,对化解民间纠纷、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首先界定治安调解的概念出发,治安调解的形成有三个原因:历史原因、符合公安机关服务社会的职能、顺应了国际adr发展的潮流.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防止矛盾激化、能够降低解决争讼的成本、有利于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密切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治安调解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是解决民间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在公安执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调解过程中,民警大多对治安调解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缺乏认识,因而廓清治安调解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显得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2.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即治安案件)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作为一种行政调解,具有涉私性、自治性、公力性、终局性、程序性等特性,不同于一般调解乃至民事司法调解,这对于准确理解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法律效力,规范地开展治安调解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农村社区现存的传统警务模式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寄料派出所独创的适合市场经济特点的警务工作体制,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建立民事债务担保与转偿制度、现代保辜制度、经济纠纷分流制度、民间“义务指导员”制度和犯罪经济学教育制度。寄料模式中蕴舍的创新精神,应该成为我省公安机关学习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类型的纠纷,农民对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偏好。总体而言,农民对自我解决与民间调解的偏好要大于司法解决,只有在自我解决与民间调解"失灵"时或在部分"涉外纠纷"中司法解决才能获得农民的青睐。农民这一"司法置后"的选择偏好是由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纠纷的特点以及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缺点共同决定的。研究这一选择偏好及成因对中国农村法治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劳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机制之一。但我国过去的劳动争议处理剁度存在不少缺陷,新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则基本立足于我国实际,在一些制度设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立法价值取向更加务实;劳动争议调解主体多元化;争议处理时限缩短,提高了争议处理效率;仲裁组织的建拘趋于合理化;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进行了重欠完善;确立了部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终局制;确立了私法对劳动争议仲裁的有限监督等,从而使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新中国第一部专门的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性法律;谈法虽然在一些制度设计上有重大交破。但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确立的着重调解原则并非理性化选择;企业调解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的支付令制度存在法律冲突;劳动争议仲裁的行政本位思想依然浓厚;程序之间关联性缺失等。因此,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继续探讨的必要,从而使我国劳动法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劳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机制之一。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模式却颇遭诟病,新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的相关制度也存在缺陷,所以,需要进行制度重构:一是应坚持平等公正、成本合理化、有效化解矛盾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争议处理价值取向;二是处理个人争议与集体争议、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侵权争议与合同争议应适用不同方式;三是取消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坚持"三方原则",转移调解重心,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调解制度;四是淡化劳动争议仲裁的行政属性以增强民间性,简化仲裁程序以提高争议处理效率,裁审实现分离,正确发挥仲裁功能;五是改造劳动争议审判组织及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机制,合理确定劳动争议诉讼的主管范围,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公安行政调解权是警察权,理由是:从基本功能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具有警察权的积极行政作用;从法律特征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具有警察权的强制性、执行性特点;从权力来源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是警察权向民事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基层警卫工作属于安全保卫工作范畴,是公安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从属性、预防性、战斗性、协调性和公安工作性等特点。当前,非传统安全背景下基层公安机关要做好警卫工作,"三查、三控、三到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警察在受到行政机关(主要是来自于警察部门)的行政处分时,能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正当法律程序求得有效的救济,并能在行政体制内彻底地化解,应当尽快完善法律体系,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诉愿法的方式,明确规定"警察诉愿"制度,夯实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基础,同时真正让警察维权时能有法可依,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